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社群共創淺談NFT風潮對社會的影響

東京裏物語-avatar-img
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最近大家聽到我在玩NFT,都會說「那是騙人的啦!」「小心被割韭菜。」「這東西會泡沫化啦!」聽越多,我越懶得跟人介紹這在玩什麼,因為大家的認知似乎已經定型了,也很難否認負面消息總是傳得更快。


注意:本文不含任何操作方法、投資方法及項目推薦,只是就我看到的NFT現狀跟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聊聊而已


第一次接觸NFT

知道這東西大概是去年底,友人從台灣一通電話。

「欸!你知道一個新的社群工具叫NFT嗎?」

在電話中他多次強調NFT就是一個營造社群的好工具,社群裡面多活絡,他們社群跨國完成了多厲害的事。當然他也就NFT投資工具的性質加以解釋,在他口中買NFT的分成三種人。

1.相信發售NFT的單位,也想一起營造社群,享受社群氛圍跟賦能的人
(賦能:NFT本身帶有的功能,比如跟鹽酥雞店可以發行一年免費吃到飽NFT,買了這個NFT的人,就可以擁有去一年內到店裡吃到飽的權力)

2.抱著賭徒心態想一朝致富的人
(他說這類的人都很貪婪,會迷信不可置信的誇張投報率,與其說投資,不如說比較接近賭博)

3.閒錢很多當網購,專找一些酷炫項目買的人
(比如他講到有個大麻農場契作NFT)

而他說自己的項目想專注在社群發展,而且是一個大家可以一起做事的公益社群。先不論我對他個人背景以及動機的看法,“社群”這個名詞一直很吸引我。因為在我短短三十幾年的人生中,深切體悟到社群對人的幫助跟影響有多大,我深知社群的魅力,也參與建立過一個個社群,而到了日本社會創新圈,我更加感受到社群跟共創的魔力。

把社群當生意,就是一個賣朋友的生意,這個生意重點一直在於“我們賣的朋友跟我們鎖定的客群有多接近”,然而把社群當手段,台灣人更清楚怎麼操作,團購、廣告、發優惠活動等等,社群被當作手段,通常大家都想拿來賺錢,但這兩者之間操作起來方法跟成果天差地遠。

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為了紀念第31站虛擬車站「新秋葉原」開幕,也發行紀念NFT

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為了紀念第31站虛擬車站「新秋葉原」開幕,也發行紀念NFT

友人在電話裡提到「我知道你不是很在意錢,通常我們說社群裡會找很多“有錢人”加入,但“有錢人”這三個字,是說給沒錢的人聽,其實我想要找的是富裕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但不會為了錢汲汲營營,知道自己目標,也願意在社群裡面享受互助的快樂,而不是想靠變賣炒作NFT賺錢的人來加入。當然過程中不可避免一定會有想炒作的人出現,但我想做的不是那個。」語畢,他發了一張自己項目的NFT給我,並說這是他們社群的通行證,隨時歡迎來玩。

對話內容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社群的價值”跟“富裕”兩個關鍵。

我之前組織也沒錯過這波NFT風潮,跟日本地方政府聯合推出了一款具備公共參與功能的NFT

我之前組織也沒錯過這波NFT風潮,跟日本地方政府聯合推出了一款具備公共參與功能的NFT

NFT只是接近問題本質的工具

NFT圈子變化很快的理由大概跟參與其中的人性質有關,以下參與者特徵是針對友人觀察而來。初期參加者可能有熱衷技術的工程師,熱衷於社群跟新奇有趣東西的遊戲圈玩家,再來是想大撈一筆的人,不怕風險有著賭徒心態的人,然後共通點就是這群人勇於學習、挑戰新事物、不畏輿論,有資源、有能力、也有行動力,至於跟不上還硬要進來的人,大概都只有被割韭菜的份。

NFT加速以後,賭徒跟騙子大量增加,韭菜也一樣暴增,搞到現在社會上對NFT有種「這好像可以賺大錢,但是大部分人都在裡面騙錢跟被騙」的印

我覺得台灣現階段對於“社群”跟“共創”的理解太少。

去中心化治理(民主化),以及社群共創的概念早就過時,但真正能了解其中內涵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去查定義的話,共創是指:跨越服務跟受眾,品牌與用戶一起創造新內容。

