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為什麼會有股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純粹只是個人非經濟與非專業上的個人觀點,看看就好。
為什麼會有股災這種東西?我覺得可以轉過來想,為什麼要投資?
應該是因為相信經濟會成長,企業會持續成長,技術會持續創新,總之就是相信一切都會更好。
好到什麼程度?可能已經好到憑藉股市和一些資產的投資,很多的勞動階級已經可以不用靠勞動獲得金錢,獲取了不用工作的財務狀況。可能很多人也因此選擇不回去工作,因為沒有必要了嘛。
為了反制勞動市場的萎縮,資方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加薪、挖角找人來上班,但是對國家或是更大的整體經濟來說,勞動力擠不出來可能是很大的問題。2021年因為疫情造成的損失,不能2022年也損失這些勞動力─那就只能這樣了,把股市和瘋狂的投資狀況都冷卻下來吧,這樣員工才不會整天想著全職交易。
(我覺得股災和升息基本上是同一件事,恕我混在一起講)
對公司大老闆來說,股災大概就是資產縮水五成到八成,房價砍半;對領固定薪資的平民百姓來說,應該是辛苦存下來的資產變得不值錢,房子也接近套牢,結論就是覺得自己做了蠢事,投資賠好多錢,看看是不是要賣了;對於投機開槓的人來說,大概是世界末日。
打開臉書的影片和一些YT影片,好多博主都告訴我這就是股災,接下來什麼都不要買,現金為王,一定還會再跌,要培養你的財商。我覺得真是鬼扯。景氣很好拼命買股票,等到跌下來,現金為王喔、資產都不要買、要買都買黃金...鬼扯蛋,現在最該做的事情第一個就是好好捧好你的飯碗,多多加班,然後適當的把你的收入保留一部分投資現在低迷的市場─不是要all in,是要參與市場。
就算持續下跌,也是要持續量力而為的買;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也不要沒人就不敢做任何嘗試。關鍵還是在個人的配置和自己的本業經營。
無論如何,人還是要生活開銷,還是要考慮退休等等的一些考量。不能因為一些市場的恐慌情緒就被影響,希望這樣的分享會給有緣人一點幫助。
avatar-img
2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放棄就是一切的結束,所以為了不要放棄,你最好是先去做其他事情,然後睡一覺─醒來再繼續做這件事情。 只要你有這樣的心態去做事,就算短時間一直失敗,長期而言絕對會有進步,這也是我學一年鋼琴的心得。今年(2022)的進度是希望可以把給愛麗絲彈好。
我和朋友聊天想到一個狀況,為什麼我們都覺得不錯的股票常常都賠錢? 蘋果我買在100美金附近,聽大多數人的共識是覺得這個股票是dead money,甚麼FAANG都在漲的過程,就這個東西漲不動,剛好需要一筆錢就把他賣了,賣完果然就大漲,現在到170元,實在是扼腕。
以前有一個很常見的影視鏡頭,就是父母(通常是媽媽)抱著孩子,說:我什麼都不求,只希望你快快樂樂。實際上單純追求快樂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因為快樂的因子通常都是很單純的食色性也這些東西,遇到恐懼的事情會逃避這些都刻在基因定序裡面了,如果人生活著只單純追求快樂、安全感,人生應該會偏向安逸的狀況。
課本的內容只是入門,實際的做題目才是真正了解一個科目 SOP只是入門,實際的操作才是開始了解一個機台 別人說的理財都只是概念,實際進場才是開始了解投資 實作才是一切,才是你真正開始了解一件事情。在那以前都是吹牛。
以前讀書,課堂說的是千里馬常常有,但是識得千里馬的人不常有,導致千里馬常常被埋沒。這個概念是人與物的關係,也就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其實就是了解事物的人和事物本身的相遇,才讓這個事物變得有意義。
小時很成長的很叛逆,很多事情都很認真地和父母討論,我後來才知道這個叫做頂嘴。父母並不是很感激地聽你給的feedback,那其實都是一種對父母的挑戰。對我的父母來說,這可能也不是他小時候成長的方式,不見得不認同,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應對。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放棄就是一切的結束,所以為了不要放棄,你最好是先去做其他事情,然後睡一覺─醒來再繼續做這件事情。 只要你有這樣的心態去做事,就算短時間一直失敗,長期而言絕對會有進步,這也是我學一年鋼琴的心得。今年(2022)的進度是希望可以把給愛麗絲彈好。
我和朋友聊天想到一個狀況,為什麼我們都覺得不錯的股票常常都賠錢? 蘋果我買在100美金附近,聽大多數人的共識是覺得這個股票是dead money,甚麼FAANG都在漲的過程,就這個東西漲不動,剛好需要一筆錢就把他賣了,賣完果然就大漲,現在到170元,實在是扼腕。
以前有一個很常見的影視鏡頭,就是父母(通常是媽媽)抱著孩子,說:我什麼都不求,只希望你快快樂樂。實際上單純追求快樂就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因為快樂的因子通常都是很單純的食色性也這些東西,遇到恐懼的事情會逃避這些都刻在基因定序裡面了,如果人生活著只單純追求快樂、安全感,人生應該會偏向安逸的狀況。
課本的內容只是入門,實際的做題目才是真正了解一個科目 SOP只是入門,實際的操作才是開始了解一個機台 別人說的理財都只是概念,實際進場才是開始了解投資 實作才是一切,才是你真正開始了解一件事情。在那以前都是吹牛。
以前讀書,課堂說的是千里馬常常有,但是識得千里馬的人不常有,導致千里馬常常被埋沒。這個概念是人與物的關係,也就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其實就是了解事物的人和事物本身的相遇,才讓這個事物變得有意義。
小時很成長的很叛逆,很多事情都很認真地和父母討論,我後來才知道這個叫做頂嘴。父母並不是很感激地聽你給的feedback,那其實都是一種對父母的挑戰。對我的父母來說,這可能也不是他小時候成長的方式,不見得不認同,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應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只要股價漲不動,自然會讓資金退出或轉移到其他有機會的股票,如果大部分的股票都已經漲不動,能夠創高的股票很少,投機行情也就接近尾聲,若是投資與投機資金都退出股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會形成空頭走勢。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什麼是股災? 股災是指股市無預警的大幅度下降。 股災通常是大量投機所造成經濟泡沫的後果,是羊群效應所產生的社會現象。白話來說,當你身邊很多人同時說股市很容易賺錢、告訴你幾天就可以賺半年薪水,當這種投機氣氛非常濃厚時通常就是股災來臨的前兆。 歷史上股災不斷發生,人類也不斷再重複著歷史。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只要股價漲不動,自然會讓資金退出或轉移到其他有機會的股票,如果大部分的股票都已經漲不動,能夠創高的股票很少,投機行情也就接近尾聲,若是投資與投機資金都退出股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會形成空頭走勢。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什麼是股災? 股災是指股市無預警的大幅度下降。 股災通常是大量投機所造成經濟泡沫的後果,是羊群效應所產生的社會現象。白話來說,當你身邊很多人同時說股市很容易賺錢、告訴你幾天就可以賺半年薪水,當這種投機氣氛非常濃厚時通常就是股災來臨的前兆。 歷史上股災不斷發生,人類也不斷再重複著歷史。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