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山報第三期】把家園還給家園──訪八煙三生協會

2016/003《前山報》
劉羽軒
百年前,此地的居民如同草山大部分的先民,沿著蜿蜒曲折的魚路古道,謀求生存曙光。翻過山頭,以物易物,開掘硫磺販賣至山下,再換取所得,採購山上缺乏的魚肉物資。當年,每當被問及硫磺的來處,此地的居民會轉過身來,遙指山的另一邊,說:「阮是按彼八ㄟ煙ㄟ所在來ㄟ。」據說,這就是八煙的由來。
硫磺煙霧一景
硫磺煙霧一景

居住在八煙的人們

中國漳州是此地居民的原鄉。蔡氏第八代先民渡黑水溝來到臺灣,輾轉落腳於八煙,如今開枝散葉,已有了第十一代子孫。目前八煙有九戶人家,共有二十四位居民,當初開荒闢野的第八代尚有十二人。蔡氏家族如同臺灣各地尋常傳統家庭,四時節氣都有相應的習俗,過年過節時也會團聚一堂,其中又以農曆八月十五日,三年一次的迎媽祖最為隆重。
平均年齡超過七十五歲,這樣的老齡化聚落,近年來受到媒體關注,離鄉的中生代也逐漸回流,思考這塊土地未來的走向。去年開始,八煙聚落居民組成「八煙三生協會」,希望能夠凝聚居民的心,最終使得每一位居民「想做的事」都得償所願。協會定期舉辦聚落居民會議,至今已有三、四次,幾乎是全員到齊。協會錢經理強調,在這樣的會議中,一旦有一位居民不認同,便不能稱之為共識。

過曝的美好風光

居民不堪其擾,索性標上地號及警察局電話
以目前的共識來說,八煙居民最想做的是「限制遊客流量」。每日大量湧入的遊客,除了驚擾原有農村步調,也造成農作物損害。錢經理苦笑著說,曾有阿公種的地瓜公然遭人挖走,前去質問時,對方狡辯:「又沒寫地號,我怎麼知道這塊地是你的?」還有阿嬤曾敞開家門,將廁所借給民眾使用,一日不在,返家時竟見門口多了三坨黃金。
宛如人間仙境的景色,過度曝光之後卻使得家園不再。遊客踏入遠離塵囂的八煙,反而將居民的維生農作視為「野生」,抑或是理所當然的服務項目,如此侵門踏戶的舉止,對於聚落居民來說早已超越容忍極限。於是原本平靜安定的家園,開始出現一面又一面的警告立牌,有的標出地號,有的還寫上警察局的電話。

有耕作的才是田

八煙與臺北市後花園──陽明山國家公園──共處於草山,因而造成許多誤解,帶來公共財與私有財的爭執。在此地成為媒體寵兒之初,曾有學者提出建議,希望八煙仿效國外里山模式,採取有機農法,或部分田地棄耕灌水,打造一座化外之境。耕作超過半世紀的在地居民,自然無法輕易接受這樣的改變。
聚落裡不識字的阿公曾說過:「有耕作的才叫田,沒耕作的叫園。」對此地居民來說,原本種什麼,現在就該種什麼。這塊土地不會因為備受矚目,而改變用途;原本是旱作的田,也不應為求美觀而棄耕灌水。說到底,八煙從來都不是觀光區,只是養活了他們四代的田。

傾聽八煙的故事

三合院外合抱的茄苳樹(左側)蘊含綿延不絕的期許
錢經理語重心長:「我們希望遊客來到這裡,不只是拍照打卡。」因此協會推出專人導覽,仔細解說八煙歷史背景、人情故事,推展環境教育。包括先人開墾時,牽引山泉水而成的水圳,利用石塊建造獨特的三合院;三合院門口於當年落腳時植下的茄苳樹,涵有子孫綿延不絕的期許。導覽也有人數限制,最少要八人,至多不能超過二十人。即便如此,接下來三個月的導覽預約仍然是全滿狀態。
談到八煙的未來,協會提出「農事+農識=農市」的計劃。為了存續農事,由在地耆老提供務農知識,並召集有興趣體驗農村生活的民眾,透過傳承與協作,最終使得農作物能夠上市,土地不會因為耆老體力不支而休耕,古老的農作技術亦不致失傳。面對人與土地的共存難題,此地居民選擇回歸過去平靜的生活,從先人生存姿態裡,找到面對世界的方法。
八煙聚落先民引山泉水而成溝圳
八煙小知識
  • 參觀八煙聚落不收費,唯進入「水中央」需收費三十元。
  • 尊重八煙聚落,勿擅闖私人田地及拍攝聚落居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