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來源
寒食節也稱「禁火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春秋時期,"禁火節"成了"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文公的名臣介子推。
據說,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時,臣下介子推曾經割股給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分封群臣,介子推不願受賞,於是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為官。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柳樹下。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到唐代時,寒食節成為了全國性法定節日。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早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卻是千年如一的流傳了下來。
現代的價值看來,介子推是有氣節的忠臣,還是傻癡癡的!割肉給人吃,不辦沒有討回肉,又不願接受封賞,只因為不想接受新朝的恩惠!
在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寒食》詩,
是唐代詩人韓翃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因著這首詩,人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節日:寒食。
一千年過去了,寒食幾乎被大家遺忘了。
寒食節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在古時,寒食節是重要的節日。
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
寒食節的本意,
是人類對大自然、對火、也是對文化的敬畏、是感恩,也是對文化傳承生活的嚮往,因為沒有火的存在,人類將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中生活,也無熟食亦無夜間光明。而火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若不對其心存敬畏之心,帶來的將是失去生命的代價,活著,就對未來生活有所嚮往,古人在這個時候通過滅火、取新火的方式,並舉辦祭祀活動,來鼓勵人類向著美好的明天走下去。
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漸漸被清明節代替。
許多傳統節都消逝在時間中,花朝、寒食、寒衣...... 都成為了記憶。
但是,我們依然能從詩詞文賦中,領略到千年前、百年前的寒食風味。
而這,叫傳承......文化之火,可滅,也可傳新(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