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到中年決定不婚的人、離婚或喪偶後想標記新生活的人,也可以辦理「單人婚禮」。留下紀念、朋友祝福才是重點。如果是單親媽媽辦單人婚禮,一起入鏡的會是小孩。但如果是年輕不婚族,可能就是寵愛的貓貓或狗勾當配角了。這兩天看到韓國的英文媒體寫韓國年輕人的「單人」婚禮,就上網搜尋一下韓國、日本的現狀。許多韓國人選擇不婚,但穿上婚紗還是許多年輕人(尤其女孩)的夢想。有夢想,就努力實現。
「我覺得我們正處於一個強調個人幸福的時代,」與愛犬拍下「婚紗照」的姜多暻說。「我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妻子或母親,但我承諾要讓自己幸福」。
南韓年輕人的價值觀在近10年來劇烈轉變。貧富差距、高昂房價、父權體制,種種原因讓許多年輕人選擇不婚。
「婚姻就像是個你根本不需要的套裝行程,」邀請40位朋友參加「不婚典禮」的鄭智賢說。她對著朋友宣告:「我承諾永遠愛我自己。」她覺得傳統的家族結構令人窒息,而家務與育兒的負擔大多落在女性身上。結婚後,女性的薪資明顯低於男性。
日本的「少子化」就沒有南韓那麼嚴重,不過不婚的人也在增加。日本的趨勢是,舉辦「單人婚禮」的人最後還是有可能結婚,但她們就是想為現在的自己留下人生里程碑。「單人婚禮」成為「單身經濟」的一環,婚禮業者的服務項目之一。
在韓國,有些企業已察覺這趨勢無法改變,開始重視單身員工的福利。許多韓國公司有結婚的補貼,現在開始讓不婚族也有相對應的福利,比如提供10天的單人蜜月假期。
南韓2022年的調查,19至34歲受訪者中,僅有36.4%對婚姻持「正面看法」,比2012年的56.5%下降了20.1個百分點。
南韓辦單人婚禮的趨勢在擴大,一方面是讓不婚族可以從親友收回一些禮金。韓國傳統觀念,認為婚禮禮金是一種互惠,不婚族一直付出、沒辦法回收,顯得不太公平。
南韓的「樂天百貨」,現在為40歲以上未婚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相同的現金獎勵與休假福利。這項福利很受歡迎,不過南韓多數企業還在觀望,尚未跟進。
單人家庭越來越多,首爾市政府在全市25個行政區設立了「單人家庭支援中心」,為獨居者提供健康、財務及其他生活諮詢服務。
日本則興起「單人產業」。比如日本人隨時可以「一個人拍婚紗照」,有些人純粹是想跟自己喜歡的偶像照片、動漫玩偶或寵物貓狗一起拍張美麗的照片。這種「單人行動」的文化,正成為日本社會中「一人BBQ」、「一人K歌」、「一人露營」等單人活動的新潮流。
也有一些人說:「當年結婚時沒有舉辦婚禮」、「對當時婚禮穿的衣服不滿意」,因此決定重拍單人婚紗攝影。
有些人渴望穿上婚紗,但目前沒有結婚計劃,趁年輕時先把婚紗照拍下來。
日本婚禮企劃者說:「單人婚禮是時代改變的信號。日本女性如今即便不嫁人也能自立,不願再受傳統角色的限制。」而韓國的不婚風潮,比日本有強烈一些的社會運動色彩:許多女性公甚至舉辦「不婚宣言式」來宣告此決定,抗議傳統婚姻對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不需要男人,我也很好,也可以很美」,是單人婚禮傳達的訊息。這股風潮,算是興起於日本,影響了南韓女性,在日本已經產業化,在南韓還不普遍,但已經引起許多討論。
台灣必然會受到日、韓次文化影響,很快的我們也會在日劇、韓劇看到單人婚禮的劇情。如果有台灣年輕人想辦單人婚禮,我們就帶著喜悅的態度一起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