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兩種鏡頭,兩種人生──《Soy Lib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席宇菲
記錄僅是一種面向的寫照。
觀看紀錄片《Soy Libre》(臺灣譯:《浪跡自由》),不禁思考紀錄片製作、拍攝和放映的過程,涉及什麼樣的權力問題?這是否為「紀錄片」與其他電影類型有所區隔的原因?這個界線,可以跨越,卻無法泯滅。
《Soy Libre》是導演 Laure Portier 拍攝同母異父的弟弟 Arnaud 的成長過程,她將弟弟生命其中十五年的時光──生事叛逆、出入監獄;埋怨家庭、不滿體制;放逐自我、流浪各處;找到愛人、組成家庭──濃縮成七十九分鐘的紀錄片。關於影片內容的理解與洞察,我分為縱橫雙向進行討論,橫向是作為觀者單就感性認知層面的解讀,我閱讀到角色渴望親情卻與家庭關係極度疏離的複雜狀況,只是《Soy Libre》的剪輯手法過於聚焦在角色的「反社會」,過多的控訴性陳述、報復心理使角色性格中的溫柔被弱化。映後線上座談時,許多觀眾都好奇:姊姊大學畢業又是導演,為什麼弟弟的人生是這樣?姊弟怎麼沒有生活在一起?姊姊有伸出援手幫忙弟弟找回正軌嗎?沒有其他家人能改變弟弟嗎?
什麼才是人生的正軌?我對這些提問感到難過,似乎是一種思想的強暴。然而,如果觀眾的感性認知是從影片邏輯而來,這或許代表主線素材的安排過於單一。導演想強調角色認為社會不公、家庭不好的一面,使得觀眾容易掉入弟弟誤入歧途、自我可憐且迷失的認知上,而忽略弟弟根本上作為影片中另一位導演,呈現自我人生選擇的主體性。另外,觀眾也可能無視這部片得以完成來自弟弟給予姊姊的支持;他想要幫助姊姊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他對姊姊的愛與期望為家人付出的心。
若單純以「角色說了什麼推進整個劇情發展」作為《Soy Libre》的縱向討論,則大致上可分為弟弟主動想被拍攝,弟弟自拍流浪過程,到弟弟不願被拍攝,而這之間的轉變是來自角色本身的心境或姊弟關係?影片開頭,許多鏡頭是弟弟載著姊姊,姊姊過肩拍攝前方的路途,一同感受飛速與風流,他們是親密的,他們朝向同個前方。影片中段,弟弟為了載姊姊卻發不動偷來的機車,姊姊在旁拍攝,鏡頭組成多半變成姊姊跟著弟弟,兩者開始有了距離。影片後段,姊姊安排弟弟在樹林中一根獨木上受訪,弟弟想離開。這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視角」,彷彿見證了關係的改變。
如果說整部影片是跟著歲月成長的時序發展,那麼從一開始聽姊姊的話的那個弟弟,乖乖地坐在某處對著鏡頭回答問題,直到那一顆弟弟站在獨木上方來來回回地行走,他不是太穩、不是太有意思,後來甚至感到厭煩的受訪畫面,我似乎看見關係之中的假性平等。我很喜歡看到弟弟最後表達自己不想在這個地方拍攝,決定走掉的畫面,我認為是這支紀錄片中權力的流動。
我始終覺得,觀看紀錄片不是娛樂而是一場深度閱讀,閱讀一段歷史、一個事件或一個人。這個過程不會太輕鬆,和看了一篇不是這麼舒服的報導一樣,我們以為被獵奇感吸引,但其實正在被真實吞噬。《Soy Libre》也有這樣令我難受的地方,我想,那份情感對話來自紀錄片本就無法記錄人生的全貌,《Soy Libre》中 Arnaud 的人生,是作為導演的姊姊選擇呈現的版本,就算以和樂結尾、故事待續的方式收場,仍存在一種對角色的凌駕。
「我就算過得不好,也不會跟妳說。」弟弟出發流浪前和姊姊說過這樣一段話,但他仍替姊姊自拍下來露宿街頭、行旅與體會生存的過程,弟弟從自我可憐中走出來,看見世界,他看自己的鏡頭對比姊姊看他的鏡頭,我感覺前者是自由的、後者是受框架的。兩種鏡頭,兩種人生,也是關係從親密到疏遠的證明。我們不難理解,因為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遺憾,疏遠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只是我們往往不能確定是什麼時候讓彼此走失,彷彿家人之間也剩下血緣上的連結,但那份曾經的情緣沒有不見。
我想,《Soy Libre》說明了:再爛的人生,都能做自己的導演。
全文劇照來源:TIDF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導演范赫文最大的企圖就在這裡彰顯:以慾望顛覆了龐大的信仰。這種顛覆並不只是針對教會體制的腐敗,而是直指信仰本身。信徒需要有所感受,便在自己的身上刻下傷痕,這樣的供需究竟是建立在信仰與人之間,還是人的自滿之上?
