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普賢行願品》講記 06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現在看到癸二的「別顯」。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
就是依著普賢行願力,知道我們眼前拜的,雖然表相上只是一尊阿彌陀佛,但事實在理上含攝十方諸佛。所以在禮拜的時候,我們就觀想「徧滿無量身」,然後同時徧滿阿彌陀佛當中所含攝的十方諸佛,要這樣子的觀想。
當然,對於初學的來說,你這樣觀想,可能心會散掉、耗神而且散亂。所以初學的時候,你在拜佛之前,你就在理上觀想「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含攝法界諸佛,這樣子稍微憶念一下,在拜的時候還是專心地緣阿彌陀佛就好了。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先在理上憶持一下就好了;然後慢慢地再深入觀想:剛開始是一禮一,即一個人禮一尊佛;再來是一禮多,即觀想一身禮無量佛;再來觀想多身、無量身禮一尊佛;再來觀想多身禮多尊佛。這個主要是約著禮十方諸佛來說,如果是專心地禮阿彌陀佛,那你還是專心地僅緣阿彌陀佛這個像來禮拜即可。
若緣著「第一義諦」的道理,然後再來禮佛,就是以普賢行願力來禮佛,那更圓滿!但是剛開始,就算沒有辦法依著普賢行願力,最起碼你要虔誠恭敬地禮,這是基礎。不管你能不能夠了解什麼叫「能禮所禮性空寂」,最起碼如對佛天,觀想阿彌陀佛在我眼前,我虔誠恭敬地禮拜阿彌陀佛,求懺悔、求加持、修歸依,要這樣子禮敬諸佛。
接著看到辛三的「總結」
總結無盡,願力則無盡,普賢行願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假設虛空有盡,那麼我的禮敬諸佛才有終了的一天,但這個是比況,因為虛空是不可能有窮盡的,所以我的禮敬諸佛也不會有窮盡。就像世間人會常說,假設太陽從西邊出來,我要怎麼怎麼的,這個意思是這樣。因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所以我就不可能怎麼怎麼的。假設虛空有盡,我禮才會有盡,但是虛空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此禮敬諸佛無有窮盡,盡未來際到成佛,都會一直修禮敬諸佛。
癸二的「總例餘三」,
餘三就是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
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代表眾生的惑業苦三障。眾生界:指眾生法界除了佛法界之外,有九法界的差別。眾生業:指善業、惡業、有漏業、無漏業,各式各樣的業,無窮無盡。眾生煩惱:指八萬四千煩惱,比喻無量無邊的煩惱。眾生的惑業苦如果有盡,我此禮敬就有窮盡,但是眾生的惑業苦是無窮無盡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所以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個是就這個比況,虛空乃至眾生惑業苦來比況,所以說,這個願力於盡未來際無窮無盡。
當下怎麼樣呢?「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先說明有相的理,有相的理就是說,我良因師至誠恭敬地禮阿彌陀佛,有我、有阿彌陀佛之間對立的差別。這沒關係,因為剛開始虔誠恭敬最重要,有我執、法執沒關係;不怕我法二執,就怕沒有虔誠心,這是有相禮無相禮就是以普賢行願的智慧來禮,都是一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在禮拜的時候,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要拜佛拜到累的時候,念念這個文──「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以前,我師父他老人家說:他辦了幾十年的齋戒會,從五十多歲一直辦到往生,九十幾歲,辦了四、五十年。他說辦齋戒會的時候,也是有種種的困境,他說當有困境生起的時候,就會憶念《行願品》的頌文──「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個法很好,現在就教導給各位,傳承給各位,各位回去的時候可以試驗。當你在內心很低落的時候,或者修善業遇到挫折、障礙的時候,遇到魔擾的時候,你就念這段文。「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當你的心──菩提心生起來的時候,就能夠破一切魔障。禮敬諸佛到這裡講完了。
接著我們看第二個、「稱讚如來」。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我們對要不斷地稱揚讚歎。為什麼要稱讚如來?佛祂不需要我們稱讚啊,佛不像我們,人家說我們很好,某某人你很好唉!我們的心就飄起來了;說我們很差,我們心就很低落,佛不會這樣子。
