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北胡蓋吳】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時值北魏。
北魏,是一個由外國鮮卑人所建立的中國政權。

但在他們自己的史書記錄上,可不這麼說。
北魏表示,鮮卑人乃是黃帝子孫,入主中原,天意所歸。

蠻夷坐正了皇位,反而要說其他人才是蠻夷。

最經典的,自然是他們對於「東晉」的看法。
《晉書》,東晉開國元帝本紀有這麼一段話:「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故宣帝深忌牛氏,遂為二榼,共一口,以貯酒焉,帝先飲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意思是司馬睿的親生父親,其實姓牛。
《魏書》也採用了類似的史料,稱元帝司馬睿為「僭晉」。

整個東晉都是假的,不是正統的。
那鮮卑人也直接叫南部人「島夷」。
東部人叫「海夷」。

這很有講究的,要知道,按中國人的分類,鮮卑屬於東夷裡面,偏北的東胡。
現在鮮卑人立場倒轉,我是中國人,你才是夷。

那麼,胡呢?

本來就是中國北方叫胡,匈奴就是過去「胡」最強大的時候。
這時候北魏入中國,北方除了還有他們自己的鮮卑部族,另外就是蠕蠕跟高車。
正式的漢文說法是柔然跟鐵勒。

胡,只剩下一支。
位於西側的「盧水胡」。

以史書來說,盧水胡最早出現在西晉成書的《三國志》中。
以年代論,《後漢書》在東漢初就已經提及盧水胡。

一般來說,史書作者不太會拿後代的名詞去稱呼前代,也就是東漢應該要有盧水胡這個名稱。
偏偏《東觀漢記》是沒有的。

不過,東漢倒是就已經定義,西邊的除了羌,就是胡。
而北魏是滅羌一統北方的。

所以到了北魏手上,又再一次確定東夷西胡的說法。

西元445年,南朝劉宋的皇族文學家,劉義慶剛過世一年,盧水胡就對北魏發起了反叛。
兩件事沒有關係,只是剛好系列的前一篇是劉義慶而已。

這場反叛的源起,也是從南朝的記錄中更容易找到。
北魏稱南朝島夷,南朝則喊鮮卑「索虜」。

真漢人不是隨便湊兩個字罵人,是有意義的。
索虜是「索頭虜」的簡稱,虜是罵人沒錯,但索頭是什麼意思?
普遍相信,就是辮子頭。

後來女真人也是辮子頭,蒙古人留下的畫像也有辮子頭。
以前人又不是天天洗頭,頭髮不綁起來那也是滿麻煩的。
綁辮子好處多多,光是要處理頭蝨就方便多了。

不過老實說,以前沒有照片嘛。
而且《南齊書》還寫:「被髮左衽,故呼為索頭。」

辮子頭怎麼披髮?看著滿清皇朝想不出來。
看個非洲東南亞髮型你就知道了。

因為中國人自己是往上紮一球的嘛。

好,那北朝抓著小道消息說,東晉不是真正的司馬家。
南朝也是沒有在示弱的,我們大中華,大氣,絕對願意承認你們鮮卑跟我們同一個血緣。

不過你們的祖先沒那高尚,應該是漢人叛徒李陵的子孫這樣。

寫史追本,向來不甚嚴謹。
不過拿出來這樣對罵的,也算是中國史上的奇葩了。

扯遠了,《宋書.索虜傳》就說,「先是,虜中謠言:『滅虜者吳也。』」
正常來說啦,北魏又不會說自己是虜,就算真的有謠言說「滅虜者吳」,北魏也不會覺得怎樣才是。

除非講的是「滅魏者吳」,是吧?

可其實重點是「吳」。
南朝的國號都不是吳,但是他們的首都都在吳。

也就是說,當這個謠言走起,北魏防的一定是劉宋會有大動作。
誰會想到,真正起事的,是一個名為「蓋吳」的胡人?

而且注意到,這個是「謠言」,不是「讖」。
就在蓋吳興兵反魏的約兩年前,北魏世祖拓跋燾才下令,禁絕迷信。
「愚民無識,信惑妖邪,私養師巫,挾藏讖記、陰陽、圖緯、方伎之書;又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

