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造局的微型力量

更新於 2022/07/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然的造局者

自我思維的拉扯  

  在高中以前的生活中,我養成等著別人給予任務,把任務完成後再來等待答案,這樣系統中養成固定思維且失去承擔責任習慣。從參加三傑講座,我開始建立自己生活系統的習慣,在上次分析郭嘉與孔明的結盟組隊時,我與另外三位學員討論時,各有各的主張無法達成共識,最後抉擇同一組別,分成兩組隊伍分享看法。當看到這題時,我擬完稿後認為自我回答尚未清楚,加上當時另一個人生上抉擇,完成博士論文畢業口試,衡量自己的時間後,我選擇放棄參與活動。
  在省思自我人生的存在決策,例如:大學期間時,當新學期開始時,我面臨著選擇課程以及閱讀文獻,以及這樣選擇如何幫助自己生活與增加財富,當然另一個現實考量是拿到學分,如果我選擇書籍簡單可輕鬆地完成拿到學分,相對地失去十八週的時間成本,但在若遴選困難課程時,一旦超過四門課程時,我可能陷入學習效果減半或形成較高失敗風險,基於這樣的規則下,我會預設停損點,一、「實踐」遠超過當下的「時間成本」,我會選擇放棄;二「培養知能」與「人生規劃」正相關時,若當時「時間成本」足夠時,我會選擇挑戰,接受挑戰失敗的心情調整,但若時間成本不夠,加上超過我修復心情時間,我會選擇觀望潛水,在考慮種種的狀況後做出決策,養成這樣的「時間」複利。

群組建立與如何使用

  第一次設計課程討論群組,是在我製作花蓮吉安鄉的標案,當時標案中希望投標公司製作藝術家、農業產業、客家人、歷史記憶四個部分的人物盤點,當時我認為如果能將這群人組在同一群組中,或許能夠達到聚落討論的可能性,不過在我與各位人士訪談時,我發現到各位利害關係人的衝突與資源的問題,要把大家組在同一個群組中,並非是一個良好的決策,所以當下我選擇成立粉絲專頁,透過在訪談當中發現到大家需要的知能與聚落缺口,規劃了十六堂的講堂課程,邀請不同講師於當地進行分享,分享後把文案放置到粉絲專頁中,後來發現到受訪者並沒有多的時間一同參與課程,意味著在這樣的粉絲專頁,我並無有效地建立社群,而僅是完成標案,無法產生聚落的能動性。
  如果現在要成立群組時,我會先梳理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這個群組是我的事業,還是我想提升知能的目標,以現在的我想要做的是知能提升,所以我想找的夥伴是價值交換的夥伴,但具體上我要怎麼進行,在這樣的系統下,我需要潛水到各個與自己相關的群組當中,了解哪些粉絲專頁已經有哪些大老或是現有的領袖掌握資源,從中發現在資源下有哪些缺口,而在這些缺口當中自己的知能是否能補足,最後我透過舉辦講堂分享自己的信念,以現階段的我來說舉辦了兩場講堂,在舉辦活動中了解了哪些人是有興趣的人,再從中去調整課內討論,把我想像的TA與實際參與的TA於每次講堂後進行覆盤,持續調整的每場講堂的狀態,等到我找到相同信念的人後,我才打算進行群組的規劃,群組規劃有著需要的治理能力,而這個治理能力與現有自己的階級與工作經驗息息相關,所以講堂當中我會先找到需要合作的大將,可以在活動當中協助我一同做群組討論的協同領導,如果我連這樣的大將都找不到,代表在課程操作上,我還有其他技能需要提升,那我就給去參加其他人的講座,再遴選這些講座時,自己就要有篩選課程的能力,當進入課程後這個領導是否與自己信念相同,是否能從他們講座中學習如何作好協同領導的能力,如果能力不夠就同時進行,讓自己有辦法到建立群組的狀態,再來從參與各種不同的人際去學習不斷地重組團隊,增加自己看人的眼光,人與人可能會因為完成目標而團隊結束,但是自己的人生在死前或許都要一直不斷地重組團隊。

