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的養成---學習不害怕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次有寫過一篇文章在描述【 木雕鋸胚的樂趣】,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看一下。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出了我想要的大型,然後再用刀子敲阿敲,敲到我要的定位,過程非常的冗長和費力,然後大三真正進入木雕組之後,我們才正式的開始學習和使用電鋸。

raw-image


聽老師說,木雕初學者通常最怕切錯,所以不敢下刀,以至於切了很久都切不出來,或是會一直停留在還是很接近原木的狀態,而我其實從開始接觸木雕,就不是個會害怕切錯的人,但我想自己比較大的問題是,對於造型拿捏比較不精準,所以可能下太深或太淺是常有的狀況。

我總是告訴自己:「不切下去怎麼知道太多太少!」,可能也是個性講求效率的關係,不想在同一個步驟停留太長時間,或者應該說如果感覺停滯不前,我就會思考原因所在,所以在切大型上並沒有感到困惑太久,就是勇敢的切下去了!

人生第一台電鋸

大學畢業前有去參加了一個創作營,為期大約一個月,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獨力完成一件作品,這是我除了在學校創作外,第一次在外面跟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創作者,雖然也是有原本同校認識的同學和學弟妹,一起共同生活和創作,也是因為那個活動,我買了人生第一台電鋸

那次活動中,我完成的作品是當時做過作品中,最大尺寸的一件,有150公分高,一開始看到木頭的時候,是有點驚嚇的覺得好像滿大的,不過好像沒有因此猶豫太久,也是直接開始切了,以一種邊切邊調整的狀態進行,那也是我第一次跟很多創作者,一起密切生活的一段時間,不同於之前在其他篇文章有提過的現場創作比賽,那是一個很歡樂和難忘的時光,會有機會看到大家創作過程用的方式和手法,也會互相交流對於木雕創作的想法,甚至會彼此幫忙和協助,如果是比賽就不能去接觸其他人的作品,因為會有時間上的限制,比較多還是專注在完成作品上。

那次的活動也認識了很多其他學校的木雕朋友,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和狀態不同,可以交流不同意見和想法,是在學校裡沒辦法獲得的養分。

raw-image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件大型作品,當時唯一最大的信念就是「不要害怕失敗」。

回到木雕鋸胚養成上,影響我最大的應該還是在上篇文章提到的,去中國參加現場創作比賽,那時候去的時候,我是唯一的女生選手,時間只有9天左右,我腦中只想著我要完成作品,所以基本上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多餘的事情,而且在那次比賽之前,我參加過的活動或是學校完成作品的時間,至少都有一個月,甚至以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件大型作品,當時唯一最大的信念就是「不要害怕失敗」

那時一起去比賽的台灣選手裡面,有一位是木雕師傅,另一位是大我幾歲的學長,在那段期間受到他們很多的照顧,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學長運用木工的技法在現場做出了一個沙發造型的作品,另一個師傅只使用一把電鋸完成了一件全身人像造型的作品,我當下的印象就是,老師在比賽現場,總是不疾不徐的磨電鋸,沒有像大家很趕很急的一直在趕作品的感覺,至少在我眼裡他是從容不迫地。不論是哪一位,都是需要對於操作機器上,到一個境界和程度,才能在短時間完成的。

raw-image

神奇的是,在參加完這個比賽,回到工作室的時侯,我拿著電鋸,我突然有種不太一樣的感覺,好像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能量,在想是不是在比賽現場,感受到很多參賽者的衝勁,雖然並沒有一直看著大家做,但是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能量,也或者是同行的老師和學長,不論是在我們那段時間的相處,還是他們在創作上的堅持,也間接影響了當時的自己。

也許切錯或多切下去的那一刀,會帶領著我到另一個狀態去

這段可能是有做過木雕的朋友才能體會,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如果沒做過木雕的朋友,可以稍微透過文字體會和了解一下喔!

那木雕在鋸胚時,是什麼原因會產生錯誤呢?其實大概就是幾種狀況,可能是木頭太軟,可能是自己運用鋸子的力道拿捏得不夠好,可能是一時閃神沒注意到,也可能是一開始就判斷錯誤。

但我一直都有著一個想法就是,也許切錯或多切下去的那一刀,會帶領著我到另一個狀態去,就是因為錯了才會深刻記得,下次切的時候眼睛、手跟腦袋才會有這個記憶點,提醒著自己「ㄟㄟㄟ…要注意不要太深了!」,或許因為這樣的信念,在每次切完一件作品,我就會得到一些經驗,加上有段時期,自己很瘋狂的練習,3天切了11件粗胚,在這裡還是要呼籲,不建議大家這樣做,因為切完之後,我手麻了一個多星期,但是真的滿有效果的。

通常我們在創作這一件和下一件作品的中間,會隔一段時間,所以切完一件大型到下一件要切的時候,時間越長就會越容易忘記上次切粗胚的感覺,那當時我的想法就是,密集鋸坯的狀況下,更感覺體會和記得拿電鋸的手感,不論是切的順利或是有切錯的狀況發生。

就像是我們在學習游泳的時候,今年可能學會換氣,但如果沒有一鼓作氣地繼續學下去,明年再去游的時候,可能又會忘記那種感覺,除非真的到學會的時候,不然中斷的學習狀態,在某些時候是真的會影響的。

raw-image
學習木雕的路上,也會讓我體會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raw-image

其實現階段的自己,也沒有說非常的厲害,但至少在錯誤的機率上減少了許多,在速度上也比以前快一些,在造型的掌握上,也較容易控制在自己的理想狀態上,那相較於老師們的技術,我還是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木雕是一件永遠學不完的技術,每一根木頭的狀況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品種,也不會完全相同,轉換為人生也是,你遇到的每一個人也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狀況下,也會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我想在學習木雕的路上,也會讓我體會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謝謝您願意花時間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在不同領域的每一位朋友,都可以試著思考,每一件事帶給我們的體悟是什麼?也歡迎分享給我喔!


