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旅行與讀書》

十年前的《人生一瞬》一書,特別是書中關於旅行的部分,詹宏志展示了他博學強記與旁徵博引的優異能力,因此讓我對十年後的《旅行與讀書》抱著高度期待。然而,書才讀了一半,就已讓我頻頻掩卷離席。而即使在閱讀的當下,我也不再像閱讀當年的《人生一瞬》一般,字字細嚼,甚至還倒帶再讀,現在三不五時就想快轉,再快轉。
網路上有讀者直言,《旅行與讀書》的書名與內容不符,應該改名為《旅行與美食》。此言不假。我極努力的想在此書中尋找當年那個飽讀群書學富五車的書生,但很可惜,此書活像是美食家胡氏朱氏或是葉氏的美食筆記。真的是「筆記」,詹宏志花了非常多篇幅,直白的描寫(或曰紀錄)品嚐美食的過程,若要把這些個人舌尖上的感觸歸類成一種文學,至少我是難以苟同的。
撇開美食不談,詹宏志在旅行路途上的態度,放在商場上可能是適當的(也因此他是個知名的企業家),但是對他自己以及他的旅伴來說,很有可能是一場大災難。雖然至目前為止,他靠著運氣化險為夷(依據他書中自述來看),但我不認為人一生中的運氣是取之不盡的,且若是真的背運遇上了劫難,反而使得他從事的那種旅行方式,背上了黑鍋。例如高山健行這檔事。
在他書中提到某次瑞士的旅行,途中他臨時起意改變了行程,且誘使他改變行程的旅遊指南,提供的資料又相當有限,然而這位大冒險家還是義無反顧踏上新的旅程。那時是夏季,他穿著休閒衫牛仔褲及休閒型皮鞋,準備在標高兩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進行六小時的健行(旅遊書的預估)。出發沒多久便陸續遇上穿著全身雪地登山裝備的健行者,其中一位看了詹氏及其旅伴的裝扮,甚至好心的要出借一支登山杖。
即使如此,他們依然不為所動。果然,隨後他們遇上了雪地、雪坡甚至雪壁。詹氏在書中是這麼描述的「眼前這條路看起來雖然驚險,但未融的雪地僅限於山的背陽面,也許就是這麼一兩處,既然乘興而來,何不隨興而為呢?」
山的威力不容輕忽,但(僥倖)平安下山的詹宏志似乎沒有機會頓悟,他是這麼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你旅行時隨身攜帶的旅行指南,不一定每次都安全護送你到達彼岸,有時候還把你送進死亡或災難。」若依照詹董的偏好,僅閱讀推理小說、探險文學、美食指南,便以此為旅行的方向,那的確離死亡或災難不遠。
類似的行為模式,在這本書中不斷出現,像是「爆炸後的天堂」寫的是印尼峇里島發生爆炸案不久的美食之旅;「冰海中的獨木舟」,寫的是阿拉斯加之旅,旅途中他們一行人遇上冰河。這回,他手邊的旅行書有再三告誡行走冰河的危險性,以及行走冰河的必要裝備,但詹董如此說:「這條冰河就在市區旁邊,轉個彎就到,你根本無法相信它會做任何傷害你的事。」於是他們一行人「一點也不害怕地」走上了冰河。還沒完,在日本東北山形縣的羽黑山,儘管山裡旅館的服務人員明確告知,上山步道積雪未除,加上連日大雨,不宜前往,但詹董心想「山頂不是已經近在咫尺嗎?為什麼不上去?」連入口處拉起的警示紅繩與警告標語,都讓詹董給無視了,直到眼前的倒木與泥濘的路面,才足以說服他折返。
這本書還剩下最後兩篇,但我已經不打算讀完它了。反倒想再拿起這一本再好好複習一下:《旅行的異義》,書封的文案是這麼寫的「當旅人踏出腳步,一場規模驚人的全球經濟、文化、生態大波動將隨之揚起」,很適合與詹宏志的「跟著董事長吃美食」,喔不是,是「旅行與讀書」好好對照一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