遴選群組的指標

  過去成立群組的原因是希望能改善地方創生的狀態,不過這樣的群組可能會因為標案停止或是政府政策結束後就結束。目前我參加的群組,主要分為免費的群組以及課程經營的族群,前者主要多為地方創生所設立的群組,為了實踐政府文化政策所設計,後者都是來自於我對這個知識與技能的無知,透過參加他們的課程,在群組中學習他們經營方式,如何達到同儕的資源分享,強者帶領學習者,讓我將知識能夠轉譯成價值,甚至隨著自己成長可以分享價值。
  兩種群組給我的感覺不太一樣,前者需要的數量的增加以及較少的門檻篩選,或許與政府希望能將信念傳達給任何階級的人,不過這樣的群組容易變成成為各個個體戶或是協會的課程宣傳平台,停在政策宣傳的狀態;後者會隨著管理者的信念,有著不同的規定,在他們的信念當中常常是如何將價值變現,如同跟著一個王的信念一同成長,在這樣的跟隨中產生學員競爭與合作的自我嘗試,達到整體自我提升,我認為或許與華文文化有關,有著好的管理者會創造經濟奇蹟,不過掌握不好就是集體停滯。以我來說跟隨群組的管理者,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在現代社會中更多的契機認識到不同階級的人,同時也可以從這些高手當中,跳脫自我同溫層的視角想像,與不同階層的合作,如何規劃與合作,也是現代社會當中自媒體洪流的契機,但如果選擇錯了可能失去的會更多,社群的經營與加入在COVID-19疫情下更為加速貧富的階級,所以我認為加入社群最重要的事情是幫助自己除了在工作外,或是如果不是從事業務的工作者,有著更多的機會去提升自己的社交直覺與權謀練習的機會。

