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南北之世-日出之國】

日本。
作為中國地區的周邊,朝鮮,日本,他們的歷史都有很大部份依賴中國的記載來配合考古還原。
最早的日本記錄,出現在《三國志》,也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邪馬台女王卑彌乎。但邪馬台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主流是九州說跟畿內(京都)說。稍微懂日本地理都知道兩地距離很遠。
事實上,三國時的行進方向與里程,是很難還原的。人類很早就學會觀天定方位之術,但實際在地面上水面上行進時有太多干擾因素。
比方說,《三國志》記載從遼東到邪馬台國,前進了五千公里左右。
這當然不是直線距離。
而你即使知道方向,沒有辦法用GPS正確定位目的地,計程車給你繞路你也不知道的。
邪馬台跟曹魏最後的聯繫,是希望曹爽幫忙攻打「倭」的狗奴國。曹爽雖然不聰明,也沒有真的蠢到派水軍出擊,《三國志》就記到這裡了。
中國的南北朝時代,北魏史料中也沒有關於「倭人」的記載。
日本消失在中國歷史上了嗎?
沒,他們仍在南朝史上可見。
晉朝史料表示,司馬昭執政後,日出之國的使者又再次來到,在司馬炎稱帝之後仍試圖跟中國進行溝通。
不只是單方面的朝貢。
第一次就發生在曹爽那時候,這時再度要求翻譯,也許日出之國的內戰又更加激烈了。因為接下來,他們真的不來了。
一直到東晉末年,倭國使者才再度前往南方王朝。
當然,海路斷絕還有另一個可能原因。也就是朝鮮半島與鮮卑慕容氏的戰爭。勢力遍及遼東與山東的慕容氏要斷海路,也是非常EASY的事情。
就未來人的眼光看,則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當海路再開,從印度通往遠東的貿易線,幾乎支持起了整個南朝。而可憐的慕容大燕,就是因為沒錢倒台的。
重新打開這條的海路的男人,也就是篡奪東晉,建立南朝的劉裕。
劉裕從討伐海外五斗米教徒開始,一路將江蘇山東沿海都收歸南朝。不要說他多會開無雙神勇無敵,光是這個經濟路線的奪回,就足以讓江南沿海世族支持他成為新的皇帝了。
劉裕立宋後,再次跟倭國建立關係。這時的倭王沒有像卑彌乎那麼帥氣的名字,看上去也不是女巫了。
倭王名贊。
直得注意的是,劉裕死後,兒子宋文帝與倭國建立的關係更複雜一點。簡單說,宋文帝希望倭國能夠協助控制朝鮮半島南部。
原本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跟劉宋一樣,打慕容氏他娘的。可隨著南燕消滅,高句麗就開始跟北朝交好。
這對於南朝貿易是很不利的。
於是,西元五世紀,在中國南北朝的分別支持下,北朝鮮跟日本與南韓的對立就開始了。這算是比較有史料支持的情況,更早之前或許就已經有,只是沒有這樣被記錄下來。
略懂遠東地區史也會知道,北朝鮮南韓與日本的三角關係,還會再演一千五百年。
這時候,贊王也過世了,由他的弟弟珍王派遣使者來。
面對宋文帝的要求,珍王更加碼希望除了他之外,劉宋可以再封十三個將軍職給倭國。
短短幾句就有很多重點。
首先,日本地區,中國當時稱「倭」,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珍王的要求,顯示出中國官位對於日本各小國是有吸引力的,可以當號召的。
就是有影響力,所以倭王才會持續跟中國往來嘛。
再來,兄終弟及是不是倭國的正常程序?很可能不是的。所以珍王才需要跟中國請求「正統」。
這些事情在上古日本,可說是死無對證。但在後來的朝鮮就非常常見了。
甚至我們可以注意到,贊換珍,著名是弟弟。接下來又換了濟王,既沒寫珍死,也沒寫兩人的關係。
再來濟死,世子興立。
最後,興死,弟武立,「自稱」倭國王。
武王還弄了一封中文上表。雖然可能是唬爛,但擁有爆炸性的參考資料。
是這麼說的:
「自從我們的祖先『禰』受封於中國,作為外藩,東征五十五個毛人國,西服六十六夷,更渡海北平九十五國,建立了目前的國家。」
這裡先告訴我們,舉凡贊珍濟興武,都是日本名字的「漢化」版本。很可能像卑彌乎取「禰」,是其中的一個字。
上表同時也表示,邪馬台九州說的可能性較高。因為他們並沒有南征。
西夷可能是朝鮮半島,那邊對中國來講也是夷。東毛?日本原住民之一的愛奴族,是已知體毛最茂盛的人種之一。
有一種說法是愛奴族從北方南下,這在日本神話中也有脈絡可循。至於九十五個沒有特別註明的,應該跟邪馬台屬於同族群。
