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都過了,我的不定期更新真的好不定期呢ww
這次的主題想要來説説旅途中認識到的城市繁榮與衰落
是一個長期的經驗累積、而不是僅限於某次旅遊的經歷~
關於日本近畿地區的知名城市,雖然也去過不少個了
但我想介紹第一個讓我深度去認識的城市ーー
近江八幡市
它不在現今大都市的近郊、或許聽過的人不是那麼多?
而是位於日本滋賀縣的中央、琵琶湖的湖東地區近湖濱處
現在是個人口僅八萬人的小城,但在古代可是一線大城!
首先要解釋一下地名的「近江」與「八幡」的由來~
在古代日本"江"也指稱湖泊,近江便是指"靠近湖泊"的意思
由於"八幡"這個地名在日本有多個地方皆被使用
因此才會特地冠上地區名、合稱作「近江八幡」~!
那麼為何古今會有這樣劇烈的興衰差距?主要是交通方式的改變!
古代運輸以河運和陸運為主,因此有河川或多方要道經過
就比較容易發展商業、形成較大型的都會區~
放到台灣或中國的話,台北大稻埕、湖北洛陽都是很好的例子
加之政策的推波助瀾,使得近江八幡在日本戰國後期發展迅速
這裡指的是織田信長的「樂市‧樂座令」與豐臣秀吉的造鎮計畫
"樂"在日文上有"放鬆、緩和"的意思,這裡指鬆綁商業規範
因此樂市便有點類似中國的「自由貿易特區」的概念
它簡化了繁瑣的法令規定與減除當時各領地間的貿易關税~
而"座"是指大型商行或壟斷事業體,比如古代的鹽商、米商等
樂座是要減少大型商家對市場的影響、促進整體經濟活絡
所以「樂市‧樂座」就是像中國上海、廈門那種經貿特區的設置
為何突然要介紹「樂市‧樂座」呢?
因為政策的主要實行地點就是琵琶湖湖東的
安土、八幡一帶!
樂市‧樂座令大大的加快了湖東地區的經濟繁榮與貿易興盛
至於在此實行的原因,除了織田信長的居城就在安土外(離八幡5公里)
主要還是這一地區的陸運可通北方
金澤、東方江戸、西方京都
河運也可銜接日本海的
敦賀港、東至太平洋側伊勢灣的
津港等
此外本身琵琶湖湖東平原一帶就是稻米及其他農作物盛產的地區,
政策引導、交通發達、作物多元的各方因素成就了大都市的誕生!
在此基礎上,豐臣秀吉選定近江八幡這個地方開始大型都市規劃
(同時期還有京都、大阪、姬路的都市規劃,都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他讓他的姪子豐臣秀次接管近江藩、開始棋盤式並往外輻射的造鎮
挖通了更深入都市核心的運河、甚至有完善的排水、輸水系統
這些都無疑讓近江八幡擁有更好的籌碼與當時的其他都市競爭!
在日本,從古至今有三大地區長期被公認為屬於是貿易重鎮
而來自那些地區的商人、行號則常被冠上「某某商人」的稱號
這三大地區所指的就是「大阪」、「近江」、「伊勢」~!
除近江外,其他兩大地區皆是海港型都市,但僅大阪現今仍繁盛
不過,現在日本的很多大企業或其創辦人是發跡自近江地區,
較廣為人知的西川紡織、高島屋、伊藤忠商事等都是
近江商人代表!
上面提到,三大貿易重鎮僅大阪仍活躍於現在的日本社會
主要原因便是科技進步導致交通方式的改變與國際化的演進過程~
進入近代以後,由於貿易對象自國内逐漸轉向國際市場
河運的重要性逐年下滑,漸漸被海運所取代而去
連帶的鐵路建設所設定的交通轉運點也都選址在海港都市
比如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等現在耳熟能詳的大都市
而内陸的近江八幡與不能停大船的伊勢津港逐漸式微...!
現在更是兩者都已轉型成觀光為主的文化保存區域~
其實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已經開始國際貿易但還沒有火車時
近江地區與同病相憐、同樣逐漸式微的京都曾試圖力挽狂瀾
就算本身是内陸的劣勢無法逆轉,至少要成為國内的貿易節點
此計畫是將京都與近江中間的"大文字山"打通隧道、鋪上船軌
讓船隻可以透過纜繩牽運、自由穿越山脈的東西兩側
如此便能打通北至敦賀灣、東至伊勢灣、西至大阪灣的航道
運用河運轉運的方式分享國際貿易的紅利,讓内陸不至於衰落
可惜1910年代開始火車逐漸在世界普及,使河運不再被需要
京都因成功轉型成工業都市,擺脱了持續衰落的命運
但近江、後來的滋賀卻一路下滑,後走向人口外移嚴重的困境...
琵琶湖疏水道在運輸上的功能消失之後並沒有遭受廢棄
而是改成水利、發電用途,促進了京都的農業與工業發展
在還不須太多電力的1930年代更甚至就撐起了全京都的發電
現今的水力發電站仍扮演京都的重要發電角色(佔電力20%)!
反觀現在的滋賀縣幾乎只有農業、觀光産業較為發達,
此外在琵琶湖湖南的大津地區有些許工業聚落而已
往日曾如同現今東京、大阪的榮景,該樣貌實在難以想像...
像這樣遊歷各觀光景點時、並去了解它過往的發展歷程
是我現在去旅行時很喜歡做的事~
除了滿足好奇心之外,它們也是旅行很好的記憶點
有時還能得知該地的名物或名産等等,方便挑選餐廳、伴手禮ww
這次介紹的近江八幡與琵琶湖疏水道都是很不錯的觀光景點
而且人文景觀除了古城、古街道外、因為以前長期是經濟重鎮
商人物資來來往往下、造就滋賀也是神社、寺廟眾多的地方~
若之後考慮到日本旅遊但又不想人擠人,滋賀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