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日子│五日節,煠 (sa̍h)肉粽

鹹香鹹香的滋味,在粽葉展開之際便伴隨著五月薰風飄散開來,令人沉醉。街頭巷尾的空氣中充斥著勾人的粽葉香,不論北部還是南部之爭,好吃的肉粽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一味。
自小就不乏吃肉粽的機會,阿嬤的拿手菜之一就是傳統的南部粽,有一陣子阿嬤幫著二叔包粽子到市場去販賣,偶爾嘴饞,蹭到阿嬤身旁,蹲坐在小板凳上就有香噴噴的粽子可吃。一直到自己在外地念書時,才知道原來粽子除了料不同以外,還有料理手法的差異。對我來說,粽子本該就是軟糯的米粒幾乎化在一起,搭配爆炒香菇和略帶肥油的肉塊以及阿嬤自己炒的特製菜脯(tshài-póo),掏開粽葉常有部分米粒沾黏在其上,雙手捧著粽葉吃掉那飽含葉香、略帶薑黃色的米粒,是必要的儀式感。因此,乍一吃到以黃棕色、略帶斑點的粽葉包的北部粽時,著實衝擊我的認知,有一陣子特別喜歡吃包了蛋黃的北部粽,喜歡粒粒分明的米粒在多次咀嚼下釋放出的醬香。
平時蹭吃的肉粽是商品,還是有成本考量。待到自家過節時,那下了重本的肉粽就要隆重駕到了。一早就可以看見阿嬤刷洗粽葉、備料,以竹竿橫放於兩張高腳木椅之間,一把把白色棉繩散落如簾束,只見阿嬤端坐於小板凳上,鐵銀色湯匙俐落地穿梭於各種配料之間,先舀一杓米、接著是菜脯、香菇、花生、偶爾會出現栗子或鹹蛋黃,最後再蓋上一塊醬香十足的豬肉,覆蓋一杓糯米,將粽葉捏合成椎狀,以棉繩固定,所有的食材彷彿在這三維的空間裡靜待賦予生命的一刻。兒時也曾有樣學樣包了幾顆,最後不免落得被阿嬤嫌棄驅趕的下場,那好吧!等著吃囉!
阿嬤的神奇大鐵鍋平時就掛在牆上,這時候就要恭迎它出場。注入部分清水、燒滾,看著一串串翠綠的粽子下熱水滾他個幾回,「煠 (sa̍h)肉粽」是神聖的一刻,葉香增添了水蒸氣的底蘊,猶如虔誠膜拜的香火,裊裊而起、無孔不入。經過蒸騰的考驗,阿嬤手起筷落,利用竹筷勾起每串肉粽的線頭圈,利用筷子橫亙在竹竿上放涼,這時工作空檔的老爸就會摸到廚房來,順走幾顆肉粽,剛起鍋的粽子可以一口氣吞去三、四個,著實令我們看傻了眼。
已經好幾年沒能吃到記憶裡的味道,昨日祭祖後,吃著粽子,老爸不禁感慨:「還是阿嬤的肉粽好吃啊!」雖說是與一般粽子大同小異的配料,但阿嬤牌的滋味終究是記憶裡苦苦追尋而無所得的味道,那粽香包裹的夏日午後,那穿梭於灶腳、熱氣蒸騰下氤氳的背影,是最難忘懷的畫面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