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成為奇幻故事人(三)─進入奇幻的門檻

雖然想要認識奇幻,直接閱讀奇幻小說確實是最佳捷徑。但一直以來,奇幻文學普遍存在著一道不容易跨越的門檻,那就是閱讀體驗。
同樣是文學,當我們在讀純文學、推理文學、靈異文學,我們或許還能對小說裡的故事情節感同身受,因為這些類型文學所提出的時空背景、故事環境、社會現象、文化與民俗認知,都是沿用現實、並且沒有進行大幅度的本質改造。因此,我們基本上都還能夠「想像」故事的情節,「共感」故事的意境。
可是當我們一翻開奇幻文學,門檻就出現了。這與奇幻的幻想性質有很大的關聯。在接下來的內容,我將解釋這道門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分享我是如何跨越這道門檻。

進入奇幻的門檻

在「冒險的起點:小說創作」我提過,小說家比起服從、受限於固定制式的現實,他們更傾向為了滿足對故事的期待,去扭轉現實既定的定義與規則,加以改造、重新詮釋,甚至創造新意。在奇幻文學,更甚是如此。
奇幻是虛構架空的世界。奇幻的本質雖然與大多數文學一樣取樣自現實,可是有賴於奇幻文學已然塑造、高度接納各種幻想情節的生態體系,奇幻改變、轉化現實元素的傾向會更顯大膽偏離。也因此,奇幻文學往往會出現以下幾種現象:
  • 大量生澀的專有名詞
  • 難以想像的虛構世界
  • 無法理解、脫離現實認知的規則、事物、現象
  • 熟悉的詞彙、觀念,到了奇幻世界卻變成另一種意思
對於資深的奇幻讀者來說,他們通常能夠很快適應。因為奇幻讀者非常清楚這些現象都是奇幻生態常見的一環,已經是奇幻與讀者之間的共識。他們知道只要循著作者拋下的線索將故事內的奇幻元素一一串接起來,就能好好享受奇幻小說帶來的閱讀體驗。奇幻讀者也能根據其它奇幻作品的閱讀經驗,來嘗試、體驗不同的奇幻世界觀。
但更重要的是,奇幻已然成熟的生態體系,自然也產出了專屬於奇幻世界的意識形態,像是巨龍、魔法、精靈……奇幻讀者認得這些奇幻元素的形式與本質。因此,當一本奇幻小說直接挪用或者改變了元素的形式,他們通常能很快融入情境,產生相對應的故事想像。
可是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就不一樣了。一般讀者原本就未曾接觸過奇幻文學,自然不會對奇幻體系的運作生態、意識形態有任何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新手讀者不僅無法產生奇幻相關的想像,由於新手讀者會更傾向利用現實的認知來理解奇幻,這反而使他們錯誤解讀了奇幻,自然也影響新手讀者的閱讀體驗。
情境:棲息著麥法貝螺的符文草原。天空飄散著帶有魔法成分的元素霧,會不時閃出雷光、火焰、冰塊。執掌者高舉著火把驅散深淵蚊 奇幻讀者的直覺: 很快理解麥法貝螺、深淵蚊是一種奇幻生物。基於傳統奇幻的經驗,對「符文」有概念,並且能想像元素霧的型態;知道執掌者是一種獨特的身分。 一般讀者的直覺: 麥法貝螺、深淵蚊是什麼?符文草原長什麼樣子?無法想像元素霧的概貌;不知道執掌者是什麼鬼。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人類知悉某種未知的事物,由於缺乏充足的背景認識,他們自然無法聯想這項事物的樣貌、用途、本質;而當我們要求人類試著解釋事物的意涵時,他們會運用已知的知識或粗淺的觀察,以較為直線的思考判斷來拼湊答案;然而,以此方法得出的結果往往不是正確的。
舉例來說,當我提到「皮蛋」,身為臺灣人的你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黑色、帶有怪味、表面有雪花紋、吃起來風味醇厚──這是你對皮蛋的意識形態。不光是外型,就連味道、色彩、氣味,你都能夠聯想起來。可是如果在你認識皮蛋以前向你提起皮蛋,你可能根本不會知道皮蛋是什麼概念,也就更不可能會有上述聯想;如果我們再把這個情境搬去問外國人,語言的隔閡更是會令解讀錯誤的情況加重。
奇幻也是如此。當我們提起「魔法」,身為奇幻人,我們會知道那是一種能夠操作自然元素的力量,或者一種透明、蒼藍或純白的奇異能量……但對於門外漢來說,魔法是什麼?是一種法律嗎?能吃嗎?

