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硬直化的中年生活:我們什麼時候成了無聊的大人?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

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用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
賺很多錢但卻被貸款、孝親費、保險、投資等固定支出壓的死死的。看似很多時間,但卻要用來進修、陪家人、去一些躲不掉的應酬,看似很多能力跟人脈都已經水到渠成,但卻礙於風險承受度、沒勇氣反抗週遭的雜音,而沒辦法對很多新事物踏出第一步。
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同溫層與每個人的倖存者偏誤

到了一定的年紀後,大家都活在同溫層。因為知道跟怎樣的人在一起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的交友方式有了SOP,甚至社交圈完全停滯。因為知道怎麼做事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也最不容易被嫌棄的方式,那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一定是最適合我們每個人的。因為知道自己怎麼活可以在快樂與不快樂間,用最省力的方式取得平衡,所以我們的人生觀跟生活哲學就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寫,是讓哲學去遷就生活方式,而不是透過生活來實踐哲學。
最後是賺錢。
資本主義社會裏錢太重要了。重要到你做任何事只要是為了賺錢,只要可以解釋將來怎麼增加收入,就能解釋的每個人都心服口服。而什麼時候該拿賺錢出來當擋箭牌,迴避討厭的問題,相信社會人士們也深諳其道。

寓於不愉快跟負面情緒的成長契機

同溫層待久了,會讓人受不了批評,做事習慣固定了,想換個方法可能會導致犯錯而招來失敗。我們活到了中年,大家總算都找到最容易活下去、又最不會受到批評的生活方式,但殊不知成長就停滯於此。
在生活中,感受到負面情緒時,才是反思與學習的好機會,無論在學問上,心靈上或是工作上。但對多數已經習慣用固定模式活在同溫層的大人來說,循著既有規則做事,對外彬彬有禮,對內跟熟人關起門來又對社會酸言酸語已經成為常態。
我也會這樣,因為酸言酸語瞬間除了發洩自己懷才不遇,似乎也顯得高人一等。就算理性上知道自己在社會底層,但為了心靈衛生,還是免不了跟朋友們關起門來酸幾句。
而酸完,面對那些不快感,反過來檢討自己的行動跟心理狀態是更重要的功課。

結語

前陣子讀書會,印象中有人說某本書教大家讀書讀資料時怎麼畫重點,讀書的重點除了畫在「我覺得這句寫得真好真精闢」以外,更重要的是畫在「這句是在寫三洨,作者到底懂不懂」那句。因為自己下意識會反對的意見或是言論,大多都是思考的盲點。
同溫層待著固然舒服,久了就會讓人在各方面停滯。
每次寫到結語,我也常常反思自己,就是個愛打嘴砲的社會底層酸民。昨天跟朋友有點小爭執,突然想到那些造成爭執的不快感,大概就源自我內心的盲點吧!各位大叔大嬸們偶爾也要看看同溫層外的世界,不然哪天突然溫差太大適應不了,心臟可能會承受不住,大家共勉之。
雖然我在研修中學得是日本政策,學到的是日本究竟怎麼走到目前僵局,但國家的病因,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avatar-img
26.0K會員
222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翻譯翻得好不好,最近因為某電影超譯事件,大家有一陣討論,但翻譯圈還有很多看不到的角落,有很多看不到的規則。
每個族群、每個階級都因為不同目的組成社群,但也有一大部分的人不屬於任何團體與社群,究竟為什麼參與社群對屬於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會變得可有可無,甚至陌生?這要從現代社會的發展開始說起。
今天在群組裡被吐了一句「我感覺是,有點離題了。」雖然不算是有針對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但也讓我十足解HIGH了,關了聊天視窗,沈澱一下,我回過頭思索到底一切錯在哪裡?
到了奧大和傳說中的設計公司office camp,對於返鄉工作,還有在地事業經營等等,大家有了一段似乎有點內容,又好像有點瞎的對話。
繼上一篇前情提要,今天繼續奧大和之旅的紀錄。這次旅程在事前聯絡時,要負責帶我去玩的大祐哥說開車去比較好,於是我當天起了個大早,從石川一路開往奈良,車程大概200公里。這次的旅途,才剛剛開始而已。
翻譯翻得好不好,最近因為某電影超譯事件,大家有一陣討論,但翻譯圈還有很多看不到的角落,有很多看不到的規則。
每個族群、每個階級都因為不同目的組成社群,但也有一大部分的人不屬於任何團體與社群,究竟為什麼參與社群對屬於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會變得可有可無,甚至陌生?這要從現代社會的發展開始說起。
今天在群組裡被吐了一句「我感覺是,有點離題了。」雖然不算是有針對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但也讓我十足解HIGH了,關了聊天視窗,沈澱一下,我回過頭思索到底一切錯在哪裡?
到了奧大和傳說中的設計公司office camp,對於返鄉工作,還有在地事業經營等等,大家有了一段似乎有點內容,又好像有點瞎的對話。
繼上一篇前情提要,今天繼續奧大和之旅的紀錄。這次旅程在事前聯絡時,要負責帶我去玩的大祐哥說開車去比較好,於是我當天起了個大早,從石川一路開往奈良,車程大概200公里。這次的旅途,才剛剛開始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