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作家總以書寫對抗遺忘,那麼寫作必然是追索自我原初的奧秘儀式,在時光或溫或冷或快或慢的流淌中,汲取顏色、音律、氣味、姿態,織譜拼貼不復清晰的渠道回憶。告別文壇20餘年,知名出版人陳雨航出版了他的首部長篇小說《小鎮生活指南》。這是他2007-8年間擔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時與故鄉回憶碰撞出的火花,也是身為花蓮作家的他對母土最真情的告白。
這本厚達400頁的小說取名為《小鎮生活指南》,卻不具體於指南些什麼,甚至連港鎮的所在地在小說中也並未清楚標示。一開場,一架單引擎雙翼飛機沿海岸線飛行,以一種俯瞰而蓄勢待發的姿態,滑入1960年代台灣東部的港鎮。小說中的主角是一群高中男生,他們成長蛻變的天真戲碼(打籃球、抽煙、反抗教官、準備聯考)構成這本小說的主軸。圍繞其外的駐紮官兵、年輕教師、省女中學生、熱心醫生和牧師,在作者靈動文字的勾勒與鏡頭轉移中,烘托出60年代台灣鄉土生活的真實圖景。
靜謐安好的小鎮,有著濃厚的人情與日常的素樸。穿插其中的,是日人來台拍攝電影《傳奇海女紅短褲》,美女孫一慧拍攝性感照片,小鎮攝影師以之在日得獎,讓小鎮瀰漫著幸福、甜美的騷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港鎮,就能完全置身於白色恐怖和暴力衝突的陰影之外。除卻孫家的父親被抓未歸,小說中最大的危機是高一生盧浩反霸凌的開槍之舉。作為〈序曲〉中最早出現的人物,他在故事中後段以一聲槍擊打破了小鎮的靜謐,也象徵性地宣洩了那個時代人們青春、性、政治的壓抑與苦悶。
這樣一本以懷舊為題材的小說,陳雨航寫來不慍不火,從容的寫實中帶有對人情世故的了然與灑脫。一頁頁的青春記事,紀錄著當時人們生活的細節,也超越地展現人性共通幽微的情思。那些被巧妙留存的伏流印記,描繪前塵也通向青春的未來。故事的〈尾聲〉,那架單引擎的飛機墜落海面,小說主角聯考紛紛失利,未來儘管懸而未決,今夜卻仍是要星光燦爛。善於說故事的陳雨航,揉鑄這樣一本耐人尋味的小說,除了是對過去的一種緬懷,也在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習常生命的本身即是當下,以及該被靜心體會靈光閃過的瞬間。
(本文首次刊登於《幼獅文藝》201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