每次回台灣開講座或上課之前,都一直很煩惱要怎麼解釋“社群”跟“共創”,如果看日本的大企業共創企劃,就會發現好幾家公司都門戶大開,希望能跟消費者,或是中小企業合作,大企業提供品牌與旗下資源,歡迎大家加入一起思考新商品與新企劃。比如之前介紹過的鋼彈開放式創新,就是大企業發起的共創企劃。

現在日本共創的風潮大概都在產官學共創這塊,也就是政府、學校跟民間共同創造新模式

現在日本共創的風潮大概都在產官學共創這塊,也就是政府、學校跟民間共同創造新模式

要實踐真正的創新跟社群,必須帶給社會大眾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然後每次的衝擊,都可以改變影響一些人,NFT是一個工具,有人想把它當作大撈一筆的賺錢工具,這樣用法很簡單,大概可以想像成買沒有法律保障的股票或基金之類的,因為沒有法律保障,風險百分百,利益可能是好幾百,也可能是0。

而作為數位憑證來營造社群呢?有人說,如果只是要發個數位會員卡沒必要那麼麻煩還用到區塊鏈,用中心化方式就可以進行了,但撇開那些將來技術面發展的問題,我覺得他作為一個新工具的話題性,就足以讓很多人了解社群共創的概念,之後就算NFT完全泡沫化,那些了解社群共創概念的人們,還是可以推動各種計畫,經營各種社群。

因為社會上問題的本質在於人跟人怎麼創造新的合作關係與價值,而不是我們用什麼工具來達成,而台灣太專注於工具跟手段,到最後所有工具跟手段目標都變成賺錢,以至於我們商業上可能非常成功,卻沒辦法打造永續的模式跟偉大的品牌。

鳥取市也以原子小金剛為主題推出NFT

鳥取市也以原子小金剛為主題推出NFT

結語:共創之於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大概在四年前,我以日本中央政府專案聘員身份踏入社會新創圈,來來回回帶了產官學各種參訪,也跟著自己所屬社會創新組織大老闆去台灣談社群貨幣(這概念就很像現在NFT要做的事,其實本質都是社群共創,只是換個工具而已),當時衝著區塊鏈來找我們談的有法人單位、民間單位、甚至還有做博弈事業的,大家共通點就是「沒錢談不下去」。

我想要談生意,沒錢就沒辦法談這件事情在商界是理所當然,但是所有業界跟團體大家通通在講錢,這件事就很不健全。

當時組織抱著:「我們提供自己的資源,如果大家有一樣的願景,就來一起來思考新模式」這樣的想法在台灣,可以說是寸步難行,決大部分單位都不了解我們想幹嘛,因為日本團體來,不是想買東西買服務,就是賣東西賣服務,共創這個觀念對台灣來說還太新。

而說到底,遇到完全沒有信賴基礎,也沒有一起共事經驗的外國團體,沒有人會剛開始就敞開心胸談什麼共創。

三井不動產利用商業模式幫政府證實數據可信度的共創模式

三井不動產利用商業模式幫政府證實數據可信度的共創模式

我也是一直到去年,各種研修還有專案漸漸有個收束,然後今年初第一次遞出自己的政策提案後才開始有頭緒。政府的工作是收稅金提供公共服務,學界的工作是收錢提供教學內容以及研究成果,產業的工作是賺錢,大家各司其職,想辦法把自己的事做好之後,我們才有辦法共創。

個人覺得台灣問題在於產官學體質都出問題,以至於大家都迫切需要錢來補之前的洞,之前也有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那時候賺的錢卻沒有拿來做教育、產業升級、政府組織改革,而是進了特定某些人的口袋,以至於現在大家只能一直補洞,沒能量做新的事。

這樣的背景,造成了全民一窩蜂想賺錢致富翻身的狀況,飆高的房價跟生活開銷,修也修不好的路,高喊民主卻越改越專制的政府組織,這時候民間更該努力專注於怎麼透過社群共創,來產生出各種能透過資源互惠產生新價值的社群跟組織。

而NFT正是讓更多人參與社群共創,一起摸索社群存在方式的手段之一。我不敢說它是最終解答,但至少慢慢把人從FB拉到DISCORD就已經是一大步了。(DISCORD是各個NFT項目經營社群用的軟體)至於社會上怎麼看這NFT,之後會有多少人用NFT來騙錢,那也沒辦法,就算NFT沒了,會騙人的永遠會找到下一個工具跟標的。

