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三十:「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煩躁,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主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2、芍藥2、麻黃1、石膏3~5、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十八銖,去皮、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生薑一兩二銖、大棗四枚,劈、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囊。右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代表有表證,「煩躁」,肺家津液不足,肺過熱,陽無法固守陰,陽虛掉了,脈摸起來微弱,這是脈症不合,要小心!不可以再發汗,治療原則就是去掉肺熱,讓津液回頭,微發汗讓病毒排出體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甘草乾薑湯」又名「二神湯」,中醫的觀念脾胃的功能一恢復,血會回到經絡裡面來,手腳的溫度就會恢復。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3、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茯苓3、白朮3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茯苓三兩、白朮三兩、大棗十二枚。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石膏5、知母3、梗米2匙、大棗12枚、甘草2、人參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裡、甘草三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二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3、芍藥2、麻黃1、杏仁1、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湯劑內服,每見有煩、或悶、或眩、或驚惕、寒戰等現象,有兩種情形: 一、為藥不對症而引起之變病。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3、芍藥2、麻黃2、杏仁2、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麻各半湯」與少陽證的「小柴胡湯」都會有往來寒熱的現象,但身體癢是辨證的重點,小柴胡湯證不會身體發癢。
「甘草乾薑湯」又名「二神湯」,中醫的觀念脾胃的功能一恢復,血會回到經絡裡面來,手腳的溫度就會恢復。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3、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茯苓3、白朮3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茯苓三兩、白朮三兩、大棗十二枚。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石膏5、知母3、梗米2匙、大棗12枚、甘草2、人參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裡、甘草三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二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3、芍藥2、麻黃1、杏仁1、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湯劑內服,每見有煩、或悶、或眩、或驚惕、寒戰等現象,有兩種情形: 一、為藥不對症而引起之變病。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3、芍藥2、麻黃2、杏仁2、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麻各半湯」與少陽證的「小柴胡湯」都會有往來寒熱的現象,但身體癢是辨證的重點,小柴胡湯證不會身體發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大,多了個習慣性頭痛的毛病。有使用精油的族群當偶有輕微頭痛便會滴幾滴精油按揉太陽穴、後頸部,舒緩一下。當然,頭痛得厲害,一定要先就醫。 日常用來預防頭痛的精油有幾種: 1. 薄荷:薄荷精油含有薄荷醇,具有鎮痛和清涼的效果,有助於緩解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 2. 薰衣草:薰衣草精油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暑毒」這件事情! 前陣子有個花療的個案,就屬於中暑的現象,胸口中間的心輪和喉輪出現暑毒的現象,而且確認後應該是屬於陽暑,那一次用了新鮮的萬壽菊花朵幫他做清熱解毒,補進去能量場裡面,同時也有協
Thumbnail
這款去濕茶完全不像一般苦澀的中藥,也不像一般的花草茶,反而帶有一絲非洲芒果的香氣,很耐喝且耐泡。只要能抓住「清理、代謝、排出、循環」的原則,身體濕氣重自然就會逐漸遠離。如果沒有喝到符合這些步驟原則的去濕茶,我寧願就喝白開水就好了。
Thumbnail
小青龍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如消炎、排痰、舒緩氣管平順肌的痙攣,增強肺的換氣功能,並可用於治療感冒、流感、氣喘等疾病。然而使用時也需注意禁忌人群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大,多了個習慣性頭痛的毛病。有使用精油的族群當偶有輕微頭痛便會滴幾滴精油按揉太陽穴、後頸部,舒緩一下。當然,頭痛得厲害,一定要先就醫。 日常用來預防頭痛的精油有幾種: 1. 薄荷:薄荷精油含有薄荷醇,具有鎮痛和清涼的效果,有助於緩解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 2. 薰衣草:薰衣草精油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暑毒」這件事情! 前陣子有個花療的個案,就屬於中暑的現象,胸口中間的心輪和喉輪出現暑毒的現象,而且確認後應該是屬於陽暑,那一次用了新鮮的萬壽菊花朵幫他做清熱解毒,補進去能量場裡面,同時也有協
Thumbnail
這款去濕茶完全不像一般苦澀的中藥,也不像一般的花草茶,反而帶有一絲非洲芒果的香氣,很耐喝且耐泡。只要能抓住「清理、代謝、排出、循環」的原則,身體濕氣重自然就會逐漸遠離。如果沒有喝到符合這些步驟原則的去濕茶,我寧願就喝白開水就好了。
Thumbnail
小青龍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如消炎、排痰、舒緩氣管平順肌的痙攣,增強肺的換氣功能,並可用於治療感冒、流感、氣喘等疾病。然而使用時也需注意禁忌人群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