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迷因世界:名人不是人 |從先秦名家觀點談現代西化社會的名流婚姻 (下)

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孫龍與惠施雖然沒有留下太多直接的著作,名家也未在後世華夏成為重要的流派,但透過「莊子」一書,名家的迷因還是在華夏文化中留存了下來。清代大學士紀曉嵐就曾寫下過一首著名的祝壽詩:「老娘八十不是人、九天聖母下凡塵。四個兒子都做賊,偷了仙桃孝母親。」其實就頗有幾分莊子式的名家風範。
當然,就「莊子」一書的寫作風格而言,我們可以知道當中有許多故事可能都只是寓言性質,旨在表達這位哲人對先秦各種思想的觀察與看法。另外,由於「莊子」在後世一直都算是在道家流傳的緣故,這也讓華夏的名士風格較先秦多了幾分玄妙與豁達。
只是,這種詼諧的辯論風格在東亞也因為西化法庭中的敵我攻防意識高漲而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輸不得」的壓力。
就戲劇風格來看,西元2001年改編自日本漫畫花樣男子的愛情偶像劇「流星花園」大受歡迎就象徵了台灣乃至亞洲戲劇風格的重要轉折,主題曲也因此大為流行。
(下面是「流星花園」的主題曲「情非得已」。)
正因為這部劇的大為風行,我們不可不注意到這部劇集對當年的少年(尤其是少女)的戀愛觀的影響。因此,要探究這部當年在東亞大受歡迎的偶像劇對如今台灣(甚至亞洲)人所造成的影響,我們還是有必要回顧一下這個故事的大致架構。
基本上,這個故事的劇情其實很童話也很簡單:女主角杉菜是個平凡但堅強的女孩,雖然憑藉著努力終於考上了心目中的理想大學,卻意外地得罪了這所學校的風雲小集團的首腦道明寺。道明寺因此常找機會捉弄杉菜,讓杉菜狼狽不已,所幸這個小集團還有一位暖心的貴公子花澤類經常幫杉菜解圍,而這個由貴公子所組成的小集團後來也逐漸認識了杉菜的不平凡,男主角道明寺和杉菜更是經過一番波折最後成為情侶。
令人玩味的是,這部當年在台灣造成轟動的電視劇,卻在中國大陸遭到了禁播,理由是當局擔心這部偶像劇會誤導青少年。
當然,對照現在中國大陸的許多國產劇,裡面不乏這種富家男愛上小康女的劇情,當年的禁播或許有點過慮。然而,如果觀察如今臺灣社會的名流婚姻狀況,當年的禁播卻又似乎有那麼一點先見之明。
就以當年因扮演女主角杉菜而贏得「偶像劇女王」稱號的大S而言,其在 2021年11月,與先生汪小菲共同發出語氣平和的離婚聲明結束十年婚姻後,卻又在2022年3月宣布再婚,佔據了不少娛樂和社會版面,甚至有評論讚揚其將人生活成了「真正的偶像劇」。考慮到當年偶像劇的觀眾群多為女性,只要不是太「大女人主義」的社會觀察者就會知道不可以太輕忽大S的婚姻態度對台灣女性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2001年的「流星花園」會被中國禁播,原因應該不是在大S扮演的杉菜。基本上,這個角色不屈不撓向上的精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流星花園劇情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出在道明寺和他那氣質高冷的媽媽——這兩個劇中人,一個像是慣少爺,一個像是勢利眼,在比較敏感的社會主義觀察家看來,難免會擔心這將誤導少女們的婚姻價值觀。畢竟,如果對方不懂得欣賞你的優點,對方的家底再好,這段婚姻勢必很難經營。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選個暖男,一起努力,可能才是明智之舉。事實上,當年台灣的製作單位似乎也注意到劇中花澤類一角其實也有不少粉絲,所以後續也開拍了一些「表揚」暖男的偶像劇,延續風潮。
