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子習慣的養成

  在我們生活當中時間就默默地消失了,日復一年幾年後,自己理想默默地消失殆盡,照照鏡子僅存面容蒼老,筆者認為想改變自己,需清晰地梳理自身習慣。首先省思每天回家,會做哪些事情進行分類。以我來說,好習慣為「打球、看英文、上線上課程」、不好不壞的習慣為「睡覺、看電影、洗澡、垃圾」、壞習慣為「滑手機、熬夜」,筆者認為如想養成原子習慣,必須先思考過去自己培養習慣失敗的案例以及為什麼失敗?

省思自己建立習慣失敗經驗

  筆者在養成「馬拉松」的習慣失敗了,當時第一次報名馬拉松,所以非常興奮地每天努力突破自己,但也因為訓練沒有控制好菜單,導致在參賽前受傷無法參加比賽,之中想要再次參賽,但因為自己恐懼持續地逃避,深怕再次地失敗,如同灌籃高手的三井壽,每當要重跑時,就給予自己過多的指責,進入惡性循環的輪迴,再次開跑已經是兩年後的事情,讓自己突破困境,改變契機為請了健身教練,但不同的是知道惡性循環對我來說很可怕,如我將它轉為良性巡迴會怎樣呢?所以筆者在請健身教練前,進行了田野調查,訪談許多持續健身的朋友,發現到幾點重要的事項。每個人健身的理由都不同,但是有著必須讓他健身的動力,如:有些人可能因求偶需求;有些人則是為了健美比賽的成就感;有些人想要參加競技比賽發現需要強大的體力與專注力,那對我來說是什麼呢?

身分認同的建立

  首先覆盤自己為何需要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
  如果現階段健康對我來說,健身並不會影響到我的生存與生活,意味運動對我來說,最強的引爆劑就不是健康因素。所以在準備進入執行階段前,我去思考體力對我的影響有哪些?哪些是因為我沒有體力而讓我非常懊悔的事情?
  我發現到是「旅遊」,對我來說,旅遊幫助看到不同的地方脈絡,而且他從小成為我一個固定的習慣,在這個習慣當中有著良善的鼓勵,就是讓我能拍照、吃美食,更重要的是看不同的人,把與他們的故事寫成專欄或是期刊。
  但在省思時,我發現到旅遊需要長時間的體力,如沒有養成健身的習慣,我可能一下就累了想回飯店休息,我就會失去其他的享受拍照、美食以及面對新朋友的機會。
  代表著旅遊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有著強大的驅動力,幫助我一個支撐健身的無形契約。為何需要養成這個運動習慣,是因為旅遊需求,這時再找尋健身教練,可以透過這個需求給予自己適當的菜單,有著筋肉訓練、有氧運動與放鬆筋膜的三項搭配,如果沒有去上課,自然就要付出罰緩(健身費用),使得自己運動的系統重新打造起來,在旅遊當中更能有成就感。
臺中行時去的宮眼眼科
臺中行時去的宮眼眼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