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木雕有種魔力〈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每年的暑假,三義木雕博物館都會舉辦薪傳營,在2014年分成創作班以薪傳班,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創作班」報名時要準備自己想要做的造型的縮小模型,來到木雕館近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老師帶領著學員,將小模型放大雕刻做成大件的木雕作品,基本上還是做自己的作品,老師會從旁給予協助,學員都會是大學美術相關的學生,大部分會是以雕塑為主的學系。
「薪傳班」要會有基本的雕刻基礎,報名時要有參考作品,也是近一個月的時間,會有不同的老師來指導學員,題材就會是以每個老師的專長,主要就是跟著老師學習傳統技法與題材,會分成花鳥、人物/佛像、黃楊木巧雕或走獸(每年不太一樣),這幾天又多了一個鑿花進階班,主要是蔡楊吉老師指導的,傳統廟宇鑿花雕刻的題材。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我在2014年參加了創作班,2017年參加薪傳班,是學習蔡楊吉老師的「二甲傳臚」(大閘蟹)作品,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傳統雕刻,也是我正式接受平面型式的學習,平常自己都是刻圓雕的作品,曾經有刻過平面浮雕,都是自己摸索的,而在那次的學習,深刻的體會到,從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平面又會分成浮雕(清底)與透雕,差別在於前者是有底的,後者是背景會是鏤空的,那這篇主要想介紹透雕。我在2017、2019、2020都有持續在跟楊吉老師學習,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和獲得。
回想起第一次刻的時候,光是要看懂圖在畫什麼,就是一開始遇到很大的難題,因為圖是平面的,會把所有的分層線條都畫在上面,第一眼看的時候,會完全不知道這條線是在哪一層的,那老師在示範的時候,會一次示範一個步驟,比如「二甲傳臚」作品中有螃蟹和水草,那一開始就要把水草先往下降,這樣才能區分出螃蟹在上面,水草在下層,那因為老師的構圖都會有好幾個層次,所以在進行雕刻的時候,必須先理解那個部位是什麼東西,才能肯定的刻下去,不然常常都會在猶豫不決的狀態中,感覺刻很久都沒有什麼進展。
2017年薪傳營作品「二甲傳臚」
傳統師傅的雕刻刀會轉彎
除了雕刻的造型和層次之外,還有一個很需要適應的部分是,平面的立體感,是一種類似素描中的「透視」的概念,並不能用完全立體的角度去思考,有時候側面看會有點覺得不合理,但卻能夠表現出立體感,比如說我在學習雕刻「牡丹」的時候,花瓣和葉子的厚薄轉折,並不是說要刻到真的像真實的一樣薄,而是要刻到看起來很薄,但其實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因為傳統鑿花雕刻,在原始的用途上是在建築中的木雕,需要具有乘載結構的功能,因此設計構圖上不能太空,雕刻的物件和物件之間,都要相連接著,而這個部分也是很考驗用刀的技巧,因為物件越多、層次越複雜,在雕刻中刀子會越容易卡到,所以常說:「傳統師傅的雕刻刀會轉彎。」就是在說看老師用刀,都會覺得很舒暢。
我的刀具好夥伴
我原本就很喜歡研究不同刀型的肌理,主要是塊面刀痕的處理,在學習傳統雕刻之後,會用到的刀型變得更多,也會觀察老師在使用刀具的方式,甚至是還會自己製作刀子,因為有些地方真的就會是要「剛好那一把刀」,才能順利的刻到位,因此學習傳統木雕之後,養成了「一直換刀」的習慣,找到適合的刀型,會增加雕刻的效率,在造型上的呈現也會更好。
2019年〈富貴平安 富而有禮〉
我一直覺得傳統木雕有種魔力
第一次雕刻傳統木雕,一開始會有種「我怎麼可能刻得出來這麼複雜的東西」的想法,但透過老師一層一層的示範,跟著一層層的雕刻,感覺每天好像沒有很大的進度,但最後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會有很深很深的感動,我一直覺得傳統木雕有種魔力,在雕刻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陷在其中,完成之後所得到的那種成就感,是很難形容的感動。
平面的作品,是一種在有限的厚度中,卻可以表現出不同於立體作品的層次和立體度,是我一直被他深深吸引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且在整個雕刻從無到有的過程,會感受到只要你願意努力,花時間心力去做,最後是看得出來的,這也是當我在創作中遇到很多困頓時刻,可以從中獲得很大能量的方式。
謝謝木雕教會我的很多事,除了技術上的進步,其實每一次的學習,都會有很深刻的感受,讓我有更多能量去面對人生路上的很多事情。

歡迎大家有任何想分享交流的,或是希望我可以多聊一些關於創作、木雕或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留言或是來IG或FB私訊我喔!
