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觀察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本其實不厚,不到兩百頁,只是我慢慢地看,也不是天天看,所以直到今天才完讀。
就我自己看完的感覺,它融合了正念和《當下的力量》的概念,以及部分心理學,讓我覺得最大的亮點,是「我們不用『修復』內在那些所謂的負面情緒」。
很多心理諮商師出的書,都提到創傷療癒,都是在暗示,我們是需要修復的,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爲,所以當我看到書中這個概念時,還覺得挺好奇的。
但看了之後,才知道,它是指用客觀立場去觀察內在那些分裂的自我,讓它們有表達的空間,但不去排斥批評或認同,此時,會有一個更高等的智慧會慢慢浮現出來,這有點像《當下的力量》中,那個處於背景中的觀察者,而那會與造物者連結,然後會產生「良心」,那些分裂的自我,會因為奪取不了注意力,而把能量滋養給觀察中的良心,然後漸漸與良心合一。
書中說,我們只要誠實地做到觀察自己,其他的部分,造物主高等智慧中心會自行運作,這大概就是心靈圈說的「凡你靜觀的,會消失。」的意思吧?
至於分裂的自我,這是真的,我們並沒有比精神病患者好多少,因爲我們戴上了「正常」的面具,極力對外演出一個正常的大人,而內在,其實是相互拉扯糾結的,只是調性比較相似的自我們比較統合,呈現我們所謂的主人格,而其他比重比較小的次人格,只能瞅著空檔鑽出來主導一下身體,這就是爲何我們有時會言行不一的真相。
因此,善良悲憫,真誠老實,正直公平、哀怨委屈,嫉妒見不得人好、憤怒瘋狂,渴求關注、撒謊欺騙、尖酸刻薄、陰險卑鄙⋯⋯可能都是我們內在那些分裂的自我。但通常人都不願意承認與看見負面的部分,所以越是表現的沒有問題,或問題不大,則問題越大。而當我們願意看見之後,才有改變的可能。
要做到完全誠實、無情的觀察自己,其實不容易,需要長期的練習和決心,這也是靈性修習難的地方,也是很少人會有興趣的。
我自己也還在路上,也看到一些負面的自我所搬演的心理劇,然後會提醒自己,不要太陷入了。就像書中說的,這些情緒和感受也可以用來提醒我們,幫助我們轉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每章結尾都有作者寫的一首詩,有些還挺令人深思的。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這本書我是在十六年前看的,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也是第一本針對蒙古草原狼所做的近距離觀察的紀實小說。   作者是在1967年時,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的北京學生,在插隊期間對蒙古草原狼發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還趁掏狼窩時,撿了一隻小狼崽,試著養牠。從幼狼時期開始養,人與狼確實也培養出了感情。   這本
人到中年,為了更加了解自己,又對自己的星盤產生興趣。暫時不想花錢去找占星師解盤,也對占星課程尚無興趣,倒願意買書來了解一下。 韓良露女士出的幾本倒還滿能接受,如《上昇星座》、《十二星座》、《十二宮位》、《靈魂占星》、《生命歷程全占星》,有的深一些,如《占星相位研究》、《占星十二宮位研究》、《月之南北
前兩天看完謝哲青這本書,感覺有點像看真實版的《天方夜譚》。對於撒哈拉沙漠,我很多想像還停留在三毛的時代。 作者以環繞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幾段路線,開始及結束旅程,記錄沿途中所見所聞,以及親歷的感受和各種文化上、飲食上、身心靈上的衝擊。在旅途中的幾段故事和敘事當中,穿插了典故的解說,從個人的自我放逐爲起點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因為渴望是源自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何謂天命?那就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事。」 「勇氣是了解宇宙之語最基本的特質。」   整本書都繞著這些主題發展,簡單的故事架構,卻蘊涵著深刻的反省。故事裡的主人翁聖狄雅各是
介紹一本奇幻的自傳型小說,這本書是幾年前看完的,當時趁著腦子還熱記憶猶新時,趕緊打了出來,所幸先打了,五年前右眼視網膜剝離開刀後,視力受損,截至目前,全靠左眼閱讀,也許以後將不會有太多這樣長篇幅的心得產出。順帶一提,這本書也是《光的課程》參考讀物。 以下正文開始。 上星期看完厚達五百多頁的《入門-古
你對瑜珈的印象是甚麼?是身體擺出各種神奇的姿勢嗎?鍛鍊著呼吸,注意飲食之類的? 這些大眾印象中的瑜珈是為體位瑜珈,是幫助擴展意識的其中一個過程,而真正的瑜珈,是擴展我們的意識,與所有生命合一的體驗。 我相信這是真的。 以下挑幾樣我認為一般人比較可能會常做到的: ◆對自己的無限本質保持覺知
 這本書我是在十六年前看的,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也是第一本針對蒙古草原狼所做的近距離觀察的紀實小說。   作者是在1967年時,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的北京學生,在插隊期間對蒙古草原狼發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還趁掏狼窩時,撿了一隻小狼崽,試著養牠。從幼狼時期開始養,人與狼確實也培養出了感情。   這本
人到中年,為了更加了解自己,又對自己的星盤產生興趣。暫時不想花錢去找占星師解盤,也對占星課程尚無興趣,倒願意買書來了解一下。 韓良露女士出的幾本倒還滿能接受,如《上昇星座》、《十二星座》、《十二宮位》、《靈魂占星》、《生命歷程全占星》,有的深一些,如《占星相位研究》、《占星十二宮位研究》、《月之南北
前兩天看完謝哲青這本書,感覺有點像看真實版的《天方夜譚》。對於撒哈拉沙漠,我很多想像還停留在三毛的時代。 作者以環繞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幾段路線,開始及結束旅程,記錄沿途中所見所聞,以及親歷的感受和各種文化上、飲食上、身心靈上的衝擊。在旅途中的幾段故事和敘事當中,穿插了典故的解說,從個人的自我放逐爲起點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因為渴望是源自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何謂天命?那就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事。」 「勇氣是了解宇宙之語最基本的特質。」   整本書都繞著這些主題發展,簡單的故事架構,卻蘊涵著深刻的反省。故事裡的主人翁聖狄雅各是