歡迎大家有任何想分享交流的,或是希望我可以多聊一些關於創作、木雕或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留言或是來IG或FB私訊我喔!

FB粉專 「陳佩吟PinkPei

Instagram 「lovepink.peiyin

個人網站 https://lovepink1216.wixsite.com/pinkgirl

工作室FB粉專「心藝十三生活創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inkPei的沙龍
20會員
63內容數
創作是一條很艱辛漫長的路,我在這條路上發生了許多事,過程中會有很多看不到的部分,我想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一開始只是自我整理分析,後來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能分享給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這也是給自己的一個期許與目標。 大部分會以木雕為主軸,除了自身創作的部分,也會聊聊許多創作背後看不到小故事。 歡迎大家訂閱 分享 交流
PinkP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9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2022/06/19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2021/06/21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Thumbnail
2021/06/21
木雕創作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 在治材所會看到堆積如山的大木頭 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般在外面看到的整根樹幹,或是有些會伴隨著奇形怪狀的分支,或是木頭本身就長得特別奇怪,先不論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在還沒開始創作的木頭原貌,就叫做「原木」。   當設想好要鋸什
Thumbnail
2021/06/16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2021/06/16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課堂上與老師討論了自己的想法,木頭是老師的雕刻長項,會想要在裂開來的地方做些文章,也是她的提示:「既然都裂開來了,想想看能做什麼。」之前在課堂上我盯著木頭想破頭,學杜象達達派精神,將現成的(Ready-made)東西組裝拼成另一個意義,那麼我將一株長春藤掛在木頭裂縫間,作業就完成了!老師向我使一個
Thumbnail
課堂上與老師討論了自己的想法,木頭是老師的雕刻長項,會想要在裂開來的地方做些文章,也是她的提示:「既然都裂開來了,想想看能做什麼。」之前在課堂上我盯著木頭想破頭,學杜象達達派精神,將現成的(Ready-made)東西組裝拼成另一個意義,那麼我將一株長春藤掛在木頭裂縫間,作業就完成了!老師向我使一個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我第一件木雕作品就是吃到一半的蘋果造型 我很喜歡吃水果,我常常去水果攤買很多水果回去,但最方便的就是蘋果,所以幾乎每天都會帶上一顆蘋果出門,想吃的時候就會洗一洗來吃,所以跟我熟悉的人應該常常看到,我隨時隨地都會突然有個蘋果出現在手上。 正在思考做什麼作品時,就想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我第一件木雕作品就是吃到一半的蘋果造型 我很喜歡吃水果,我常常去水果攤買很多水果回去,但最方便的就是蘋果,所以幾乎每天都會帶上一顆蘋果出門,想吃的時候就會洗一洗來吃,所以跟我熟悉的人應該常常看到,我隨時隨地都會突然有個蘋果出現在手上。 正在思考做什麼作品時,就想
Thumbnail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Thumbnail
木雕創作第一個步驟,就是鋸胚,也稱為鋸大型,簡單說就是從原木到雛形的階段。那這篇主要是想來聊聊自己在學習木雕鋸胚養成的過程…. 第一件木雕其實是用手鋸慢慢鋸出來的 我剛開始接觸木雕是大二,第一件作品是袖珍尺寸的作品,最長邊大約三十公分左右,那時候老師不讓我們使用電鋸,所以是用手鋸,慢慢地鋸阿鋸的,鋸
Thumbnail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這篇,想來聊聊女性從事木雕這件事情... 妳是女生,怎麼會想來做木雕? 在前幾年,我忘記是哪一年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關於女性就業輔導的相關機構,來邀請我寫了一篇,關於女性從事木雕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那篇文章不知道最後放到了哪個專欄還是報導。又因為最近想寫點東西,開啟了這個方格子帳號,想起了這個主題
Thumbnail
魯班鎖:中式益智玩具,相傳古代工匠魯班為測試 (或惡整) 兒子所發明,現在木工老師傅則應用魯班鎖,訓練學生對榫接與結構的掌握。
Thumbnail
魯班鎖:中式益智玩具,相傳古代工匠魯班為測試 (或惡整) 兒子所發明,現在木工老師傅則應用魯班鎖,訓練學生對榫接與結構的掌握。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個人覺得如果自己能親手做出心中想要的桌子、椅子…,是一件很棒也很實用的事,所以埋下了對木工的興趣。而多年之後,那個人憑著這份興趣與過多的幻想,在終於覓得合適課程之後,踏進了木工工坊。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個人覺得如果自己能親手做出心中想要的桌子、椅子…,是一件很棒也很實用的事,所以埋下了對木工的興趣。而多年之後,那個人憑著這份興趣與過多的幻想,在終於覓得合適課程之後,踏進了木工工坊。
Thumbnail
你如何知道你想要什麼呢?
Thumbnail
你如何知道你想要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