稱讚如來的目的是:第一個,為了修福報,讚佛的福報不可思議!。就像《法華經》裡面講的,乃至於一舉手一合掌,一聲的讚歎南無佛,未來必定成佛道,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再來,稱讚如來事實上不只是讚歎佛的種種功德,持名念佛也是稱讚如來。就像我們五念法門當中的讚歎門,持名念佛也是讚歎門。在持名念佛的時候,名以召德,透過持名的時候能夠修歸依,透過持名能夠入於無相行,跟無相智慧相應,因為名以召德。這個我們先前講過了,所以稱讚如來是這個意思。
先講到所讚歎的境界也是一樣,就空間來講:十方。就時間來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十方三世一切的佛刹土,刹土的每一個微塵當中,各各都有一尊佛在那個地方教化眾生,而且諸菩薩海會圍繞。所以其實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乃至普皆回向都是一樣的道理,都是以普賢行願,以這種實相的智慧來觀察這個甚深的理,還觀察甚深的事。甚深的事就是:在一微塵當中轉大法輪,於一毫端現寶王刹,這樣甚深的事、甚深的理。這是入法界觀的智慧來讚歎。
再講能讚的因,「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這個跟前面講的普賢行願力,深心信解是一樣的意思。「甚深勝解」是講:見到甚深的理,也就是如理智。見到諸佛,徧滿法身,徧一切時,徧一切處的清淨法身的如理,這個是如理智。第二個,現甚深的「現前知見」,這個甚深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甚深的「勝解知見」,第二個是甚深的「現前知見」。現前知見是什麼?是如量智
於一毫端見寶王刹,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在每一個佛刹土當中,都能夠見到,每一刹土的每一個微塵當中,都有一尊佛,有無量菩薩圍繞,佛在那個地方教化眾生,這個是如量智。能夠見到報身、化身這種俗諦緣起的如量智。勝解知見,見到法身現前知見,見到報身、化身都是無窮無盡的;事實上也就是普賢行願力,這個是能讚因:即能夠讚歎的智慧的因。
我們在讚歎諸佛的時候,或者在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我們知道所讚歎的、所緣的佛的依正二報,事實上是含攝十方諸佛的依正二報。所以我們在讚歎一尊佛,也等同在讚歎十方諸佛的依正二報。
所以,為什麼我們一直講說:「要學習教理」,若不學教理,你同樣的很精進地修行,但是你得到的果報可能是卑劣的,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有的人很精進,但他的思想是錯誤的,這可能引導到錯誤的結果:或者外道、或者著魔、或者是很卑劣的人天的小果。
但是你有智慧的話,雖然說我們現在還沒有開悟,但是你去思惟這個智慧、這個道理,然後再來印照,再去念佛、拜佛,然後念《禮佛偈》,拜佛等等,你這個時候多多少少跟無生的法性能夠相應。拜一拜佛、念一句佛號,它的功德都是不可思、不可量啊!
就像《普賢觀經》裡面說:「思第一義諦甚深法空,一彈指頃。」它原文是說:如果能夠晝夜六時禮拜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法空,一彈指頃,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禮拜諸佛,或者思惟法義,此功德,它講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包括能夠滅除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的生死重罪。
你看!假設下品下生者,他不懂這個道理,但他很虔誠恭敬地去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念念當中,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很虔誠恭敬的情況之下,念念地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而你要是依著這個理來修、依普賢觀來修的話,念念當中能夠滅除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這是兩個類別,有如天文數字的差別,所以顯現智慧的重要性。
你不要認為悟到這個道理很難,確實也是很難!但只要你不斷地熏,在你心中有一分的智慧力的時候,它的功德就一分的顯現。若你對這個道理理解很困難,你就讀誦,像《行願品》你可以不斷不斷讀誦,《華嚴經》你不斷不斷讀誦。在誦經當中,你的心就不斷不斷地跟這個法界、智慧相應念念的功德就會成就。所以智慧很重要,以上是說明「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