近年逐漸成為美國重要指標性影展之一的美國獨立精神獎(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今年為第27屆,將於台灣時間3月7日清晨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聖塔莫尼卡進行頒獎。入圍名單中,出現三位台灣人的名字,分別是監製劉品均(Pin-Chun Liu)與蘇瑜豪(David Yu-Hao Su)以《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入圍三項,包含最佳首部電影,最佳首部劇本與最佳女主角 (Best First Feature, Best First Screenplay, Best Female Lead);程安德則以《藍色海灣 BLUE BAYOU》入圍最佳攝影獎。
大學畢業前夕,劉品均正如大多數同齡人般,都對不可知的未來有所迷惘,當時因緣際會下,她看了楊德昌導演的《一一 YI YI: A ONE AND A TWO 》,才發現電影這種載體,能用敘事將議題巧妙收攏、突破地域時間的疆界限制,將一切展現在觀眾眼前,引發觀眾在觀影當下甚至是結束後,思考自己生命中雷同或有共鳴的經驗。
然而,劉品均的畢業作品《WAY IN RYE》,在當時,卻曾經是學校教授們與同學口中的不可能任務:一部必須要在南加州找到適合外景拍攝、故事背景為二次大戰時發生在俄羅斯的故事,既要下雪、又要有符合其故事背景的林態樣貌。然而,劉品均從那時起就展露出她獨有的韌性與執著。「我相信這個故事,也相信導演的能力,因此我希望盡可能可以讓導演擁有最大的空間可以完成想說的故事。」當沒有人看好的時候,劉品均不會輕言放棄,她永遠會嘗試各種可能或不可能的辦法,幫自己找到出路。最後,《WAY IN RYE》順利拍攝完成,亦成功晉級當年學生奧斯卡的競賽片。
某日,Shatara突然聯繫上劉品均,說自己寫了37頁的長片劇本,幾乎就是後來《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實際拍攝時的劇本。劉品均一看完,立刻聯繫Shatara,表示這是自己目前為止看過最適合討論權力、性自主、強迫性交、合意性交等相關議題的劇本。
劉品均說,當時自己看過Shatara過去的短片,相信依Shatara的創意與可以靈活引導即興表演的風格下,這個37頁的長片劇本,不管從哪個角度思考,都很適合做為Shatara的第一支導演長片作品。也許是多年製片經驗的手感、也許是時機,劉品均成功地說服Shatara先投入《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的製作。
「我做了很多絕對不會建議其他年輕製片做的事,比如說資金還沒到位就開始進製作。」
《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依照劇本看來,初步需要21天的拍攝日,對於預算低、資源極其有限的的獨立電影來說,乍聽之下天數的確相對多,但劉品均知道21天的拍攝日對Shatara來說是必要的,這是她們一致認同不能妥協的部分。
緊接著,在得到一名天使投資人的許可,將其原先希望能幫助《QUEEN ELIZABETH》的資金轉投入《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後,劉品均和Shatara還是希望能給所有工作人員合理的薪資與適當的工作時數,並且必須要在最適合故事發生的城市奧斯丁拍攝,那不只是一個Shatara曾經居住過多年的城市,奧斯丁的氛圍也符合故事背景。但在劉品均真的做完預算後,才發現若在這樣的前提下,所需的資金幾乎是原本估計的兩倍。
為了補足《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的資金缺口,劉品均必須在原定拍攝期,於墨西哥州與猶他州進行另外一個影集的拍攝工作、無法離開,那是她第一次無法實際地待在自己作品的拍攝現場,於是她找來蘇瑜豪支援《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的現場製片。蘇瑜豪在同意加入後的48小時內,就獨自載著滿車的設備,從洛杉磯一路開到奧斯丁。蘇瑜豪那樣投入的程度,正如同其他幕前幕後所有參與《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的工作人員一樣,全然信任並百分百付出,所有人齊心為同樣的目標努力著。
當故事進行到這裡時,我們問劉品均,究竟在一個案子上何時要選擇放棄、哪時要繼續堅持下去時,劉品均笑笑地立刻說了句,「當然是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線。」隨後,立刻補充,「但像《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隨著時間過去,我越來越相信這是個該被說出來、該被更多人看到的故事。」雖然那些在過程中投入的私人存款,可能永遠沒辦法有回收的一天,劉品均也坦白地說,如果再來一次,也許自己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但唯一不變的事情是,她依然會找方法為自己相信的故事奮鬥。
然而,遺憾的事情是《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終於製作完成後,卻沒有入選那些美國獨立電影人心中所謂的指標性電影節,劉品均和Shatara並沒有就此收手。這是他們和《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最終能走到現在的一個關鍵轉捩點:他們陸續以美國西岸為主,進行許多場小規模放映,主要針對業內人士、影評、出資贊助者與親近熟識的朋友們。畢竟,身為創作者的人,雖然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也很滿意,還是希望能親眼確認觀眾的實際反饋。
始料未及,每一場的試映會,都有觀眾在結束後持續針對影片當中的種族階級、性自主、積極同意的必要與受害者的二度傷害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這是劉品均第一次親眼見證到自己製作的電影能產生這樣的效應,尤其在他們甚至在某場放映會後的幾天,收到觀眾傳來的長達三頁電子郵件,敘述著自己的經驗與觀影後的欣慰感,這些都實在地幫Test Pattern累積足夠的能量,甚至,這些看過小型放映的觀眾們,也幫他們牽線,讓《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能被更多人看見。終於,他們迎來第一個重要的突破點。
「假設照原本的計畫找不到解決辦法,那麼就看妳有多渴望、有多想嘗試找到辦法來突破眼前的困境了。」
不要打Cold Call,不要主動聯繫那些完全沒交集的人,沒有用的(嗎?)
終於,2019年8月,《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在費城的Blackstar Film Festival 黑星電影節進行世界首映,這是個全球非裔和有色人種電影工作者的重要曝光平台,在那裡《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拿下了最佳製片人獎。隨後趁著這股氣勢,同年10月又在New Orleans Film Festival紐奧良電影節獲得評審團大獎。然而,這一切都沒有讓《非自願測試 TEST PATTERN》遇上適合的發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