avatar-img
19會員
62內容數
創作是一條很艱辛漫長的路,我在這條路上發生了許多事,過程中會有很多看不到的部分,我想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一開始只是自我整理分析,後來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能分享給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這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期許與目標。 大部分會以木雕為主軸,除了自身創作的部分,也會聊聊許多創作背後看不到小故事。 歡迎大家訂閱 分享 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inkP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為什麼創作?為什麼選擇木雕? 我就讀的是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還在學校的時候,其實不會想這麼多,那時候只會覺得我就是讀這個的,就是要做作品才能通過期末審查,然後才能畢業。就像是為何挑選木頭為主要的創作材料,或是其他平面的創作者,可能也會有很多的選擇,水彩、油畫、水墨或是壓克力畫之類的,而當時我就是木雕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為什麼創作?為什麼選擇木雕? 我就讀的是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還在學校的時候,其實不會想這麼多,那時候只會覺得我就是讀這個的,就是要做作品才能通過期末審查,然後才能畢業。就像是為何挑選木頭為主要的創作材料,或是其他平面的創作者,可能也會有很多的選擇,水彩、油畫、水墨或是壓克力畫之類的,而當時我就是木雕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異木鑲嵌(Marquetry)是一門結合自然之美與人類智慧的工藝,具有古老歷史和豐富文化傳承。其獨特魅力和複雜製作過程,這一技術引起了許多設計師和高級品牌的青睞,在當代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並受到東方木工技法的影響,開創了新的設計可能性。隨著人們對工藝和自然材料的重視,異木鑲嵌必將持續閃耀其獨特的光芒。
Thumbnail
才說了 "斜槓" 這件事,發現自己曾經涉獵一些興趣,遺忘在角落。 之前想買名牌包,卻又嫌名牌包價格昂貴,所以報名了皮雕課。 手作的時間非常的療癒,舒心,又過的飛快。 皮雕老師是一個美女,初學的我,她建議做些簡單的作品,比如說鑰匙皮雕或一些小玩意,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還是選擇了筆記本外衣來手作。
關於我的二、三事(十四) 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次公民課老師叫我帶著一個「木雕」,那個木雕放在講台上老師教我們怎麼戴「保險套」😂沒錯!那個木雕跟陰莖長得一樣,不過實際大小應該跟人差很多⋯那木雕直徑粗有10幾公分⋯應該不是人類的標準吧!😂第一個上台的人是校草⋯他完全不緊張😓學老師樣子去戴⋯戴好戴滿!
