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古斯塔夫·馬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復活》的篇幅巨大非常,要完整聽完,得花上整整80-90分鐘。綜觀馬勒的音樂作品,短篇小品似乎不是他的強項,但他卻相當擅長將巨大的樂思化為音符,一筆一畫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第一次聽見這首作品,大概是2010年前後,那時因為人生遭逢巨變,身心靈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為了尋求慰藉,瘋狂迷上馬勒。尋求同時並立刻進入交響全集整套整套入手收藏的階段。那時,我天天聽馬勒,時時想馬勒,每次聽完都似乎歷經掏心掏肺般的虛脫。因此,馬勒的音樂不只是有種魔力而已,他其實更具有穿透力,並且可以看見你內心深處最需要的渴望甚至是...恐懼。
這些很有可能是愛、可能是死亡、可能是希望、可能是理想、可能是救贖、可能是信仰,種種心靈上的需要,在馬勒的音樂裡,你都可以找到,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一聽入魂。
拉圖與BPO的終曲精簡版

🎻第一次馬勒第二號交響曲,是在朋友家裡。

「當人生有了巨變,更容易讓音樂灌入身體之中。」朋友這樣對我說。
我很感謝他願意聽我發牢騷,他人也是直來直往,白刀子進勢必得紅刀子出。於是找了機會,開口就要我到他家去聽音樂。雖不是第一次到他家裡,但卻是第一次在那個空間聽馬勒。也因為那次的引導,我首度在馬勒作品面前掉下男兒淚。

🎻以前聽馬勒覺得是種慰藉,現在聽馬勒倒像是一種信仰

自從進入馬勒的音樂領域之後,老是疑問他的作品為什麼要那麼直白的剖析?為什麼不要婉轉一點?害得我每聽完一次,心就揪一次。只是當我越了解,心就越是虔誠,越深入,越覺得馬勒作品所呈現出來浩瀚音樂宇宙,幾乎是一種昇華生命的寫照,且毫不掩飾的赤裸裸攤開在你的眼前。
直到現在,我再聽馬勒,已經成為信仰,因為在馬勒作品對我總是不離不棄!
以下版本是由艾森巴赫指揮,大師如今已經高齡80,也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指揮,對馬勒作品也十分有一套,現在就一起來聽聽艾森巴赫指揮演出的馬勒交響曲實況。我個人也相當喜歡。
艾森巴赫指揮演出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每次聽完這首《復活》後,心力幾乎被掏乾。我會閉上眼睛,享受這如宇宙萬物聲響般的巨大震撼後,萬籟俱寂、歸於寧靜。 伯恩斯坦所指揮的版本相當深刻,對生命有著體悟,但對音樂依然有著滿滿的熱情!
此時聆聽,十分應景。
發布於2020 年 12 月 31 日馬特市
修訂於2022 年 04 月 16 日噪音

🍽歡迎瀏覽四季平台

Matters https://matters.news/@yaoclassical
Vocus https://vocus.cc/user/5f6da092fd8978000160aea1
depub.Space(ISCN發行) https://depub.space/User?account=CY1206_depud
Liker social https://liker.social/web/accounts/106274286665919171
Potato Media https://www.potatomedia.co/user/4010f1ff-0758-49b0-9743-668b7bcd6498/status
Noise.cash https://noise.cash/u/CY120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貝多芬很擅長營造"氣氛"讓聆聽者一直往遠方的理想奔去,而且層層疊疊,越聽越發覺得遭到貝多芬設計!但,卻心甘情願啊!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錄音地點在柏林聖十字教堂(Berlin, Evangelisch-Lutherische Gemeinde "Zum Heiligen Kreuz")在此演奏巴哈,效果十分不錯!
莫札特一生創作超過600首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器樂、宗教作品是一位全能的作曲大師!K.525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知名度不亞於小星星變奏曲的名曲!
一個是手機播放APP (Mconnect Player Lite) 一個是手機控制APP+音樂伺服器Core (Roon)
貝多芬很擅長營造"氣氛"讓聆聽者一直往遠方的理想奔去,而且層層疊疊,越聽越發覺得遭到貝多芬設計!但,卻心甘情願啊!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錄音地點在柏林聖十字教堂(Berlin, Evangelisch-Lutherische Gemeinde "Zum Heiligen Kreuz")在此演奏巴哈,效果十分不錯!
莫札特一生創作超過600首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器樂、宗教作品是一位全能的作曲大師!K.525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知名度不亞於小星星變奏曲的名曲!
一個是手機播放APP (Mconnect Player Lite) 一個是手機控制APP+音樂伺服器Core (Roo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李欣恬/德國漢諾威報導 在德國裡的第一場音樂會結束後,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回到他的母校漢諾威音樂學院,全名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這裡也是孕育許多音樂家的學校,和台灣也很
Thumbnail
原先不懂古典音樂的我,在多年後重新欣賞莫札特的古典樂曲,居然能與作曲家所要傳達的細膩情感產生了共鳴,因而獲得關於人生時刻表的深度體悟。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往常一樣,不專業的我,又來寫一篇2024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聆聽心得。今年的指揮是一位德國人——名叫克里斯蒂安.提勒曼(德文:Christian Thielemann)今年六十四歲了(看不出來呢,還以為五十幾歲而已)。這是他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第一次是2019年元旦,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
Thumbnail
李欣恬/德國漢諾威報導 在德國裡的第一場音樂會結束後,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回到他的母校漢諾威音樂學院,全名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這裡也是孕育許多音樂家的學校,和台灣也很
Thumbnail
原先不懂古典音樂的我,在多年後重新欣賞莫札特的古典樂曲,居然能與作曲家所要傳達的細膩情感產生了共鳴,因而獲得關於人生時刻表的深度體悟。
Thumbnail
大約是在十多年以前,在公共電視台看了一個節目,裡面出現了一個音樂指揮家。在節目影片中有一段,是這名指揮家在翻閱一本厚厚的交響樂譜,隨後出現了他自己的旁白,大意是說當他看著樂譜的時候,他的腦海中會自動地出現各種樂器的聲音——它們依照樂譜裡的順序自動出現,開始交互起落、有強有弱,最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如往常一樣,不專業的我,又來寫一篇2024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聆聽心得。今年的指揮是一位德國人——名叫克里斯蒂安.提勒曼(德文:Christian Thielemann)今年六十四歲了(看不出來呢,還以為五十幾歲而已)。這是他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第一次是2019年元旦,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