結合了各地吉祥物的NFT,將來計劃與地方貨幣連動

結合了各地吉祥物的NFT,將來計劃與地方貨幣連動

後記:我現在參與的NFT團隊

其實原本我是想參加朋友的團隊,但是裡面通通講英文真的無法,而且核心團隊已經滿了根本沒我的位子。現在我以NFT持有者跟義工的身份在方格子NFT團隊裡幫忙,雖然將來還不知道會怎樣,但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能跟方格子團隊一起打造台灣社群共創模式的開端。

方格子推出的NFT項目

方格子推出的NFT項目

然後他們賣的價格也很親民,一張大概一千多台幣而已,原本就有在方格子閱讀文章或創作的人,歡迎到discord群組裡跟我們一起聊聊,也歡迎買一張NFT當作門票,一起見證這個社群共創的新時代。

最後因為我的工作不是負責推廣,所以想知道方格子NFT詳情就點這個連結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1.9K會員
249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東京裏物語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2025/04/04
從某個無聊的夜晚開始 2024年我的人生失去了主動權。 雖然這件事好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在年5月中感覺狀況越趨惡化。 主要原因是源自於2021開始的身體狀況不適,在台灣日本接受一堆檢查,甚至還動了手術後,狀況沒有顯著改善;在躺著、坐著都不舒服的狀態下,我開始無法在書桌或辦公桌前久坐,就在那
Thumbnail
2025/03/17
邁入人生下半場,40歲左右的臺灣人在日人士如何面對事業與人生的挑戰與瓶頸?本文透過作者與朋友的對談,分享他們在日本打拼多年後遇到的困境與反思,包括事業瓶頸、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自我實現等議題,並探討40歲的人生里程碑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3/17
邁入人生下半場,40歲左右的臺灣人在日人士如何面對事業與人生的挑戰與瓶頸?本文透過作者與朋友的對談,分享他們在日本打拼多年後遇到的困境與反思,包括事業瓶頸、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自我實現等議題,並探討40歲的人生里程碑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3/12
從職場到人生,許多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先有明確的願景,才能一步步實踐。本文透過作者自身的經驗與觀察,闡述了從釐清自身價值觀到設定人生北極星,進而克服內心障礙的重要性。並以日本清酒品飲為例,說明如何透過瞭解釀酒師的世界觀,來更好地詮釋酒的風味,呼應主題,強調找到人生目標並持續檢視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12
從職場到人生,許多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先有明確的願景,才能一步步實踐。本文透過作者自身的經驗與觀察,闡述了從釐清自身價值觀到設定人生北極星,進而克服內心障礙的重要性。並以日本清酒品飲為例,說明如何透過瞭解釀酒師的世界觀,來更好地詮釋酒的風味,呼應主題,強調找到人生目標並持續檢視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2021年掀起的NFT狂潮打開了區塊鏈世界中的一塊新興市場,但它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現實世界的宏觀經濟下行,NFT交易量應聲倒地,昔日買什麼就賺什麼情況已不復存在,大部分的項目方已都陣亡了,活下來的也是苟延殘喘,趁著大家都赤裸裸的時候,趕緊吸取這些前車之鑑來成為我們日後挑選NFT眼光的養分。
Thumbnail
在2021年掀起的NFT狂潮打開了區塊鏈世界中的一塊新興市場,但它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現實世界的宏觀經濟下行,NFT交易量應聲倒地,昔日買什麼就賺什麼情況已不復存在,大部分的項目方已都陣亡了,活下來的也是苟延殘喘,趁著大家都赤裸裸的時候,趕緊吸取這些前車之鑑來成為我們日後挑選NFT眼光的養分。
Thumbnail
12月塞滿了區塊鏈/Web3的相關活動,從OneOff、Taiwan Blockchain Week到NFT Taipei,還有超多的Side Events,到處走走看看真的是收穫滿滿。 一年多來玩了一些NFT項目,深刻體會「社群」對一個項目的重要性,這次在論壇上聽到了很多更深刻也更延展的看法,也可
Thumbnail
