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貢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連隔離這個行為也同樣可以套用在其中。
猶記得第一回要途經上海前往成都前,在一個討論群裡認真的做了好幾天的功課,並且一點一滴的買著為了隔離準備的物品,等出發當日還小心翼翼的檢查著行李物品有無遺漏,然後搭上飛機落地上海後,開始闖關遊戲般的進入第一輪迴的隔離生活。一回首這也將近兩年前了。
當時的隔離正巧有兩個項目正在推進之中,因此每天規律的起床、量體溫、早餐,接著就是許多的聯絡與資料準備。儘管14天確實很長卻也因為忙碌很快就結束了。等到離開檢疫旅館回到社會時,還覺得對人群有所畏懼感的這種心理感受,到現在都經常會回想起來。
之後返台居家隔離,符合一人一室原則,就是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除了用餐、廁所、洗澡之外,基本99%時間都在房內。有時候會走到陽台看看外面的天空。但無論如何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屋子裡,整體的心理壓力與適應感算是舒適太多了。
正當安心在台過著生活時,殊不知病毒也無聲無息地又重新肆無忌憚地影響著你我。於是這猝不及防的第三次隔離又開始了。
相較於前兩次的隔離,此次有了很多超前準備。不必匆匆忙忙的準備防疫用品,也不必想說在房間裡要做什麼。最主要的還是心態早已胸有成竹似的。連第一次的防疫關懷電話打來時,對方說的略顯緊張,自己都還有餘裕告知對方辛苦了,且請對方放心,自己已經有過多次隔離經驗,很知道要注意的防疫守則。
這次最大的區別是增加了隔離期間的快篩以及PCR篩檢,但隨著政策每天因應疫情有快速的跳動,這方面的調整也是一日三變。第一次透過通訊 APP 通知的規範,很快就跟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有所牴觸。到底該用什麼標準,其實根本沒有辦法這麼客製化的一一得到解答,只要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無虞前提下,讓出更多的防疫量能,即使是少打一些防疫的電話、少佔用一些防疫一線人員的解釋與說明時間,可能都在無聲的做著巨大的貢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截至發文時都沒有收到回應,畢竟這幾天疫情的快速增長態勢根本讓前線工作人員都忙到不可思議了,這種小小的不便與不算是狀況的問題,根本不值得去追蹤了。心安了,自己也就又回到隔離狀態繼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
上個週末的精采活動盛事之一就是 Coachella 音樂節,週末三天的精采節目透過三個不同的 YouTube 頻道進行直播,讓無法親身參與的全球觀眾也可以透過轉播感受現場魅力。三天活動在主舞台都安排了足夠撐起話題的壓軸巨星。
有時候看過去的一段文字即使心有戚戚焉卻也僅是一時的感動,但透過多次的反覆閱讀與思考之後,就會有更深層次的想法。
這段時間的整體匡列與配套量能應該是嚴重的不對稱,導致每天激增的隔離者擠爆了配套該跟上的資源,不僅是防疫計程車不足,快篩劑應該要在隔離過程中用到的數量也無法一次配足,這也讓隔離的規範根本無法落實了。
管理機關都會希望大家皆能誠實告知與配合揭露接觸史,但近日的新聞中會看到即使身為執法人員的警察也會在配合調查的情況下因為太多「不方便」有所隱瞞,最終影響造成更多的問題。在疫情情勢正在階段轉換的當下更是難題了。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截至發文時都沒有收到回應,畢竟這幾天疫情的快速增長態勢根本讓前線工作人員都忙到不可思議了,這種小小的不便與不算是狀況的問題,根本不值得去追蹤了。心安了,自己也就又回到隔離狀態繼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
上個週末的精采活動盛事之一就是 Coachella 音樂節,週末三天的精采節目透過三個不同的 YouTube 頻道進行直播,讓無法親身參與的全球觀眾也可以透過轉播感受現場魅力。三天活動在主舞台都安排了足夠撐起話題的壓軸巨星。
有時候看過去的一段文字即使心有戚戚焉卻也僅是一時的感動,但透過多次的反覆閱讀與思考之後,就會有更深層次的想法。
這段時間的整體匡列與配套量能應該是嚴重的不對稱,導致每天激增的隔離者擠爆了配套該跟上的資源,不僅是防疫計程車不足,快篩劑應該要在隔離過程中用到的數量也無法一次配足,這也讓隔離的規範根本無法落實了。
管理機關都會希望大家皆能誠實告知與配合揭露接觸史,但近日的新聞中會看到即使身為執法人員的警察也會在配合調查的情況下因為太多「不方便」有所隱瞞,最終影響造成更多的問題。在疫情情勢正在階段轉換的當下更是難題了。
疲憊的睡了一宿醒來後,才覺得這奇幻的一天實在略顯不真實,事情發生的又快又急又多,疫情與病毒也沒有在休假似的,恐怕我們都得更適應這樣的新生活節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因新冠肺炎疫情放緩而可以再次自由穿梭中港兩地,這一年多返回內地的次數相當頻密,包括好幾次探望太太常居內地的父母,另外我也三次探訪了我那邊的親戚,還有在廣州的朋友、居住在內地的弟兄姊妹,就是這一年間我也有一次參加在內地舉辦的馬拉松和辦理證件,粗略計算這一年多返回內地的次數超過十五次,卻看到⋯⋯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因新冠肺炎疫情放緩而可以再次自由穿梭中港兩地,這一年多返回內地的次數相當頻密,包括好幾次探望太太常居內地的父母,另外我也三次探訪了我那邊的親戚,還有在廣州的朋友、居住在內地的弟兄姊妹,就是這一年間我也有一次參加在內地舉辦的馬拉松和辦理證件,粗略計算這一年多返回內地的次數超過十五次,卻看到⋯⋯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他和她,是半夜被疾控中心的人帶上車的。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8天了。   他還記得,那天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人是懵的,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從這個城市有了疫情以來,他一直在她的的叮囑下努力的做著各種防護,在他看來他們的防疫是做的比較好的,但是先是她然後作為密接者的他都確定為陽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