如何「進入」奇幻世界

該如何進入到奇幻世界、體驗奇幻小說的美感,其實並不是一個可以用有系統的公式解決的問題。回顧我們剛剛列出的幾個困難點,我們可以發現要跨過這些困難,培養讀者對奇幻的感受性是至關重要的解方,但這就得透過「閱讀奇幻小說」來解決──很顯然的,這只是讓新手讀者陷入死亡迴圈。
不過,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新手讀者無法透過奇幻文字來牽引奇幻的想像,那麼我相信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採取「純文字形式以外的方法」來培養奇幻的想像力。
想像力也需要培養嗎?也太麻煩了吧?其實,培養想像力一點也不麻煩。從我們打自降臨在這個世界開始,想像力就已經存在。當許多人說他們缺乏想像力,那只是因為每個人身處的環境不同,想像的方向也不同。當接觸到其它領域的內容,他們自然無法做到有效的想像,因為「不熟悉」。
同樣的道理。不熟悉奇幻的人,當然無法了解奇幻構築的世界該如何想像。但反過來說,我們只需要試著「換個方式」接觸奇幻事物,就能學會想像奇幻了。
如果在小學的時候曾經看過動物或恐龍圖鑑,那你一定會有印象,這些圖鑑內容往往是一張動物圖片搭配文字,讓學童能藉由圖像與文字的印象加深認識動物──當我們無法理解某樣事物的具體概念時,圖片、影像配合完整的文字說明就會是很好的輔助工具。它們能夠輕鬆幫助我們認識該樣事物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建立意識形態」。
奇幻不見得有像動物圖鑑這般方便的書籍可以協助我們建立屬於奇幻的意識形態,不過,我們倒是可以透過奇幻題材的圖像、影像作品,來幫助我們培養想像奇幻的能力。
看電影是我最推薦的方法。因為電影往往會呈現最直觀的形象描繪,以及透過人物的見解、感受,故事的旁白說明等等,來講解奇幻事物的特徵與型態。透過影像畫面,你能很快理解奇幻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如果要舉例子:約在二十年前,《哈利波特》與《魔戒》可以說是眾所皆知的奇幻電影。儘管我年紀小,不太確定當時整個臺灣的奇幻風潮到底呈現著什麼樣的景象,但至少我確信的是,藉由《魔戒》,精靈、矮人與奇幻生物的概念,被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哈利波特》則提供了我對魔法的想像。
在2000年網際網路崛起的時代,網路遊戲成為這股熱潮中的先驅。當時我在親戚的引領下,玩了多人線上遊戲《天堂》。在當時《天堂》有著名的Boss怪物,是以「龍」的概念設計的地龍安塔瑞斯、水龍法利昂、火龍巴拉卡斯──這些由《天堂》所描繪龍,成為我對龍的第一印象。而除了對奇幻生物、魔法的認識,這些作品在故事中所營造的奇幻景象,也是訓練我產生奇幻想像的最佳教材。
從我的奇幻經驗可以發現,透過頻繁接觸有具體影像、圖像化的奇幻作品,其實更容易培養奇幻的想像力。大量的接觸體驗加深了我對奇幻意識形態的認知,也使我的想像力變得較為靈活,能夠在接觸奇幻時容易做出相關的聯想;即使在我閱讀《影子瀑布》、《迷霧之子》,我依然會碰上前述列出的某幾個困境,但我很快就能克服它。
不過就現實面來看,並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與耐心,慢慢培養奇幻觀念。更何況,對奇幻的感受性(個體的直觀感受),也是會影響閱讀體驗至關重要的因素。
如果真的無法透過文字融入奇幻,那其實也不必勉強自己。只要未來某一天能夠找到自己舒服享受奇幻的方法,不管是看劇還是玩遊戲,這就足夠了。

追蹤社群:FB粉專噗浪PlurkIG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成為Premium會員,隨時閱讀我的文章、與我互動。
↓↓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創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