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硬直化的中年生活:我們什麼時候成了無聊的大人?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


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用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

賺很多錢但卻被貸款、孝親費、保險、投資等固定支出壓的死死的。看似很多時間,但卻要用來進修、陪家人、去一些躲不掉的應酬,看似很多能力跟人脈都已經水到渠成,但卻礙於風險承受度、沒勇氣反抗週遭的雜音,而沒辦法對很多新事物踏出第一步。

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同溫層與每個人的倖存者偏誤

到了一定的年紀後,大家都活在同溫層。因為知道跟怎樣的人在一起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的交友方式有了SOP,甚至社交圈完全停滯。因為知道怎麼做事可以輕鬆愉快,因此我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也最不容易被嫌棄的方式,那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一定是最適合我們每個人的。因為知道自己怎麼活可以在快樂與不快樂間,用最省力的方式取得平衡,所以我們的人生觀跟生活哲學就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寫,是讓哲學去遷就生活方式,而不是透過生活來實踐哲學。

最後是賺錢。

資本主義社會裏錢太重要了。重要到你做任何事只要是為了賺錢,只要可以解釋將來怎麼增加收入,就能解釋的每個人都心服口服。而什麼時候該拿賺錢出來當擋箭牌,迴避討厭的問題,相信社會人士們也深諳其道。


寓於不愉快跟負面情緒的成長契機

同溫層待久了,會讓人受不了批評,做事習慣固定了,想換個方法可能會導致犯錯而招來失敗。我們活到了中年,大家總算都找到最容易活下去、又最不會受到批評的生活方式,但殊不知成長就停滯於此。

在生活中,感受到負面情緒時,才是反思與學習的好機會,無論在學問上,心靈上或是工作上。但對多數已經習慣用固定模式活在同溫層的大人來說,循著既有規則做事,對外彬彬有禮,對內跟熟人關起門來又對社會酸言酸語已經成為常態。

我也會這樣,因為酸言酸語瞬間除了發洩自己懷才不遇,似乎也顯得高人一等。就算理性上知道自己在社會底層,但為了心靈衛生,還是免不了跟朋友們關起門來酸幾句。

而酸完,面對那些不快感,反過來檢討自己的行動跟心理狀態是更重要的功課。

結語

前陣子讀書會,印象中有人說某本書教大家讀書讀資料時怎麼畫重點,讀書的重點除了畫在「我覺得這句寫得真好真精闢」以外,更重要的是畫在「這句是在寫三洨,作者到底懂不懂」那句。因為自己下意識會反對的意見或是言論,大多都是思考的盲點。

同溫層待著固然舒服,久了就會讓人在各方面停滯。

每次寫到結語,我也常常反思自己,就是個愛打嘴砲的社會底層酸民。昨天跟朋友有點小爭執,突然想到那些造成爭執的不快感,大概就源自我內心的盲點吧!各位大叔大嬸們偶爾也要看看同溫層外的世界,不然哪天突然溫差太大適應不了,心臟可能會承受不住,大家共勉之。

雖然我在研修中學得是日本政策,學到的是日本究竟怎麼走到目前僵局,但國家的病因,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eo one-avatar-img
2022/05/05
第一句話會常放在心裡的😌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5
我們不能變成這種死老人!!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2.7K會員
252內容數
關注日本新聞、社群營造、台日中美關係的沙龍,偶爾也有一些筆者在日本的生活雜記與場域營造心得。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9
中國加速備戰,計畫2027年前建構能壓制美軍介入的軍力,以短期決戰奪取台灣。除軍事演習與武器現代化外,並透過外交孤立、認知戰擾亂台灣社會。若和平統一失敗,中國可能以閃電戰癱瘓台灣防禦,牽動美中對抗與全球供應鏈。台海局勢正邁向臨界點,國際社會高度警戒。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2025/04/28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我告訴你!我見過的太多了!如果到了40歲,一點成就都沒有,可憐一輩子!」 到底怎樣算沒有成就?又怎樣算可憐呢?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時間飛逝,朋友們陸續都到了40大關,這晚聚在歌舞伎町的,除了我一個年輕人(?)以外,另外兩個大叔都已經40,而三個中年男子聚在一起,話題除了薪水跟工作,還是離不開電動跟玩具,聊著誰最近又抽到哪一隻玩具的購買資格,那一台電動要出新機。而有一個過去男人們的熱門話題熱度幾乎是降到冰點,就是女人。
Thumbnail
時間飛逝,朋友們陸續都到了40大關,這晚聚在歌舞伎町的,除了我一個年輕人(?)以外,另外兩個大叔都已經40,而三個中年男子聚在一起,話題除了薪水跟工作,還是離不開電動跟玩具,聊著誰最近又抽到哪一隻玩具的購買資格,那一台電動要出新機。而有一個過去男人們的熱門話題熱度幾乎是降到冰點,就是女人。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雖然刺耳,但這句話應該很難反駁。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雖然刺耳,但這句話應該很難反駁。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