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重返社會的練功場-真福之家介紹(一)

真福之家職員與會員合照
真福之家職員與會員合照
作者: 劉俊緯(真福之家督導)
106年入會的中年會員A,生命故事精采的他,曾經擔任過披薩店員、跑船員以及志願役軍人。服兵役時因壓力過大導致精神病發,而後終日在家擔任照顧年邁雙親的工作。端午節前父親過世後,頓失生活重心的他透過區公所社會課的介紹,來到真福之家成為會員。入會初期,作為會員A唯一家屬的弟弟對於會所模式多有質疑,認為病友怎麼可能相互支持,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狀況下,讓會員A來真福之家有事情做也好。直到某天會員A急性腸胃炎住院,會所的會員來到醫院探視會員A,出院返回會所後也針對他過去狼吞虎嚥的飲食習慣多加注意後,弟弟才發現這一群他所質疑的工作者們,是真心地為他的家人著想,並且因為會員A在真福之家找到了重心,弟弟也能無後顧之憂地工作,賺錢養活家人和會員A。
會員B在加入真福前,輾轉於各種職訓課程且無法穩定就業,直到參與會所提供的過渡性就業後,她重新找到自信與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結束過渡性就業之後自行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並在下班時間前來真福之家參加就業晚餐與假日活動,分享自身經驗給其他會員。
會員C曾經因為重心轉移到教會活動,自行申請退會。而在最近重新回到真福之家,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她會回歸,但會所強調無條件接納所有人,真福之家的夥伴們皆歡迎她的重新入會。直到有次心直口快且口無遮攔的她被職員與會員糾正態度後,她愴然淚下的表示因為自身的疾病,除了家人以外都沒有人會給她忠告,門診醫護、社區商家、教會姊妹都認為她是生病的人而處處禮讓及包容,但也因此養成了她不懂尊重他人的個性;直到來到真福之家,才有一群人不把她當成病人,而是做為一個朋友、工作夥伴的身份要求她,縱然過程會不舒服,但在真福之家參與工作日時,她才能感受到自己真實地作為一個人活著。
會員D因為父親工作因素,從小每四年需要跟著家人搬家到美國再搬回台灣,沒有長期穩定的生活與求學環境,導致青少年階段成長沒有同儕、適應不良間接導致躁鬱症病發。父親退休後長居台灣,雖然嘗試了各種工作坊、日間留院以及庇護工場,但因為個人特質、生活作息難以調整以及藥物的副作用,常常難以適應固定班表和作息活動,同時就算服用了藥物,時不時也會因為天氣和時事產生的症狀干擾,沒辦法好好參與團體活動與工作項目,所以近十年輾轉了各種單位,都遍尋不著適合的社區單位。直到某間工作坊的主管介紹D來到真福之家,因為遵循的會所準則強調自主性、自願性,沒有規定參與的時間以及工作項目,D可以好好決定自己想做什麼事情、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來到真福,也因此可以在自己最好的狀態下認識朋友、在最好的朋友在的時候顯露自己最無助的時刻、在最信任的時刻說出自己最深刻的需要,並且在會所最需要的時候展現自己的長處。
伊甸基金會與臺北市社會局從民國101年開始合作,運用源自於美國紐約活泉之家的會所模式,在松山區開始經營運作真福之家。我們嘗試運用不同的媒介與給予會員責任與任務,例如真人圖書館宣廣與辦理成果展,使會員有機會脫下精神障礙者這沉重的外衣,呈現多元而豐富的自己,並運用各種會所的常態工作,例如每月固定電訪、寄送行事曆、月刊及生日祝福卡片,讓未前來會所的會員也能感受到溫暖,讓會員學習使用自己身為「公民」而非「病人」的身分參與社會,進而凝聚社群向心力,發展社區支持系統。
上述會員的分享,不僅能分享成果給不熟悉會所的朋友,也鼓舞了長期參與會所的職員與會員,更肯定真福之家長期以來努力實踐會所模式並落實CRPD精神的成果。肩並肩與對等的關係,以及工作日的落實,也讓會員在這裡重新找回自信。
真福之家希望會員來到這裡,是尋找一個踏腳石、尋找一個靠山,讓大家找到可以準備自己的所在。不僅是永遠待著,我們更期待大家可以在這裡準備好之後勇敢往前進。我們歡迎各種狀態的疾病當事人來到這裡,只要具有精神疾病的診斷身份,並且戶籍在臺北市或實際居住於臺北市,都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唷!
來之前,也歡迎先看個影片,更快了解我們吧!
--

真福之家

  • 聯絡電話:02-2550-3031
  •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08:30~17:30
  • 電子信箱:dep110@eden.org.tw
  • 真福在112年底搬家囉!新地址在: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33號3樓(建成綜合大樓內)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