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是一篇,十個月前就想寫的題材。將標題打好後,就一直置放在草稿區。
近期不斷的驗收從前那些「無法向他人解釋的行為與發想」。快樂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一、「人格分裂」還是「情緒震盪」?
人類的情緒大致上可以分成正向、負向兩大類。
正向情緒可以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質。負向情緒若未善加處理,會對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我們的身體免疫系統是奠定健康的關鍵,免疫系統受損時,會弱化人體的保護力,生病的風險就會大幅提高。
現代社會的快步調與資本競逐,使得各產業產生以過勞養過勞的扭曲現象,實踐經濟成長。跟不上主流價值的人則落入低自尊、憂鬱、過度依賴、缺乏安全感的情緒,轉而尋求身心科、心理諮商的幫助。
身心科門診,使用藥物做立即的處置,優點是成效顯著,缺點是交感神經的抑制,使人類成為一個失去情緒的動物;諮商門診,則需要足夠的時間與金錢,在完成一整個療程後,才會逐漸好轉。
但「情緒震盪」本就是身而為人,再正常不過的表現,透過身體表現出悲傷是很正常的。在腦中思緒混屯不清時,或許我們該停下腳步去思索「努力的終點」有什麼?
二、其實好好關照情緒,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人,本來就有各種面向,比方說,經歷社會化後懂些人情世故的我們、獨處時怡然自得的我們、處在低能量週期焦躁不安的我們。
臨床心理的客觀診斷系統,讓「不存在」的身體經驗,形成了病勢的意識,心理疾病成了腦科學的代名詞,生活世界的種種因素,不再被認為是疾病的成因,取而代之的是「大腦組織與化學物質的細微變化」。
生死學大師余德慧便提出:受苦經驗得回到日常生活的情感聯繫,也就是建立陪伴社群。
藉由書寫,亦或參與「同溫層」社團,得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逐步建立起病識感及歸屬感,最終,這些經驗與感受將匯流具合成一個「更好的自我」。
我們可以透過下方的「覺察圈」,去一步一步的剖析事件。因為每一個事件、每一個感受,都代表著一座冰山。冰山下埋藏的是過去未被化解的經驗、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感受,也就是對感受產生的「感受」。
透過前三個圓圈的引導,我們來到第四、第五個圓圈,到此階段的覺察,我們已經不再停留在「表層的」情緒感受,而能向下探查「改變的可能」。
三、透過情緒覺察的練習,減緩精神疾病的污名
每一個感受下面,都是一座冰山。透過情緒覺察的練習,我們能更精確的感知身心靈的狀況。
而藉由「更精確的感知」,其實我們可以了解到,情緒震盪,真的是身而為人再正常不過的表現。
有時的失去,是為了要讓我們有足夠的空間與心情去擁有。有時的失去,是時機未到。有時的失去,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以另一種形式,再次回到我們身邊。
沒有情緒是「不好的」,就像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就像人跟蔬果一樣,都沒有所謂的剩餘。
透過情緒覺察的練習,在日常生活中不時問問自己:「嗨,你今天過得好嗎」。因為最好的治療,是「預防」,從日常生活著手改善,好好關照情緒,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擁抱低能量週期的自己,然後說一聲:「辛苦了」。
有時候你無法回答別人問的為什麼,卻只知道自己現在該這麼做,是因為你現在想做的事,是未來的你告訴你的。所以就做吧,未來就會知道該怎麼解釋了。
—by有智慧的朋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