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貿商社區改建為國宅大樓,由貿商、干城、大運、正義、信義、吾莊、泰安等7個眷村組成,長年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蕭明霞,對於眷村改建和長輩凋零時流失的文物,感到可惜,主動收藏,成就了今天的眷村文史館。
圖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
十月天裡的某個上午,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的貿商社區活動中心裡,白髮蒼蒼的長輩們齊聚一堂,戴好口罩,展開一場說故事交流。「那一年我就是個窮小子,哪裡能想到討媳婦!」叔叔伯伯們話匣一開,說起昔時點滴,登時歡聲笑語不斷。2021 年受到疫情影響,他們好久沒這般相聚了,來到活動中心裡與左鄰右舍甚至是昔時戰友話家常,頓時顯得神采奕奕。
貿商社區是一座軍眷社區,早年是鄰里之間雞犬相聞、人情暖熱的眷村,約20 年前改建為國宅大樓,由貿商、干城、大運、正義、信義、吾莊、泰安等7 個眷村組成,舊時的竹籬笆雖已不存,但彼此關懷的溫暖人情,依然在現代大廈之間保留下來,長輩們會共餐,社區內還會舉辦眷村菜料理、寫書法、吹陶笛、製作手工藝等五花八門的課程,即使2021 年時受疫情影響,十月起依舊順利舉辦長輩說故事、手作山東麵疙瘩等活動。
除了傳承眷村菜等形形色色的活動,榮民伯伯和眷屬們在眷村裡的各種時光,還以另一種形式保存了下來。走上社區活動中心的2 樓,竟是分成好幾個展間的眷村文史館,館藏超過上千件,有老兵從舟山群島撤退時帶在身上的便當盒、蔣公逝世當天的報紙,諸多珍稀物件,在各展間一字排開。這些可以見證眷村故事的文物,原本未必能留存,之所以累積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或許起自於現任里長蕭明霞的一念之間。
熱心里長搜羅舊文物,成就眷村文史館
「每次看到有長輩過世後,很多遺物都燒掉了,就覺得好可惜!」蕭明霞在擔任里長前,曾長年出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她提到,眷村在歷經改建以及長輩陸續凋零時,都有大批文物隨之佚失,那些軍服、旗袍乃至老電視、舊皮箱等物件,有時長輩或家屬沒那麼看重,但她感覺丟了實在挺遺憾,於是從自己身邊的家人親戚開始,慢慢搜羅一些舊文物,而後也利用社區訪視、貼公告等時機,詢問長輩是否願意捐贈一些物件,於是成就了今天的眷村文史館。
蕭明霞原是金門人,在貿商社區裡感受到了家鄉聚落之間彼此扶持的人情,她的丈夫高甯松將軍,原為憲兵指揮部參謀長,退休後也一同投身社區工作,並擔任現任的社區理事長。夫妻兩人對於貿商居民分別住在哪一棟哪一樓、過去軍職為何如數家珍,而對於文史館內的任一件文物,也幾乎都能娓娓道出一段故事。
「比如這臺縫紉機,當年楊媽媽就是靠它貼補家用,將孩子們都教育得出人頭地。」蕭明霞提到的楊媽媽,多年前已經過世了,昔時楊伯伯將不少收入寄回老家,楊媽媽也需擔負家中經濟,老舊斑駁的縫紉機,就見證了這段生命故事。
高甯松自己也捐出了軍服等物件,他說很多軍品的形式都隨時代不斷演變,擺在文史館裡的軍常服、表格紀錄等,「有些現在真的很難看到!」假如不留下來,以後就找不到了。
收藏珍貴文物,是社區居民懷念彼此的方式
說故事交流的這一天,也有不少長輩來到眷村文史館,駐足良久,從一件軍服或軍帽,說起軍旅生活,或是從遷至文史館內的蔣公銅像,憶起當年眷村改建之過往。有些捐出勳章、書信的長輩已經過世,玻璃櫃內收藏的珍貴文物便成了居民懷念鄰居的一種方式。還有長輩幾乎天天都來,撫今追昔。
高甯松、蕭明霞夫妻除了細心維持文史館、時常擔任導覽工作外,也開始培訓貿商社區內第二代、第三代擔任導覽志工,傳承眷村故事。蕭明霞說,不少年輕人也願意參與社區事務,除了對先人的艱辛有更多認識,也促進了世代之間的交流。
蕭明霞獲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營造點補助,以「烽火歲月情―生命故事採集及展示計畫」為主題,透過耆老訪談、製作書刊等方式,為過去的大時代做見證,也在都會叢林之間,維繫眷村裡患難與共的情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