當然,在這裡要特別聲明的是,如今再提「流星花園」,並不是要暗示大S因為演了流星花園,所以嫁了當年被稱為「京城四少」的汪小菲,並且遇見了不懂得體恤自己的婆婆,最後導致今日婚姻的破裂。
事實上,從台灣媒體對大S感情婚姻史的報導上,大S顯然是頗被厚愛的一方,而隨著大S到台灣發展的汪小菲,雖然處心積慮想要與台灣的娛樂圈建立良好關係,卻並不得法。因此汪小菲在簽字離婚後,如果還想要繼續爭取自己的權利,以現在台灣的兩性與輿論生態,男方不論在媒體戰或司法戰上,顯然都必須要更加小心謹慎才是。
不僅如此,由於汪小菲和大S當年結婚時,曾在海南島三亞舉辦過一場轟動一時的豪奢婚禮,在兩岸都引起話題,今日若無法讓自覺「被離婚」的一方滿意後續處理方式,難免也會牽動兩岸敏感神經,影響兩岸對話。
在這種情形下,縱然大S 當年在「流星花園」的演出深入人心,但如今的她早已非當年螢幕形象中的「雜草杉菜」,而是手握資源、可以藉由各種方式維護自己權益的台灣名女人。當年自覺受到杉菜鼓舞的台灣女性,若真具有兩性平權意識,實在不用急著站隊為其加油打氣。
值得一提的是,大S的婚姻話題其實也不可避免地會與另一位兩岸演藝圈名人王力宏的離婚官司相提並論。
與婚後淡出螢光幕的大S 相較,王力宏案子的特殊性在於男女雙方的文化背景本就更為複雜,王力宏演藝活動的範圍亦相當廣,加上女方似乎因為自認為是「被離婚」的一方,所以在男方證實離婚後,頻頻在華人的社群媒體圈上發言,也受到很大的關注和討論,甚至被認為是影響國民黨在2021年底於台中補選立委和在台北罷免立委結果的重要因素。
從這點看,王力宏的離婚官司未來似乎仍有可能在出乎大家預料的情況下影響台灣未來選舉,關心台灣命運變化者不可等閒視之。
另一方面,王力宏的案子會引起大眾的注意,其實也可能反映出很多人對「如何和平離開上一段婚姻,展開新生活」這類議題的關心。畢竟,就離婚率而言,台灣稱得是亞洲第一,「沒法好好離婚」不會只是名人的煩惱。
就王力宏的婚姻而言,根據媒體報導,兩人當初其實有簽婚前協議,言明兩方的權利義務,但女方卻在同意離婚後,表示當初簽婚前協議是被逼的。言下之意,是不想承認當初所簽的協議。這主張能不能成立,目前看來,在美國應該是要由評審團決定,在台灣則是要由法官定奪,所以,這兩人如果要打離婚官司,在哪裏舉行,顯然是婚前協議能否成立的重要因素。對台美法律文化熟悉的人,應該多會猜,對王力宏而言,在美國打官司相對有利,這種情形,女方(李靚蕾)想必也知曉,自然會堅持要在台灣打官司。
既然王力宏似乎是想要早點「脫離苦海」的人,他最後可能也就會「被逼」同意在台灣請法官判決。
這樣一來,法官對王力宏案的判決結果顯然也會影響未來的台灣女婿在台灣置產、定居的意願。
名人的官司影響的不會只是名人而已。
另外,王力宏的爸爸雖然人在美國,也曾發表親筆信表示當初確實是李靚蕾以有孕為由,希望結婚,但婚後兩人相處不融洽,而這門婚事當初既是他作主答應的,所以,他覺得有必要以父親的身份替兒子澄清一下。基本上,王爸爸固然是想「負責」,所以寫下公開親筆信,不過,台灣有些兩性專家顯然是不同意由爸爸出面說明這種作法,甚至還批評王爸爸說他沒打算讓孩子獨立承擔婚姻。
這樣的批評或許是基於核心家庭的觀念,認為家長無權干涉兒女婚姻,但這其實是與華夏傳統文化不符的。在華夏的傳統中,「宗族」的力量向來不小,這種以父系家長作為領導人的家庭運作方式一直都是漢族的重要風俗,王力宏想離婚,王爸爸出來表示意見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王爸爸若是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以大家長的身份替兒子發聲或辯護,是否意味著未來在台灣的婚禮中,不能有主婚人這種角色的存在?
