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談]前期經營寫作的心境

[經驗談]前期經營寫作的心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5年我開始在POPO原創寫小說,2016年第一部完本作品『我的好人卡王子』即獲得站上簽約,登上首頁大廣。2017年第二本『勇闖愛情停機坪』與第三本『總裁就要十分甜』很幸運繼續有站編的支持,再次簽約,登上大廣。


成功來得太快、太突然,我根本沒有準備好。加上我開始寫小說時,就已經是大齡姑姑,有小孩、有家庭,還有雙親要奉養。當時付出的心力,是我現在回想起會害怕的負荷量。


好機會敲門時,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我當然也是。

當時的我,也許掌握寫小說的技巧,但對於『寫作生涯』的經營,其實一無所知。




連載活躍的時期,生活的重心在:『持續在平台發表作品』、『爭取簽約』、『爭取實體出版的機會』,『參加徵文』冀望獲得名次、好讓自己的寫作成績再上一層樓……不斷打轉。

這樣的經營模式,正格來說沒有不對。但放在我身上就是不對。


在那拼上性命也要寫作的日子,從原本完稿的成就感、得到迴響的喜悅,逐漸變成被進度追趕、並且內心浮現一種無法對人言明的乾涸與恐懼。


而大的崩潰,發生在我母親過世前,她在我面前倒下!而五分鐘之前我還在書房寫作!要不是我即時開門出來走動,我可能會錯失幫她急救的機會,而寫作就會成為我人生最大的噩夢。

即使如此,事情就是有些遲了。如果我知道原本健康的母親,老化的速度會突然加快,在她生命的最後三年,我願意放棄寫作,只求與她共享最後的時光。


但在東亞,寫作與教育、個人素養與內涵,這些緊緊掛勾在一起。母親從沒有責怪我因為寫作,減少陪她的時間,反而常常問候我:今天寫得好嗎?快要完本了嗎?


想到這兒,我知道自己得到一個痛撤心扉的教訓!在這裡分享,希望有緣看到的文友謹記:

寫作雖好,但它不應該取代你與家人、愛人相處的時光,也不應該讓它反客為主吞噬你的健康或人際互動。


文字的符碼,可以乘載你豐富的生活與心靈,傳遞給他人知曉、借鏡。

但生活才是你的本體,這一生真正的收穫。

文字只是痕跡,只是反射,只是影子。


世界可以不要你的文字。但你的家庭、你的宇宙,沒有你,就什麼也不是。




岔題岔遠了,我們回到主題。

當得到教訓,我的心逐漸冷靜沉澱,才看清楚商業體系如何淘選作家和創作者。


小說創作跟經營餐廳很像:整個城市有中餐廳、西餐廳;中餐廳還能細分成大飯店的宴會菜、粵菜、台式快炒、甚至是清粥小菜。有一些飲食甚至連餐廳都稱不上,路邊的雞蛋糕、章魚燒,榕樹下的臭豆腐與米粉湯,或者是半夜才會出現的麵茶推車與燒肉粽。


每一樣食物,都有它們的支持者,有都有死忠顧客願意排隊花錢。


但是目前IP相關產業想發掘的,是阿基師、是詹姆氏。

他們除了做菜做得好,能出食譜,主持節目,自帶流量,儼然已成自有品牌;配方還要適合開發成宅配料理包,透過各種銷售管道賺進收入,最好本人要長得帥,能夠拍產品封面,夠稱頭!

每一個步驟、副產品,最好都能收費,進行故事傳銷。


我自己就算卯足全勁,了不起就是一家台式快炒。但我更想經營的是手做花式可麗餅,親手交給需要滋養少女心的顧客,然後每一份可麗餅上,我想灑上Bling Bling的珍珠糖,還有漂亮的奶油擠花!


不是說可麗餅就沒有稱霸餐飲界的機會。但比起能稱起整個正規廚房的阿基師,你的可麗餅有多獨特?能吸引多少人?收益能不能養活整個企業?能不能遇見煞到你的金主願意投資?

一定有作家或廚子,會配合量產的機會,畢竟那就是稱霸市場的密碼。

但執行的強度下來,你承受得住嗎?


你我的創作,原本的起點在哪裡?我們瞭解自己的創作體質嗎?

藉由文字,我們到底想傳達什麼?


這個問題,很值得你放下筆,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好好思索的問題。

只有看清自己藉由寫作想表達的渴求,釐清夢想的邊界,才不會迷失在永無止境的競爭中。

願『寫作』這個法門,為我們帶來整合、生命的圓滿無憾,而不是追逐的內耗。


Good Luck to you,文友們。


avatar-img
月影紗💫文字排演場
162會員
199內容數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用文字演繹你我人生! 為大家帶來精心挑選的小故事,幽默輕快,療癒暖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母親過世後,我出現了PTSD症狀,求診於心理醫生小帥。這篇文章紀錄了我們之間的深入對話,討論作家的敏感特質如何影響生活與創作,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心理挑戰。我分享了在這條路上的心路歷程,並探討了創作是否會對人生造成傷害,最終找到自己的創作使命和內心平衡。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對創作與心理健康的重視。
本文回顧了作者在網路平臺上創作的十年歷程,聚焦於對創作自由的思考。作者探討了近期臺灣小說發表平臺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新興作家的影響,表達了對過去創作環境的懷念,並質疑當前創作是否還真正享有自由。透過個人經驗,作者呼籲重視真正的創意與文化價值,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尊重與推廣多元的創作聲音。
0/5創作自由,自由創作
2024年的巴黎奧運不僅是年輕選手的舞臺,也是許多老選手展現自己專注技能的機會。在運動和創作的道路上,人們都會經歷高峰和低谷,但重要的是面對自己,展現自己的作品讓大家欣賞。願所有夢想努力的人都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才是最棒的體驗。
在母親過世後,我出現了PTSD症狀,求診於心理醫生小帥。這篇文章紀錄了我們之間的深入對話,討論作家的敏感特質如何影響生活與創作,以及在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心理挑戰。我分享了在這條路上的心路歷程,並探討了創作是否會對人生造成傷害,最終找到自己的創作使命和內心平衡。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對創作與心理健康的重視。
本文回顧了作者在網路平臺上創作的十年歷程,聚焦於對創作自由的思考。作者探討了近期臺灣小說發表平臺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新興作家的影響,表達了對過去創作環境的懷念,並質疑當前創作是否還真正享有自由。透過個人經驗,作者呼籲重視真正的創意與文化價值,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尊重與推廣多元的創作聲音。
0/5創作自由,自由創作
2024年的巴黎奧運不僅是年輕選手的舞臺,也是許多老選手展現自己專注技能的機會。在運動和創作的道路上,人們都會經歷高峰和低谷,但重要的是面對自己,展現自己的作品讓大家欣賞。願所有夢想努力的人都看到自己的價值,這才是最棒的體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