Thumbnail
特力屋DIY手作課程分享 3月底點點和點妹一起來 特力屋diy中和店 體驗木淺盤植栽組 會報名這堂課也算是意外 就是某天突然發現特力屋有手作課程發現又是綠植栽~想縮點妹會愛~就一起報名了 當天我們姊妹倆完全包場🤣整個手作空間 課程14:00開始到~我們踏出已接近17:00 👍果然不能小
Thumbnail
傳統中菜師傅養成 常練就一手好刀工   而西式、法餐師傅的養成 常常是練出擺盤的功力   這並不是說中餐師傅不會擺盤 或是說西式料理師傅不會刀工 只是說傳統上側重不同   但是新一代的廚師 融合中西料理 不論擺盤或是刀法 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資訊爆炸時代 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學油畫,然後學會油畫後的第一幅畫是花蓮的水泥工廠』我在DD龍夢工作坊的夢想市集裡說道。 Dragon Dreaming 龍夢工作坊是我去年11月參加的六天五夜練習營,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一個孵化夢想的工作坊,他是源自於澳洲古老部落裡的智慧所整理出的一套系統, 以「個人培力、社群建構、服務地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敲花體驗課的文章,介紹了在工作室參與敲花體驗課的過程和成果。文章中提到了鋸切銅片、銼修邊角、退火、打點等過程,以及成品的成形過程,並邀請讀者預約體驗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樵夫,除了平日砍材,興趣就是在公園操弄著他的木偶,木偶是他親自手工打造,笨拙的慢慢刻著五官四肢,老實說其實就是一個個長短不一的長圓型木棍組合而成,臉用黑筆點上了三個黑點代替五官 因為這其貌不揚的長相,常常把公園孩子惹的捧腹大笑,但又或者是那笨拙的動作,因為只有四條線牽引著手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異木鑲嵌(Marquetry)是一門結合自然之美與人類智慧的工藝,具有古老歷史和豐富文化傳承。其獨特魅力和複雜製作過程,這一技術引起了許多設計師和高級品牌的青睞,在當代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並受到東方木工技法的影響,開創了新的設計可能性。隨著人們對工藝和自然材料的重視,異木鑲嵌必將持續閃耀其獨特的光芒。
Thumbnail
才說了 "斜槓" 這件事,發現自己曾經涉獵一些興趣,遺忘在角落。 之前想買名牌包,卻又嫌名牌包價格昂貴,所以報名了皮雕課。 手作的時間非常的療癒,舒心,又過的飛快。 皮雕老師是一個美女,初學的我,她建議做些簡單的作品,比如說鑰匙皮雕或一些小玩意,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還是選擇了筆記本外衣來手作。
關於我的二、三事(十四) 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次公民課老師叫我帶著一個「木雕」,那個木雕放在講台上老師教我們怎麼戴「保險套」😂沒錯!那個木雕跟陰莖長得一樣,不過實際大小應該跟人差很多⋯那木雕直徑粗有10幾公分⋯應該不是人類的標準吧!😂第一個上台的人是校草⋯他完全不緊張😓學老師樣子去戴⋯戴好戴滿!
Thumbnail
特力屋DIY手作課程分享 3月底點點和點妹一起來 特力屋diy中和店 體驗木淺盤植栽組 會報名這堂課也算是意外 就是某天突然發現特力屋有手作課程發現又是綠植栽~想縮點妹會愛~就一起報名了 當天我們姊妹倆完全包場🤣整個手作空間 課程14:00開始到~我們踏出已接近17:00 👍果然不能小
Thumbnail
傳統中菜師傅養成 常練就一手好刀工   而西式、法餐師傅的養成 常常是練出擺盤的功力   這並不是說中餐師傅不會擺盤 或是說西式料理師傅不會刀工 只是說傳統上側重不同   但是新一代的廚師 融合中西料理 不論擺盤或是刀法 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資訊爆炸時代 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學油畫,然後學會油畫後的第一幅畫是花蓮的水泥工廠』我在DD龍夢工作坊的夢想市集裡說道。 Dragon Dreaming 龍夢工作坊是我去年11月參加的六天五夜練習營,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一個孵化夢想的工作坊,他是源自於澳洲古老部落裡的智慧所整理出的一套系統, 以「個人培力、社群建構、服務地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敲花體驗課的文章,介紹了在工作室參與敲花體驗課的過程和成果。文章中提到了鋸切銅片、銼修邊角、退火、打點等過程,以及成品的成形過程,並邀請讀者預約體驗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樵夫,除了平日砍材,興趣就是在公園操弄著他的木偶,木偶是他親自手工打造,笨拙的慢慢刻著五官四肢,老實說其實就是一個個長短不一的長圓型木棍組合而成,臉用黑筆點上了三個黑點代替五官 因為這其貌不揚的長相,常常把公園孩子惹的捧腹大笑,但又或者是那笨拙的動作,因為只有四條線牽引著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