再次提醒,這是基於中國翻譯的角度寫成的上表。
武王又說:「我們最近碰到的問題,就是句麗控制了海路,想要併吞我們。我很希望能打敗他們。」
「可惜我的父兄過世,導致我們內部混亂。這邊希望能夠藉助天威,摧破強敵,請求授予我開府治事之責,自授假職,為上國盡忠。」
是不是?弟及制是會有問題的。武王希望天朝能再給予他更多的「合法勳章」,來壓制叛亂,達成對抗高句麗的任務。
這也不要什麼本錢,而且海路貿易是南朝命根,當時劉宋最後一任皇帝就照准了。
基本上,批准的應該就已經是南齊蕭道成啦。南齊只有二十幾年,武王也算活得長,對於倭國就沒有特別記載。
《梁書》一開始先借用了《三國志》的記錄,補充了倭國的產物風土民情。並且說明卑彌乎死後,倭國重立男王導致倭國再次分裂。
當時有人扶卑彌乎的女兒「臺與」為新女王。不過臺與到贊之間的記錄仍然是空缺的。
就倭國的部分而言,《梁書》沒有太多的新資訊,武王整個霸朝。
不過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日出之國」。
除了「倭」以外,中國還有很多「日之本」地區的舊稱。
比方「東瀛」,「扶桑」。
扶桑,就是中國古代稱「日出之地」的靈木。在《山海經》中也有記載,位於黑齒國的北方。
黑齒國一直都在中國史書上可以找到,大略在倭南有侏儒國,更南則為黑齒。離倭國只有四千里,同樣位在九州上的可能性頗高。
但中國使者始終沒有看過「扶桑國」。
直到南齊時,有一個僧人「慧深」說,他去過扶桑國。在大漢國的東邊,大概兩萬多里吧還好不是說海底。
大漢國跟漢朝沒有關係,據記載位於倭國東北東方,以邪馬台九州說來看,應位於日本本州中國地區。
耶?
咦?
好,不管,沒法子管。這樣推測的話,扶桑國就較可能在京都甚至更東的關東地區。
如果它在日本的話。
有外國學者提過,扶桑國可能是美洲。日本則有傾向扶桑指的是富士山。
「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扶桑葉似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以為衣,亦以為綿。」
也有人根據這些特色,推測扶桑木是柿子樹。
扶桑國的人有蓋板屋,但沒有城牆,不做兵甲,顯示他們跟倭國戰爭是無關的。這個特色讓扶桑國位於關東(以東)的機率又提高了不少。
扶桑國勢必與倭國有天然屏障隔開嘛。
他們有自己的文字,紙張。
建南北兩獄,南獄輕罪,北獄重罪。有大赦也只赦南不赦北。
貴族犯罪,會召開大會來共同審判,這不叫民主,叫做原始。
罪分三重,一是自己,二是子孫類似株連三族,三則是連後代都要入罪。
是的,北獄終身監禁,但可以在裡面生小孩。小孩到八九歲就會出來當奴婢賤民。
提醒,這是一個僧人角度的觀察。
慧深還說,當時扶桑國稱呼國王為「乙祁」。
嗯,發音跟日文的「一」有點像。該不會去到了大雄的貓狗之國吧(誤)。
扶桑國雖然也養牛馬,但是他們對於鹿的家畜依賴更高。有銅無鐵,不貴金屬,這跟礦產地區的關連可能較低。
因為符合上面原始社會且無戰爭的狀態,貴金屬要幹嗎?拿來吃嗎?
還有很多描述我就不一一摘錄解說了。畢竟慧深的學養程度未知,而且他還說,扶桑國東更有女兒國。
女兒國都是正妹長髮白皮膚,可惜就是體毛比較長。二三月的時候,她們就去水中懷孕,六七個月就生下來了。
這些正妹沒有乳房,脖子後有毛,會分泌乳汁。她們的小孩只要一百天就會走路,三四歲就成年。
很害怕人類,特別是男人。
除了母乳之外,她們主要吃一種香香鹹鹹的草。
……你少說一些,關於扶桑國我就信了啊。
那這麼鬼扯,為什麼《梁書》要記呢?
因為有梁朝人在海上漂流到一個小島,回來說那邊的女人跟中國看起來很像,但男人都是狗頭人身,講話都汪汪叫。
雖然不是吃草,但也只吃小豆子。
意思是海外民族百百款,當時也不能就這樣斷定慧深大師是唬爛的嘛。
而慧深帶回傳說,其實更重要的是另一個面向:大舉傳播改變東亞生態的佛教,涉足了當時仍有大部分相當原始的日出之國。
但無論如何,日本史跟中國史的真正對應點也快到了。
那將是,日出之國天子的來信。也昭示著倭武王的中國依存體制,即將結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魏齊周隋並北史,宋齊梁陳為南書。 淝水之戰後,前秦與東晉即將逝去。新的英雄,新的時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