有私藏的,有私養的,限期自首,否則殺無赦。
這是包含了儒家陰陽,跟佛門子弟。

北邊打壓南邊盛,南朝劉義慶一生簡樸,就是在死前為了私下供養沙門,花費甚鉅。

所以讖言圖緯不流行啦,大家直接說唱。
而這次的打壓,跟蓋吳的叛亂也相當有關。

445年,9月。
蓋吳在天台起義,不是三重的天台,也不是你家的天台,這是杏城的天台。
得到了周遭部族響應,聚眾十餘萬。

十月,長安屯軍派兵討伐,反遭叛軍擊殺。
當時正在北巡的魏世祖拓跋燾收到報告,才知道這事有點大,連下兩詔,調動各地兵馬前往長安支援。

十一月,蓋吳不以大軍慢慢推進,反倒派出一支奇兵直闖長安周邊,兼而煽動雍州地界。
安定地區響應,殺魏守將迎接叛軍。

蓋吳這才前行,但仍不躁進,又分兵南下襲擊四川盆地的巴東。
但北魏也緩過氣來,雙方互有勝負。

為什麼蓋吳一直不急?他算是滿有政治頭腦的一個領袖。
很快的,長安洛陽北面的河東地區,也決定加入蓋吳陣營。

一旦長安失守,叛軍串成一氣,北上雲中那是轉眼便至。

拓跋燾再調重兵迎戰叛軍,並且取消北巡返京,同時下令選拔精兵。
以一個非開國君主而言,拓跋燾可說是難得的將才。

這次的精兵不是要增援長安,而是要去進攻劉宋邊境,來補充損失。
草原狼性有沒有。

你說他幹嘛沒事找事?不是應該保持三角關係嗎?
我不知道拓跋燾知不知道,但事實就是三角關係,必是弱弱相依以抗強。

像孫權那種兩面三刀玩法,也是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了。

沒錯,人家蓋吳早就寫信給劉宋了。
「自靈祚南遷,禍纏神土,二京失統,豹狼縱毒,蒼元蹈犬噬之悲,舊都哀荼蓼之痛……」

好啦文筆很好,這邊是在說東晉被逼南下巴拉巴拉。
蓋吳接著分析局勢戰況,希望劉宋能夠派出援軍,並賜給他儀仗權柄,讓他能夠名正言順的以正統之姿對抗索虜。
就算不能一舉消滅北魏,至少也能幫助劉宋收復大半江山。

宋文帝劉義隆沒有反應。

這信來得晚了那麼一點點,劉宋才剛剛大赦天下大灑幣出去,怎麼進戰備?
同時,拓跋燾也已準備完成,展開親征了。

半個月,擊潰河東叛軍,北魏禁軍繼續南下,進入長安城準備。
這時,拓跋燾卻發現了長安佛寺中藏有大量的兵器。

他當下就認定,必是沙門與蓋吳私通,立刻下令抄寺。
國師崔浩更建議,蛇鼠一窩,不若一網打盡,盡誅長安沙門,焚佛寺,破佛像。

長安裡面有反賊,處理長安就好了嘛。
可拓跋燾不解氣,跟當年冉閔一樣,從一個點,下達四方令。

也就是見令者,照章辦理。

不過很有趣的是,《魏書.釋老志》這邊把兩年前的禁絕迷信令又抄了一遍,到底哪邊才是對的,就搞不清楚了。

總之,446年2月,拓跋燾與蓋吳正式交鋒。
蓋吳連忙再致信劉宋,並且表示拓跋燾傾盡全力而來,雙方仍是打得有來有往,勸南朝良機莫失,快來背刺。

宋文帝一咬牙,馬上頒布聖旨,準備使節官印送往前線。
官印大小打造了一百二十一個,要讓蓋吳可以在關中自行封賞。

好大方?不是,這是「我沒打算派兵過去」的意思。

我也不知道宋文帝是不是早就知道。
因為在北魏的記錄上,從二月開始,蓋吳就兵敗如山倒,一路退回到起點杏城,終於被魏軍擊散。

想在山東撿便宜的宋軍,也被魏軍打敗。

三月,北魏誅僧大舉展開。
之所以被拖延,是這時的太子拓跋晃,以首席政務官的身分提出反對。

阿晃說,濫殺沙門已是不該,圖像佛寺無罪,更不該毀去。
放著讓它們爛就好了。

誰知道拓跋燾的反應加倍激烈,表示「不該拜偶像」,應該回到最純正的伏羲神農信仰。

阿晃辯解無用,不過他本來也不認為能夠說服皇上。
他只打算撐十秒。
在正式命令下達前,他先發出了預告函。

於是沙門們能躲能逃的,夾帶了能帶走的經書圖像,只有大型建築跟佛像是動不了的。

四月,毀佛行動有了新進展。
鄴城佛像中取出了兩枚玉璽。
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那我想大家也都清楚了,這場「三武滅佛」的第一武,完全就是一個政治操作。
(拓跋燾諡魏太武帝)
始作俑者,便是崔浩。

他能在佛像裡藏玉璽,長安佛寺的兵器,搞不好也是他派人去放的。
而且,這次行動,其實連崔浩的老師,寇謙之也反對。

當時北魏天師寇謙之同樣跟隨親征,還特別去找崔浩,要他阻止這場浩劫。
但崔浩不肯。

寇謙之直接嗆崔浩,你做這種事,之後一定是滅門之禍!
與其說預言,更像是詛咒吧。

就在北魏忙著抓捕僧人拆房子的同時,蓋吳又死灰復燃了。
這時候你又不能不佩服崔浩了。

面對蓋吳的再起,北魏自然是要征討。

但北魏最大的患敵,始終是柔然鐵勒。
他們一邊對付蓋吳,一邊「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于河,廣袤皆千里」

蓋千里長城,防衛京畿。

為什麼說崔浩厲害?
十萬勞役,建築材料,你在國家四處開戰平亂的時候,怎麼生得出這些東西來?
人力物力財力都到達一個極限的時候……

佛寺都幫你傳便便了。

崔浩傳非常強調,他最喜歡這種一個手段,兩頭得益的計謀。

不久,蓋吳就死掉了。
北魏說他是被自己人刺殺,首級送往京師平城。
南宋說,蓋吳死於亂軍中,為流矢所傷。

北魏的記錄應該是假的啦,不過這不表示南宋為真。
會這麼判斷,主要是蓋吳雖死,但西方諸胡對於北魏的抵抗,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他們非常需要對於蓋吳的下場進行政治作戰。

相反的,南宋同樣不能承認,自己策封的安西將軍抗魏前鋒,領著大義之名卻被自己人幹掉,是吧?

不過,蓋吳之事,僅記於《索虜傳》,未見於《宋文帝紀》。
始終對於南朝來說,這只是一件小事。

但對北魏而言,局勢,就此展開新的流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02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讓郭子儀向北方回鶻汗國借兵,才順利平定安史之亂的故事? 這個曾強盛一時的遊牧帝國,其使用的語言回鶻語雖然已經滅亡,但在今日還有一個跟它關係很近的子孫——並不是維吾爾語,而是在甘肅的裕固人使用的西部裕固語。 今日維吾爾人居住的地區與回鶻汗國的繼承國家,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