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我的文字開不了花,但我還是要繼續寫:我的書寫困境

    那天晚上喝了杯紅茶拿鐵。也不知是咖啡因使然,又或者是寫字欲作祟,到了快三點還無法入眠。失眠導致我焦躁不已,一片混亂中,我想起那個久未更新的instagram帳號。
    有段時間始終無法進入舒服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狀態。學校的圖書館藏書可觀,空堂時我會到圖書館晃晃,而自從發現學校真的會受理讀者薦購後,我只要發現感興趣的書籍,便會到網頁填寫薦購資料。讓薦購頁面顯示一行行書名,稍稍安撫了當時無法解除的焦慮。畢業前,圖書館裡至少躺了二十本我申請的書,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彷彿在圖書館這個偌大的世界裡,擁有幾株親自種下的樹苗。
    後來心血來潮創辦了一個instagram帳號,除了抒發心情外,多半用來擱置這些書籍的簡短讀後感,由於在宿舍找不到適合拍照的角落,只好以外套或衣褲的布料作為背景拍下書封照。偶爾滑到經營有成的專業閱讀帳號,再回頭看自己那些燈光色調不盡相同的照片,總能感受到一股無法言喻的滑稽。
    這個帳號概括我截至今日寫作的惡性循環,興致勃勃地開始,寫得不算太差,但也稱不上好,寫到一半突然厭惡起自己的文筆和空洞的敘述,最後半途而廢。我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坑,卻沒有任何一處開出花來。
    為什麼他可以我不行?
    從小我就羞於讓我的文字被看見。
    我把存放作品備份的雲端資料夾取名為「寫寫東西」,不是「作品」或「結晶」,只是「東西」(怎麼連命名方式也透露著對自己筆下文字的不信任?)裡面放置許多發育不完全的,可能被歸類為小說、散文、新詩或日記的文字,大部分只有同樣在寫作的友人W看過。
    國小時親戚來家裡拜訪,招待他們前匆忙收拾環境,把正在編寫的小說隨意塞在客廳茶几,被眼尖的親戚發現了,膽小的我只是怯怯地說了一句不要看,不敢動手去搶,喜歡閱讀的親戚卻很感興趣,攤開稿紙閱讀了起來。最後親戚給了什麼評語,我其實不太有印象,只記得自己覺得很難為情,把頭埋在沙發裡偷偷掉眼淚。
    也是國小時期,偶然買了本叫《小貓茉莉與強盜幫》的書,書籍介紹說這是「9歲小孩講給弟弟聽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興起模仿的念頭,拿出新的稿紙,勾勒森林中小動物們的生活,卻總是在鋪陳新劇情時陷入膠著。我有點不甘心,為什麼那個9歲的小孩可以,我卻寫不出來?那時隱隱覺得,自己缺乏豐富的想像力,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寫新的故事。接著大約是國小六年級,老師們開始用級分批改作文,請我幫忙影印同學的作文當作批改範本,有次整理紙類回收時,意外發現自己的作文被打上6級分,才發覺也許自己的文字比想像中好一些。
    其實我也是臺灣藍鵲小姐
    然而,升上國中第一次的作文作業,我卻只得到4級分。於是我去書局買了本滿級分作文範例,開始「研究」怎麼寫才能高分,邊看邊在內心嘀咕:「那麼多成語、艱澀詞彙和名言佳句,看得我頭昏腦脹!」(還記得有篇作文開頭寫著「早晨,天空漸漸泛起魚肚白」,那是我從來都沒看過的描述)雖然很嫌棄,我還是把範例讀完了,並決定走另一個路線,像是試著把「綠色」變成「碧綠」,再延伸成「如湖水般的碧綠」,讓語句長成比較優美的樣子。
    自己本就愛好閱讀,而作文範例讓我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幾個禮拜後我進步神速,連續拿了兩、三次滿級分,班上第一名(當然,他的作文也是滿級分。)甚至主動向我借去參考,我便順勢借了他的來看,果真是標準的滿級分作文。那次的題目是「我最喜歡的動物」,我選擇了隨處可見的貓作為主角,而第一名同學竟然寫臺灣藍鵲(後來我和家人提到他,都稱他為「臺灣藍鵲小姐」)。我心想,你是國中生耶?國中生最喜歡的動物,怎麼可能是臺灣藍鵲?好吧,也許第一名同學是真心喜歡,只是當時我有點不以為然,認為他是為了脫穎而出才這樣寫。也不知我那份優越感從何而來,心裡有個聲音對著第一名同學大喊:「你看!我的作文和你不一樣,還不是可以拿滿分!」
    我一向不喜歡強調內心溫柔與過度堆砌的作品,某些暢銷書排行榜的上書籍,翻個幾頁就讀不下去。輪到自己書寫時,常常覺得不夠真誠而整段刪除;然而創作時不適度把感覺放大,讀起來似乎就缺少溫度且毫無美感,修飾過度又會顯得矯揉造作,最後幾乎只有在遇到重大事件有滿腹感慨時,我才能寫點像樣的句子,卻不足以組成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偶爾會回到文字要被打上分數的年紀,被那個希望得到滿級分的小女孩困住,分不清這個句子是我的真實感受,或者只是覺得「這樣寫比較漂亮」。其實我和第一名同學都是臺灣藍鵲小姐,我們都想被讀者喜歡,都希望被某種標準肯定。
    最終還是回到了寫作
    前幾天讀完同齡作家何玟珒的《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裡頭收錄的短篇小說〈一個如妳這般的人〉,是這樣形容主角的:「妳的文筆既不純真,也不早慧,書寫能力如實反映妳於世界上存在的年歲,平凡而不起眼。選題囿於生活細瑣,友情、親情,沒有愛情因為妳怕。……比起主動向外尋求,妳更偏向被動等待某些轟轟烈烈在妳的生命座標上落錨,成為妳願意提筆書寫的人生大事。妳總是在等待。」讀到這段文字的當下,覺得這正是我的寫照,一種被看透的羞愧感頓時壟罩著我。就讀文學系所的我,深知自己的文字一點都不特別,生活經驗的匱乏使得我的文章時常呈現鬆垮的模樣,然而亟欲抒發情緒時,仍舊渴望以精準的文字表達。我就這麼停停寫寫,有時靠理想近一點,有時更遠。
    喝了紅茶拿鐵的那個晚上,我就著小夜燈微弱的光線翻找出家中的紙筆,想透過寫字讓腦袋安靜下來。我可能還是想繼續書寫這些不成熟的文字,因為這是我唯一能夠舔舐傷口、對世界咆哮的方式,即便也許某天會再次掉入那個惱人的迴圈。
    最近偶爾會非常渴望做點有生產力的事情,但也不曉得確切要做些什麼才好,為了不再失眠,就先來寫點東西吧,像當時試圖在圖書館留下痕跡那樣。
    註:附上何玟珒專訪的網址供各位參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小時候想當作家,長大後在準備公職,大學時突然成了迷妹,下輩子想當一隻貓,目前的夢想是成為米蟲。寫一些我想寫的,用文字整理截至今日的生活,以及書籍、戲劇、偶像或巷弄裡喜歡的店家之類。我常常忘了我是誰,這裡是我嘗試勾勒自身模樣的練習室,謝謝你的駐足觀賞。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