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爆發的疫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類似標題我好像寫了不只一篇。
但之前台灣的狀態還沒有像現在那麼混沌,昨天看到感染數字,再度聯絡了一下各種活動,該取消或延期都一次搞定,今天睡醒腦袋一空,突然想到之前某個智庫所發表的文章中,對德島觀光研究報告給的一句評語。
それ以上でもそれ以下でもない
不在此上,也不在此下
面對觀光產業衰退,業界人士感到恐慌,尤其是那些擁有壯觀自然景緻的地區,維護上需要經費,卻又缺乏住宿之外的有力商業手段,疫情後更是受到重創。針對那些不樂觀的數字,業界氛圍也顯得低迷悲觀。
那時某個評論就寫了這句話:「數據是提供我們客觀參考跟分析用,過度解讀跟輕忽現實都是很危險的。」詳細內容已經忘了,但我記得這句「數字就是數字,不在此上,也不在此下(それ以上でもそれ以下でもない)」
當時我對這句話有印象,但對於現在的台灣人,應該更很有感。
當那麼多事實跟數據擺在眼前,我們究竟要怎樣才能“不過度解讀”?光看數字台灣從一度清0到現在每天上萬例,打開新聞網站,大概都是”沒PCR「竟被確診」收居隔通知!衛福部回:要怎樣?崩潰過程曝”、”本土累計20萬例「還會怕確診?」2類人喊超抖:很難完全放鬆”、“快訊/陳建仁回應快篩爭議!再嗆「好好看書可增長智慧」”。
所有新聞下標方式都充滿了煽動,打開留言區只有憤怒跟失望顯得搶眼,打疫苗也不行、中獎了以後還可能會中獎、病毒株千變萬化、那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從中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極端的封城政策勞民傷財,但也成效不彰,日本的例子裡我們看到,感染數忽上忽下,各個地方政府隨機應變的狀況下,大家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日本狀況好轉了嗎?我不敢說,但政府、企業、學校都漸漸開始對疫情訂定內部規則,雖然有些規定荒謬,但面對無法完全清0的現狀,做好自己能做的,不過度恐慌、過好日子是每個人的義務。
不是必須對誰負責任,而是對自己人生應盡的義務。
疫情對我們每個人都帶來大小不一的衝擊。學生入學、畢業、就職等等人生的重要回憶沒了,社團還沒準備好傳承,學長姐畢業後新生誰也不知道社團該怎麼搞,剛經營起來的社群,大家拆散兩年沒聚,人與人剛開始準備要熟悉,就要疏遠,工作中原本經營幾年正在線上的專案,拖了兩年拿不出任何成績,預算砍了、合作夥伴熱度也沒了。
疫後生活大家都不好熬,但我們總得面對現實。
要體諒政府或是體諒各種立場的每個人也許很困難,但最關鍵的時期,就算大家不想溝通,也少一點謾罵。
命,只有一條。
人生也只有一次。
該怎麼選擇,還是聽政府的吧。
就算覺得有些事矛盾,但以國家是共同體的角度來說,整個台灣都承受一樣的風險。就算政府有些決策看起來不是很聰明,但他們評估的層面跟獲得的資訊絕對比民間更全面。
以上是個人意見,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尊重彼此的選擇。
這關很難,數據跟現實很無情,但我們總要走下去。
大家加油。
avatar-img
25.5K會員
222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每個族群、每個階級都因為不同目的組成社群,但也有一大部分的人不屬於任何團體與社群,究竟為什麼參與社群對屬於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會變得可有可無,甚至陌生?這要從現代社會的發展開始說起。
原文撰於2014/4/25,我還是個快樂留學生的時代。 今天去了靖國神社。我這輩子第一次來到空氣那麼沈重的"觀光景點",算是開了眼界。沒人大聲講話,甚至看不到人拍照之類的真是一個異常的空間。(但是靖國神社對日本人來說應該不會是觀光景點,該怎麼定位也很微妙)
最近朋友聽到我在玩NFT,大家都說「那是騙人的啦!」「小心被割韭菜。」「這東西會泡沫化啦!」聽越多,我越懶得跟人介紹這是什麼東西,因為大家的認知似乎已經定型了。本文不含任何操作方法、投資方法及項目推薦,只是就我看到的NFT現狀跟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聊聊。
以鋼彈品牌為號招發起的開放式創新是什麼企劃?日本的社會改造要怎麼利用民間品牌、民間帶頭的方式進行?鋼彈開放式創新計畫,開了一個先例。
大概在四年多前,我剛任職於日本社會新創組織NCL與地方政府專案聘員時,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問題,是一整個階級的問題。中產階級是一個在心態上相對養尊處優的階級,這篇就跟各位聊聊為什麼中產階級需要自救。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每個族群、每個階級都因為不同目的組成社群,但也有一大部分的人不屬於任何團體與社群,究竟為什麼參與社群對屬於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會變得可有可無,甚至陌生?這要從現代社會的發展開始說起。
原文撰於2014/4/25,我還是個快樂留學生的時代。 今天去了靖國神社。我這輩子第一次來到空氣那麼沈重的"觀光景點",算是開了眼界。沒人大聲講話,甚至看不到人拍照之類的真是一個異常的空間。(但是靖國神社對日本人來說應該不會是觀光景點,該怎麼定位也很微妙)
最近朋友聽到我在玩NFT,大家都說「那是騙人的啦!」「小心被割韭菜。」「這東西會泡沫化啦!」聽越多,我越懶得跟人介紹這是什麼東西,因為大家的認知似乎已經定型了。本文不含任何操作方法、投資方法及項目推薦,只是就我看到的NFT現狀跟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聊聊。
以鋼彈品牌為號招發起的開放式創新是什麼企劃?日本的社會改造要怎麼利用民間品牌、民間帶頭的方式進行?鋼彈開放式創新計畫,開了一個先例。
大概在四年多前,我剛任職於日本社會新創組織NCL與地方政府專案聘員時,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問題,是一整個階級的問題。中產階級是一個在心態上相對養尊處優的階級,這篇就跟各位聊聊為什麼中產階級需要自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最近,花蓮外海發生了7.2級的強震,這是自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的震級。這次地震造成了一些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引發了一系列的餘震。同時,食安問題也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食品的安全,例如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最近,花蓮外海發生了7.2級的強震,這是自921大地震25年來最大的震級。這次地震造成了一些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引發了一系列的餘震。同時,食安問題也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食品的安全,例如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
05/12/2021 無奈   因疫情結識了不少台灣觀光業的人員。 他們就如同以前上班的我。 就是領著一份薪水過著普通日子的人。 然而,疫情也只是讓日子變得不普通。 非觀光業者生活當然受到影響,但仍一樣工作。 他們却工作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受到工作上加乘的影響。   這週以前,國旅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這必定是個前衛大膽的想法。台灣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始終是個謎題。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若能夠欣賞到台灣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台灣改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台灣。如果此時我們選擇忽略台灣,那後果可想而知。了解清楚台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