介紹一本奇幻的自傳型小說,這本書是幾年前看完的,當時趁著腦子還熱記憶猶新時,趕緊打了出來,所幸先打了,五年前右眼視網膜剝離開刀後,視力受損,截至目前,全靠左眼閱讀,也許以後將不會有太多這樣長篇幅的心得產出。順帶一提,這本書也是《光的課程》參考讀物。 以下正文開始。 上星期看完厚達五百多頁的《入門-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Thumbnail
作者指出內心的自我負面對話是內耗自己,無論是想着別人做錯的事或是責罵自己,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影響身心。作者分享了練習靜觀/冥想,如何幫助她提高覺察自我負面思想的出現,繼而可以打斷這些不斷迴圈的對話,是如何去除雜念的方法。本文也提出不同的靜觀方法,是要試試那個方式對自己比較有效。也淺談靜觀的其他益處。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對自己的認知如此執著,在於我們信以為真,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進而發展成一種保護機制。將憤怒轉為攻擊威脅、彰顯自憐的痛苦,好讓人們來提供慰藉給自己、怪罪他人來產生保護自我感。擔憂讓我們注意危險,預測問題避免發生,痛苦中想像出的故事都試圖讓我們擺脫痛苦。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強調理解自我需求和情緒界限,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還能迎向美好的未來。文章中提供了多種方法幫助讀者面對和釋放情緒,包括運動和自我對話,並提到如何撕掉標籤,回歸真實的自己。通過這些過程,我們能夠更勇敢地面對人生挑戰,贏得自我成長與啟發。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我會好嗎?」這是經歷外遇後常在我腦中的自我對話。 《從外遇洞察人心》這是一本寫給外遇受傷者、外遇者、第三者、想了解外遇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自我療癒的書。 翻開需要勇氣,像揭開自己的傷口,看看傷口的復原狀況。 男女對外遇的見解不同,這本書可以增加對彼此的理解與尊重
這是繼[相信自己,才是完整的你]的第二本,以認識自我,找到自我價值為目標閱讀的書。 以下是我的摘要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A.本書闡述知己而後自在,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做自己。可從人際關系的投射,配重理論,人格面具,人際關係三分法,心理防禦機制等方式來認識自己。 透過本書提到的理論,案例,想法實
讀這本書是因為從[超越人性的弱點]一書知道“自我價值”是由內探索自身價值,無論外在成就如何,我本身就具有價值。希望透過閱讀本書再深入了解怎麼做才能向內在探索自我。 本書闡述人生失衡是因為自我價值感低落,需要透過提升成就感由內而外培養自信心,了解自身本就具有價值,並不需要他人肯定。另外,動手從無到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佩特.沃克,以及譯者陳思含心理師,讓我有機會能在書店遇到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僅僅讀了一小段,我就不得不放下它,喘口氣、沉澱一下心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經歷什麼,但是在現在身心已經比較健全的狀態下去回想,我當時就是經歷書中提到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
Thumbnail
作者指出內心的自我負面對話是內耗自己,無論是想着別人做錯的事或是責罵自己,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影響身心。作者分享了練習靜觀/冥想,如何幫助她提高覺察自我負面思想的出現,繼而可以打斷這些不斷迴圈的對話,是如何去除雜念的方法。本文也提出不同的靜觀方法,是要試試那個方式對自己比較有效。也淺談靜觀的其他益處。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對自己的認知如此執著,在於我們信以為真,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進而發展成一種保護機制。將憤怒轉為攻擊威脅、彰顯自憐的痛苦,好讓人們來提供慰藉給自己、怪罪他人來產生保護自我感。擔憂讓我們注意危險,預測問題避免發生,痛苦中想像出的故事都試圖讓我們擺脫痛苦。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強調理解自我需求和情緒界限,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還能迎向美好的未來。文章中提供了多種方法幫助讀者面對和釋放情緒,包括運動和自我對話,並提到如何撕掉標籤,回歸真實的自己。通過這些過程,我們能夠更勇敢地面對人生挑戰,贏得自我成長與啟發。
Thumbnail
探索心理陰影的核心,幫助你接納內在的不完美,助你成為更完整、更堅強的自己。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我會好嗎?」這是經歷外遇後常在我腦中的自我對話。 《從外遇洞察人心》這是一本寫給外遇受傷者、外遇者、第三者、想了解外遇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自我療癒的書。 翻開需要勇氣,像揭開自己的傷口,看看傷口的復原狀況。 男女對外遇的見解不同,這本書可以增加對彼此的理解與尊重
這是繼[相信自己,才是完整的你]的第二本,以認識自我,找到自我價值為目標閱讀的書。 以下是我的摘要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A.本書闡述知己而後自在,要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做自己。可從人際關系的投射,配重理論,人格面具,人際關係三分法,心理防禦機制等方式來認識自己。 透過本書提到的理論,案例,想法實
讀這本書是因為從[超越人性的弱點]一書知道“自我價值”是由內探索自身價值,無論外在成就如何,我本身就具有價值。希望透過閱讀本書再深入了解怎麼做才能向內在探索自我。 本書闡述人生失衡是因為自我價值感低落,需要透過提升成就感由內而外培養自信心,了解自身本就具有價值,並不需要他人肯定。另外,動手從無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