12月塞滿了區塊鏈/Web3的相關活動,從OneOff、Taiwan Blockchain Week到NFT Taipei,還有超多的Side Events,到處走走看看真的是收穫滿滿。 一年多來玩了一些NFT項目,深刻體會「社群」對一個項目的重要性,這次在論壇上聽到了很多更深刻也更延展的看法,也可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一些文章會說元宇宙等於虛擬世界,錯誤地解釋Facebook改名Meta是代表虛擬世界時代的來臨,目的是為了說服你要買他們的NFT(Non-Fungible Token)。其實虛擬世界或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一直盛行,重要的是去中心化機制的導入。
Thumbnail
一些文章會說元宇宙等於虛擬世界,錯誤地解釋Facebook改名Meta是代表虛擬世界時代的來臨,目的是為了說服你要買他們的NFT(Non-Fungible Token)。其實虛擬世界或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一直盛行,重要的是去中心化機制的導入。
Thumbnail
以下貼文幾年前就PO過了,但數十年如一日,這個創業圈還是XX圈的,生態還是差不多呀,要說有更新的話,再多幾個像是 #網紅網美 #直播主 #教練 #激勵大師 #吸金盤 #NFT #幣 最近開始重新跑了一些攤,發現所謂的創業圈大概可分幾類人 1.真正的創業者:(已登記且有夥伴或員工,也有地點)
Thumbnail
以下貼文幾年前就PO過了,但數十年如一日,這個創業圈還是XX圈的,生態還是差不多呀,要說有更新的話,再多幾個像是 #網紅網美 #直播主 #教練 #激勵大師 #吸金盤 #NFT #幣 最近開始重新跑了一些攤,發現所謂的創業圈大概可分幾類人 1.真正的創業者:(已登記且有夥伴或員工,也有地點)
Thumbnail
最近朋友聽到我在玩NFT,大家都說「那是騙人的啦!」「小心被割韭菜。」「這東西會泡沫化啦!」聽越多,我越懶得跟人介紹這是什麼東西,因為大家的認知似乎已經定型了。本文不含任何操作方法、投資方法及項目推薦,只是就我看到的NFT現狀跟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最近朋友聽到我在玩NFT,大家都說「那是騙人的啦!」「小心被割韭菜。」「這東西會泡沫化啦!」聽越多,我越懶得跟人介紹這是什麼東西,因為大家的認知似乎已經定型了。本文不含任何操作方法、投資方法及項目推薦,只是就我看到的NFT現狀跟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若是以作者自己的觀點看來,Web3.0的販售是從社群行銷導購為主,等越來越多人熟知Web3.0的觀念與區塊鏈的本質,那整個販售行為將會回到Web2.0時期有一整套完整的模式。看到這裡的您有注意到我在上兩段的文字中,為什麼沒提到「社群行銷」了嗎?因為社群行銷已經「被分化」成KOL代言、聯盟行銷...
Thumbnail
若是以作者自己的觀點看來,Web3.0的販售是從社群行銷導購為主,等越來越多人熟知Web3.0的觀念與區塊鏈的本質,那整個販售行為將會回到Web2.0時期有一整套完整的模式。看到這裡的您有注意到我在上兩段的文字中,為什麼沒提到「社群行銷」了嗎?因為社群行銷已經「被分化」成KOL代言、聯盟行銷...
Thumbnail
相信近幾個月不論是新聞版面、社群媒體,或者是三五好友的口裡,談論的話題一定都離不開 NFT 吧,這篇文章不著重在介紹 NFT 的基本定義或是項目介紹,而是想要分享給大家,我進入 NFT 領域交流後,看到了哪些事情。
Thumbnail
相信近幾個月不論是新聞版面、社群媒體,或者是三五好友的口裡,談論的話題一定都離不開 NFT 吧,這篇文章不著重在介紹 NFT 的基本定義或是項目介紹,而是想要分享給大家,我進入 NFT 領域交流後,看到了哪些事情。
Thumbnail
在 web3 的世界,社群運營和項目發展環環相扣,項目有社群的支持才能長久發展,社群運營的大原則其實就是回歸人性,從人的角度去思考。
Thumbnail
在 web3 的世界,社群運營和項目發展環環相扣,項目有社群的支持才能長久發展,社群運營的大原則其實就是回歸人性,從人的角度去思考。
Thumbnail
看清楚這兩點之後,很快速地就可以從現有混亂的 NFT 市場中看清楚不同專案的本質,並且同時看懂為什麼有些專案的成長性會比其他還要更加穩健——一個 NFT 專案背後的長期創作系統,以及社群對於關係的共識,並不是喊話,或是畫幾張圖,就會憑空出現。創作與關係,畢竟都不是一朝一系的事。
Thumbnail
看清楚這兩點之後,很快速地就可以從現有混亂的 NFT 市場中看清楚不同專案的本質,並且同時看懂為什麼有些專案的成長性會比其他還要更加穩健——一個 NFT 專案背後的長期創作系統,以及社群對於關係的共識,並不是喊話,或是畫幾張圖,就會憑空出現。創作與關係,畢竟都不是一朝一系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