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一杯咖啡開始的循環經濟點滴

    大自然是最懂循環經濟的,所有的產物都能循環地再生於這個生態圈,因為大自然已經設計可以回收的材質、回收的路徑、回收的使用等,來讓生命綿延不絕,那我們的產品呢?
    以自然為師,大自然設計植物長出甜美的果實,動物食用後,果核種子透過消化道的過程軟化的堅硬的保護層,隨著糞便回到土壤,糞便帶給種子養分,沒多久,種子發芽開始了另一個生命的過程。
    從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循環經濟的起頭與結束循環不絕的關鍵,那是什麼呢?
    循環經濟有個無廢棄物產生的目標。要做到這個,首先要選原物料,選可持續回收再生再利用的原物料。植物動物的組成為碳水化合物,回歸自然時可分解再生。今早聽到Podcast 中介紹Nespresso的循環經濟做法,他們便點出選用原物料是他們設計膠囊咖啡的第一步。鋁,有個特性,從大自然開採鋁要花非常多的能源,而從都市中,回收鋁罐、鋁膠囊、鋁製品等,再製再利用,所需能量遠低於開採,這也能減少碳排放量。加上鋁有輕、易成型的特性,所以電子產品愛用、家具產品也愛用、食材包裝也是。因此,評估可持續回收再生的原物料是循環經濟的第一步,同時物料的組合如能越單純,也會讓回收再利用能力提升。
    循環經濟談閉鎖式循環,也就是產品生產、銷售、使用等順物流到使用者後,接下來便是如何讓資源回頭到生產者再利用的逆物流。逆物流難度往往是嚇阻廠商進行回收的原因,但台灣地小人稠,都市化程度高,大家對於回收的意識也好,從數十年前的酒矸倘賣回收,逆物流活動都持續進行,只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因此,檢視逆物流操作,如透過便利商店像前陣子的租借飲料杯活動,消費者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改用租借飲料杯並透過便利商店就可以退還;或是透過i郵箱寄回Nespresso 回收膠囊等,都可以讓逆物流有解,而這也是國際上肯定台灣回收成果的關鍵能力。
    而回收與回收後的處理再製,則必須在地化、規模化。試想,回收後的資源如果未處理直接運送到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去處理,中間的運輸距離,以及未處理前的狀態,都會是另一種碳排來源與污染產生的機會,這可真的就是「運,就輸了」。此外,規模與技術設備也是處理再製的重要因素,透過台灣生產自動化技術能力,移轉到回收再製處理的產業,提高處理能量,進而鼓勵更多的回收,形成正向循環成為產業,這也正是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的寫照。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我們跟瓦肯人(最近常看Startrek series)的差別是我們多了情感的連結,而不全然是邏輯與理性的思考。有朋友提到慈濟的回收中心,當志工夥伴回收寶特瓶後,大愛感恩科技會拿寶特瓶回收製成的機能衣服給這些志工夥伴,讓他們真的摸到、穿上自己出力所生產出來的衣服,這樣的價值與情感連結讓這些志工夥伴跟別人介紹起自己回收的使命,那可是眉飛色舞。這裡也必須肯定Nespresso想到這點,他們讓消費者回收膠囊後積點換回收鋁做出的高質感文具用品,這是種up-cycling 應用,更是種情感的連結。原本可能很罪惡的每天丟棄兩三個膠囊,現在別人走過看到桌上擺著精美的再生鋁文具,自己就會驕傲地說這可是回收了300個膠囊才做出來的東西呢! 這種例子其實不少,所以,我們設計循環經濟模式時,多加上些情感的連結,可能會產生最大的誘因。
    膠囊可以回收,那機器呢? 喝牛奶,有需要自己養牛嗎? 機器與設備的價值要怎麼延長與維持? 循環經濟中有個策略是「產品服務化」,其背後的思維在於當產品提供者維持對於產品的責任,那提供者就會有動力去讓產品能夠更耐用來持續提供服務,能夠更容易回收再製來降低取得原物料的成本,能夠維持產品使用後的價值來形成競爭力。或許如同影印事務機般,Nespresso 也可以將機器改為服務化方式提供給消費者,今天單身一人租用小台的機器,明天成家後租用較大台的機器,對提供者來說,樂見消費者多喝兩杯,消費者也樂意pay per cup 喝多少付多少錢,不是嗎? 更換下來的機器設備,提供者可以給下一位消費者使用,或是關鍵零組件拆下再生再製利用,消費者也不用擔心後續維修服務的問題或是機器閒置積灰塵狀況,畢竟提供者會盡力讓消費者每天可以喝到香醇的咖啡,來得到持續的營收。而又是另一種循環經濟的呈現。
    循環經濟模式並不是個全新的概念,看看窗外的大自然,或許就可以得到些許的啟發。在淨零轉型的路徑中,循環經濟的模式會是碳減量中對於資源利用的解方。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一些企業的案例我們可以想想,那我們公司呢? 我們個人呢?
    瓦肯的祝福
    瓦肯的祝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