傳承力量的延續

  我想到鬼滅之刃當中煉獄幸壽郎帶領著三小強的那個畫面,人類的生命有限,信念的傳承,找到適合的繼子很重要。記得自己剛出社會,什麼都不會,能作的事情就是加班,不斷地學習,但因為沒有個參考目標,很容易一兩次失敗就轉向黑藥丸,不過當時我遇到一位師長,他在我最低潮時,和我聊了一整晚,讓我重新地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系統,之後開啟我自己的英雄之旅。
  我認為與過去的我與恩師之間已經建立價值交換的狀態,雖然當時的價值交換並不對等,屬於上下階級的框架,但從三點來看,一若我不適合早已被恩師放棄,意味著我與恩師的關係通過恩師的門檻,對於恩師而言,他可能看到當時我的未來可能性,或是他在我身上看到與自身過去經歷的共同記憶,二為他覺得我的人品沒有問題,所以這晚花這麼多時間和我閒聊,重啟我的人生,在此給予我這個機會,讓我未來有機會把這樣的商道傳承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省思自己建立習慣失敗經驗   筆者認為是在養成「馬拉松」的習慣,第一次報名時,因為平時訓練沒有控制好菜單,導致在參賽前受傷沒有參加比賽,之中想要再次參賽,但因為自己的恐懼一直逃避,如同灌籃高手的三井壽,給自己過多的指責而放棄,再次開跑已經是兩年後的事情,改變自己這個習慣契機為請了健身教練。
何謂摻摻 如果您喜歡多元文化的話?這次導讀會讓文化、經濟、法律三種立體軸線的詳細說明。 通屬城市 有股強烈的包容力,讓功能性與效益與城市融入生活當中,善用打開感官,這樣的城市站在觀光客的角度設計,在一個城市當中,很自然有著三個不同文化。 族裔非地 星國語言
企圖心與生活 持續挑戰與田野經驗 實踐的五個微行動
市場的四個定位​ 行銷可以創造銷售、但無法創造體驗​ 雙軸定位分析​
  高齡議題在臺灣形成一股浪潮,每個人對於自己年老有一個美好的藍圖,正因為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樣態,從政府推動的高齡政策來看,2007年推動長照1.0、2016年推動長照2.0政策,可以看到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的方式,希望確保在社會中生活的年長者,能夠避免落入孤老殘窮,無人照顧的窘境。
  老屋活化在臺灣生活當中,非常活躍,說到臺中最著名的案例,讓我想到的是宮原眼科和審計新村,這些案例當中,自然而然產生出「懷舊」或是「依戀情感」等等名詞的出現,對我來說,老屋有著強烈的魅力,在這樣的空間當中的沉浸式體驗,讓我能夠體驗人文互動以及對於歷史文化街的個人思考,產生出對於街區的歸屬感。
省思自己建立習慣失敗經驗   筆者認為是在養成「馬拉松」的習慣,第一次報名時,因為平時訓練沒有控制好菜單,導致在參賽前受傷沒有參加比賽,之中想要再次參賽,但因為自己的恐懼一直逃避,如同灌籃高手的三井壽,給自己過多的指責而放棄,再次開跑已經是兩年後的事情,改變自己這個習慣契機為請了健身教練。
何謂摻摻 如果您喜歡多元文化的話?這次導讀會讓文化、經濟、法律三種立體軸線的詳細說明。 通屬城市 有股強烈的包容力,讓功能性與效益與城市融入生活當中,善用打開感官,這樣的城市站在觀光客的角度設計,在一個城市當中,很自然有著三個不同文化。 族裔非地 星國語言
企圖心與生活 持續挑戰與田野經驗 實踐的五個微行動
市場的四個定位​ 行銷可以創造銷售、但無法創造體驗​ 雙軸定位分析​
  高齡議題在臺灣形成一股浪潮,每個人對於自己年老有一個美好的藍圖,正因為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樣態,從政府推動的高齡政策來看,2007年推動長照1.0、2016年推動長照2.0政策,可以看到政府透過政策引導的方式,希望確保在社會中生活的年長者,能夠避免落入孤老殘窮,無人照顧的窘境。
  老屋活化在臺灣生活當中,非常活躍,說到臺中最著名的案例,讓我想到的是宮原眼科和審計新村,這些案例當中,自然而然產生出「懷舊」或是「依戀情感」等等名詞的出現,對我來說,老屋有著強烈的魅力,在這樣的空間當中的沉浸式體驗,讓我能夠體驗人文互動以及對於歷史文化街的個人思考,產生出對於街區的歸屬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我參與的團體讓我認識了許多友善的人,也讓我學習到如何接納自我。這篇文章描述了我在團體中的成長與進步,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0.自我反思,這個付費的新系列,是繼中港教務誌的後續,主要利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對於自己的各種問題,提出自我批判與策進方略,歡迎各位付費會員,若有不同見解,提出批評指教 1.反省自我的缺失,進行自我修正與彼此關係修復 在十多年前,一直困擾著我的一個問題,就是被指出:與次級團體的溝通能力不足...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成為一個獨特的個人,你看不到自己獨特在哪裡,但是透過在團體裡面,你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獨特,你們也可以看到團體的性質。團體可以被捏塑,它可以被捏塑成巨大的團體,也可以被拆開來成為好幾個不同的個人。團體之於你們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那麼你覺得你還需要為自己處在團體之中感到不安而自責嗎?
Thumbnail
 封存三個社團  其實我是個不懂經營網路社群的人,這些封存的社團也都只是當初為網路共修聯絡互動用,共修完就沒繼續,以此開文的意思,是指內外環境與生活必須品大致都完備了,在開始用功前,必須逐步的把外緣關閉,也和過去的我做一個道別,從此刻起要換職業,改行學習做個學佛修道之人。我們畢竟是從職場退休的社會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我參與的團體讓我認識了許多友善的人,也讓我學習到如何接納自我。這篇文章描述了我在團體中的成長與進步,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Thumbnail
0.自我反思,這個付費的新系列,是繼中港教務誌的後續,主要利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對於自己的各種問題,提出自我批判與策進方略,歡迎各位付費會員,若有不同見解,提出批評指教 1.反省自我的缺失,進行自我修正與彼此關係修復 在十多年前,一直困擾著我的一個問題,就是被指出:與次級團體的溝通能力不足...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成為一個獨特的個人,你看不到自己獨特在哪裡,但是透過在團體裡面,你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獨特,你們也可以看到團體的性質。團體可以被捏塑,它可以被捏塑成巨大的團體,也可以被拆開來成為好幾個不同的個人。團體之於你們也不過就是如此而已,那麼你覺得你還需要為自己處在團體之中感到不安而自責嗎?
Thumbnail
 封存三個社團  其實我是個不懂經營網路社群的人,這些封存的社團也都只是當初為網路共修聯絡互動用,共修完就沒繼續,以此開文的意思,是指內外環境與生活必須品大致都完備了,在開始用功前,必須逐步的把外緣關閉,也和過去的我做一個道別,從此刻起要換職業,改行學習做個學佛修道之人。我們畢竟是從職場退休的社會
Thumbnail
與自己共處有多困難?小我試圖逃離個人自我的空虛不足感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藉由認同一個團體而擴大和加強它的自我感。那個團體可能是:國家、政黨、公司、組織、教派、俱樂部、幫派、足球隊等。 在有些例子中,有人奉獻他的生命去無私地為一個更大更好的團體目標而工作,完全不求任何個人的回報、讚賞,或是為自己
Thumbnail
《排球少年》心得感想:我發現作者在多個橋段,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團體運動裡的「內部競合」上。包括上場時間、得分效率、領導能力等等。超過10小時的內容,大概有7成都在講團隊,跟《強風吹拂》一樣,成長、受挫、氣餒、放棄、重啟、面對….等等。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