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六期】士林庄頭信仰創生 植蘭亭媽祖的新時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006《前山報》
◎ 圖/ 張維仁 / 何達仲
士林有一尊媽祖受到芝山岩地區的在地居民擁戴,每年農曆4月26日繞境家戶案桌相迎,詢問在地長輩說從他們的祖父母時代,約百年前就以此媽祖為信仰神,但無法切確說出從何時和地發跡,只知在現在的士林下東勢庄。現今植蘭亭媽祖合祀於芝山巖惠濟宮中,在地里民與青年以媽祖為念,透過社區信仰創生媽祖的新時代。
每年農曆三月輪續,全台都在迎媽祖,各縣市庄頭的媽祖繞境皆有其在地特色,不管是返回祖廟「刈香」謁祖,又或是境內巡庄平安繞境,皆顯示在地居民對信仰的虔誠,也透露出在地社群的聯繫。
過往士林被稱作「八芝蘭」,其區域皆有屬於自己庄頭的媽祖信仰,境內最為人知的即是士林街「慈諴宮」媽祖廟,可以說是士林漳州人媽祖信仰的中心。
每年農曆三月全台灣瘋媽祖,士林境內媽祖祭典依過往舊例,多在農曆四月份舉辦,成了士林媽祖信仰特色。例如士林街媽祖繞境舊曆即是在農曆4月22日(現已改為3月22日舉辦),士林舊街神農宮媽祖祭典則是在農曆4月23日,另一在芝山岩地區的植蘭亭媽祖則是在農曆4月26日舉辦遶境。
植蘭亭媽祖繞境順序 報馬→路關牌車→頭旗車→香亭車→大鼓亭→聖佑宮 →金龍團→東安宮→東義軒→下東勢東安宮→芝山宮 →三義樂社→神農宮、惠濟宮神輿→士林媽神輿→北 港媽神輿→關渡宮天上聖母神輿→植蘭亭天上聖母神興。 (每年順序約有不同,本順序參照2017年繞境順序)
不同於士林街媽祖的全台盛名,芝山岩地區的「植蘭亭媽祖」由信仰圈內的里民擔任祭典事務,並且有許多青年以此信仰文化為社區創生,因而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根據芝山巖惠濟宮農民曆簡有慶先生所撰寫之《植蘭亭媽祖會沿革》所述,植蘭亭媽祖的信仰圈位在「下東勢」與「石角」兩個庄頭內,環繞在芝山岩周邊之芝山、岩山、名山、聖山、東山五個里,其主神因發跡在下東勢庄,在地人稱「東勢媽」。
植蘭亭媽祖目前無法從任何史料得知最早的發跡時間,然而最晚是在日本時代就有植蘭亭媽祖之名,在這時間點,已有25員地方仕紳遴選出頭家爐主負責奉祀媽祖的制度,逐漸成在地五里里長發起每年媽祖祭典的統籌,近代於1990年改回舊有習慣,於4月26日舉辦遶境活動。
各時任里長經歷了25年努力,於每一年從在地里民發願捐之「緣錢」,扣除了每年祭典開銷,存了一筆金額,原本設想透過這筆錢得以建廟,但仍難以於在地覓得建廟土地,於是在2011年研議入祀芝山巖惠濟宮,並在2016年迎入惠濟宮大殿,以盛禮請示,並獲得媽祖聖筊,移祀供奉於惠濟宮。2017年後植蘭亭媽祖繞境由惠濟宮主辦,並且循舊例由在地五里里長之力共同籌畫植蘭亭媽祖年度祭典。
每年的繞境活動,其實也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管道。新時代的繞境要找回初心,除了在繞境祭典中邀請關渡二媽、北港朝天宮媽祖與士林境內主神明聯合繞境,也要凝聚社區意識。
以人力推行徒步遶境
不同以往眾神明的神轎使用電力車,改以透過人力推行徒步繞境,從這個繞境行為上的改正,希望尋求社區居民站出來,為社區信仰而走,從中發散在地歷史與傳承庄頭文化,並找到更多年輕人的認同,透過社群互聯與整合,謀求向下扎根的機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81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九龍公園游泳池 /那裡我不再執著一些往事/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沖擊我都可以」九龍公園游泳池-My Little Airport
他開口談及的過去,似乎離現在並不遙遠;時而力道生猛的追述與用詞,上演一齣齣跌宕起伏的大戲。故事裏,活潑的人物走成了戲偶,那麼精巧,那麼真實。
當時的「戴天樞」墾號所開墾的荒埔涵蓋範圍約東至東山里至芝山里之山區,西至基河路一帶,南至番仔溝,北至磺溪。以上所述之開墾事蹟,就立在士林神農宮一座乾隆52年﹝西元1792年﹞的碑石上,而這是目前漢人開墾大台北留下的最早碑文彌足珍貴。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想像一座靜謐深山,繁衍千萬茶樹,落葉滋養成茂密新芽,樹根延展有似無際大海,數百年來,數千年來,枝枒粗壯如神的臂膀,如屋宇遮風擋雨,護佑緬甸無數生靈。
佤邦幾乎可說是他的家鄉,卻也每回前往都是生死拚搏,他道「我一生只想把這件事做好」。
「我喜歡九龍公園游泳池 /那裡我不再執著一些往事/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沖擊我都可以」九龍公園游泳池-My Little Airport
他開口談及的過去,似乎離現在並不遙遠;時而力道生猛的追述與用詞,上演一齣齣跌宕起伏的大戲。故事裏,活潑的人物走成了戲偶,那麼精巧,那麼真實。