當然,為了謹慎起見,王爸爸要替王力宏辯護,是不是該先找個文化或媒體專家諮詢以後再公開表態,那就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畢竟,王爸爸移居美國已久,早已經不清楚台灣現在的網路或媒體文化,其發言如果遇見網軍或好事者刻意搬弄,王爸爸原意或許是想幫忙澄清,往往也會被放大檢視,被形容是「提油救火」。
至於李靚蕾部分,其在兩人結婚之初,雖有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歷,但應該不算是社會名人,只是經過婚變後的一番炒作,才獲得了「蕾神之鎚」的稱號,算是小有名氣。只是,事出必有因,王爸爸會被網路認為是提油救火可以解釋成為不了解台灣新文化,但李靚蕾的做法可能就需要另找解釋了。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站在社會觀察者的角度,看見李靚蕾的朋友當中居然出現了「楊蕙如」這號人物,其實是很讓人擔心的。畢竟,以楊蕙如在台灣社會曾經惹出的網軍事件,大多數聽過「孟母三遷」故事的人,很難不擔心這對孩子教育可能產生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李靚蕾和楊蕙如真的走得很近,而王力宏的爸爸身為當年贊成兩人結婚的家長,今天出面表達擔憂,想要幫忙解決離婚後續問題,其實相當符合華夏傳統人倫。
倘若這樣做會被認為不妥當,那台灣就應該認真討論是否要全面檢討家庭制度與文化了。比如說,祖父母不可以過問孩子或孫子的婚姻或教養,那麼外祖父母可不可以呢?或者說,在父母都意外亡故時,祖父母還是外祖父母應該優先領養小孩呢?
至於,如果有「大母親主義」的讀者認為離婚就是應該將孩子判給母親撫養,那麼,我們也應該一併討論如何將現行的父系家庭制度過渡到母系家庭制度。比如說,孩子既然都歸母親撫養,那麼是否要規定讓孩子都跟著外祖母姓?或者,外祖母是否應該取代祖父被視為家族中的最高領導人,享有最高決策權?當然,這樣一來,孩子如果在外惹了事,爸媽解決不了,是否就該由外祖母出面主導解決後續事宜呢?
當然,這些過渡是不易的,可是光是設想一下,應該也有助於釐清現有的社會經濟制度正面臨的挑戰。
這種辯論方式其實也算是承襲自莊子與惠施的論戰。
莊子與惠施真正的關係,雖然很曖昧,卻為後人留下不少名言典故,迄今看起來也都仍是很有啟發性的。
比如說,「郢人斧削」這個故事中提到莊子有次領了幾個學生經過惠施的墓地,很是感慨,於是說:「我曾聽聞楚國郢都有位仁兄因為沾到泥漿後在鼻子上凝成了一道白痕,於是找來一位匠人幫忙。這位匠人揮舞起自己的手斧,一陣旋風後,就削去了郢人鼻子上的白痕,但整個過程中郢人始終面不改色。後來,宋元君知道這件事,也想招匠人表演這「去白痕」的功夫。匠人卻說我的手斧還在、身體也還行,但是郢人卻已去世多年,我再也無法重複當年的表演了!」
或許,道家與名家的關係就像莊子與惠施的關係,也像祖父與外祖母的關係,是最好的論敵,也是最應該釐清的矛盾。
當然,說到這裡,我們不免要提到在偶像劇風行之前台灣電視劇的流行風潮。當時,八點擋有位王牌製作人楊佩佩製作了不少很有江南柔情風味的劇集,主題曲也曾傳唱一時,擄獲了不少觀眾的心。
(下面是「末代兒女情」的主題曲「情關」。)
不知各位讀者是否能從這首「末代兒女情」主題曲對照「流星花園」的東洋風偶像風格,對台灣戲劇所造成的巨大轉變呢?
推薦參考讀物:
莊子現代版 流沙河 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