當時的「戴天樞」墾號所開墾的荒埔涵蓋範圍約東至東山里至芝山里之山區,西至基河路一帶,南至番仔溝,北至磺溪。以上所述之開墾事蹟,就立在士林神農宮一座乾隆52年﹝西元1792年﹞的碑石上,而這是目前漢人開墾大台北留下的最早碑文彌足珍貴。
土是滋養萬物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農作的土及製陶的土,都同是腳下所踩踏的這片土地,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以自然食材和陶製器皿幻化成日常生活。
想像一座靜謐深山,繁衍千萬茶樹,落葉滋養成茂密新芽,樹根延展有似無際大海,數百年來,數千年來,枝枒粗壯如神的臂膀,如屋宇遮風擋雨,護佑緬甸無數生靈。
佤邦幾乎可說是他的家鄉,卻也每回前往都是生死拚搏,他道「我一生只想把這件事做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因為關渡宮占地廣大,參拜完之後走回捷運關渡站再到捷運劍潭站時已過黃昏,士林廟口最著名的就是夜市小吃,此時已經有很多攤位跟觀光客湧現,當下覺得環境上有點嘈雜,果然,參拜完後擲笅詢問拍照事宜,媽祖娘娘指示,之後找一天白天安靜的時候再來拍照.. 士林慈諴宮 建
Thumbnail
士林神農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供奉中國古代農業與醫藥之神神農大帝。每年舉辦的神農心遶境活動更是當地居民和遊客引頸以盼的盛事,吸引眾多人潮。活動當天,現場提供琳瑯滿目的美食、手工藝品和多元文化攤位,以及精彩表演,讓遊客享受來自泰國的美食和文化體驗。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媽祖絕對是台灣最具人氣的女神,全台灣有將近一千間媽祖廟,各個廟宇舉辦的各種活動,若真要參加,一整年的行事曆都不夠排。 這幾十年來,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往新港的繞境活動,是全台灣最受矚目的民俗節慶,有人甚至跟麥加朝聖、梵諦岡耶誕彌撒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2023-11-30 淡水線沿線 因為關渡宮占地廣大,參拜完之後走回捷運關渡站再到捷運劍潭站時已過黃昏,士林廟口最著名的就是夜市小吃,此時已經有很多攤位跟觀光客湧現,當下覺得環境上有點嘈雜,果然,參拜完後擲笅詢問拍照事宜,媽祖娘娘指示,之後找一天白天安靜的時候再來拍照.. 士林慈諴宮 建
Thumbnail
士林神農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廟,供奉中國古代農業與醫藥之神神農大帝。每年舉辦的神農心遶境活動更是當地居民和遊客引頸以盼的盛事,吸引眾多人潮。活動當天,現場提供琳瑯滿目的美食、手工藝品和多元文化攤位,以及精彩表演,讓遊客享受來自泰國的美食和文化體驗。
Thumbnail
 每年農曆三月,國曆四月時,全台灣最夯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的活動,上至廟堂大官,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爭相隨著媽祖神轎走上一段。     民國六十幾年讀大學時,因為有同學住在大甲,第一次聽說隨大甲媽祖徒步到嘉義北港進香的民俗,後來看到奚淞在民國74年演講時提到曾經採訪大甲媽祖進香團給他的震撼,自此想去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三月瘋媽祖」,在這時候,我來談兩件和媽祖有關的事。 這兩件事,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媽祖廟的方向,以及媽祖是道教還是佛教神明?臺灣的民間信仰,受到影響,常是佛教、道教混雜,媽祖的廟宇狀況更是比較特殊。
Thumbnail
媽祖絕對是台灣最具人氣的女神,全台灣有將近一千間媽祖廟,各個廟宇舉辦的各種活動,若真要參加,一整年的行事曆都不夠排。 這幾十年來,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往新港的繞境活動,是全台灣最受矚目的民俗節慶,有人甚至跟麥加朝聖、梵諦岡耶誕彌撒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是台灣媽祖信仰的代表廟宇之一。每年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現為臺灣民間信仰中受矚目的宗教盛事之一,並被列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重要民俗之一。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