本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在台灣短片競賽入圍當中,將其中三部台灣的短片:《玫瑰色的裙》、《悄悄告訴她》以及《台北過手無暝無日》組成《短酷少「女」》單元,從「女」的角度出發,看見不同的生命故事。
譚盾陸續受邀為張藝謀導演的《英雄》、馮小剛導演的《夜宴》作曲,其旋律脈絡和中華文化演繹語彙,皆明顯源自《臥虎藏龍》美學精神,堪稱武俠三部曲。然而,譚盾完成《夜宴》後就不再參與電影製作,形影正如江湖大俠,來無影去無蹤。
紀實少「男」的生活切片裡有迷惘、有眷戀、有義無反顧,有少「男」們用創作、用肉身、用粉紅光波抵抗社會的眼光。《台灣短片競賽單元──紀實少「男」》裡的三部短片乍看沒有關聯,但每部片裡的少「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社會對話。
也許導演最想要傳達的想法是,所有曾被歧視、被抹除的族群,別再順服地等著被體制淹沒與抹滅,時代已經有所改變,現在就拿起你的攝影機/照相機,拍下你的作品,開始說起你的故事吧!這一次,故事將不會被抹去。
茶道者,不過水與茶,如此而已。利休所言:「這世間能讓我低頭的,只有美的事物。」在待庵茶室中展露無遺,極簡卻具深度的設計,是「侘寂」美學的經典體現。品茶時,飲者進入一種枯淡的心境,卻是讓人心馳神往,這也是利休「空寂茶」的核心價值:不以華美為目標,卻以空的心境獲得一切永恆,茶禪之美正在於此。
導演范赫文最大的企圖就在這裡彰顯:以慾望顛覆了龐大的信仰。這種顛覆並不只是針對教會體制的腐敗,而是直指信仰本身。信徒需要有所感受,便在自己的身上刻下傷痕,這樣的供需究竟是建立在信仰與人之間,還是人的自滿之上?
本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在台灣短片競賽入圍當中,將其中三部台灣的短片:《玫瑰色的裙》、《悄悄告訴她》以及《台北過手無暝無日》組成《短酷少「女」》單元,從「女」的角度出發,看見不同的生命故事。
譚盾陸續受邀為張藝謀導演的《英雄》、馮小剛導演的《夜宴》作曲,其旋律脈絡和中華文化演繹語彙,皆明顯源自《臥虎藏龍》美學精神,堪稱武俠三部曲。然而,譚盾完成《夜宴》後就不再參與電影製作,形影正如江湖大俠,來無影去無蹤。
紀實少「男」的生活切片裡有迷惘、有眷戀、有義無反顧,有少「男」們用創作、用肉身、用粉紅光波抵抗社會的眼光。《台灣短片競賽單元──紀實少「男」》裡的三部短片乍看沒有關聯,但每部片裡的少「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社會對話。
也許導演最想要傳達的想法是,所有曾被歧視、被抹除的族群,別再順服地等著被體制淹沒與抹滅,時代已經有所改變,現在就拿起你的攝影機/照相機,拍下你的作品,開始說起你的故事吧!這一次,故事將不會被抹去。
茶道者,不過水與茶,如此而已。利休所言:「這世間能讓我低頭的,只有美的事物。」在待庵茶室中展露無遺,極簡卻具深度的設計,是「侘寂」美學的經典體現。品茶時,飲者進入一種枯淡的心境,卻是讓人心馳神往,這也是利休「空寂茶」的核心價值:不以華美為目標,卻以空的心境獲得一切永恆,茶禪之美正在於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影像是完美複製的工具,卻也是赤裸裸的武器 影像可以記錄下那些我們怱略的細節,那些我們遺忘的瞬間,為了留住這些畫面,才有了電影、有了紀錄片。 而家,是每個人最親近的關係,也是不得不面對的關係。 或許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或許在成長過程中有爭執,但那都是彼此表達愛的方式。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在劇情之外,同時也對於年事已高的Víctor Erice 在電影中藉由Miguel不斷招喚記憶的懷舊情感存疑:是否為導演個人意圖?但另一方面,Julio女兒對於父親消失早已釋懷,傾向維持現狀。於是電影大半在些許懷舊的過往情感中拉鋸。 影片一開始呈現過往年代的底片質感,是後來已變成作家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日本電影《異國日記》和2018年的法國電影《我的巴黎舅舅》,都探討了領養這個主題。這些電影呈現了在家庭成員過世後,主角決定領養孤兒的故事,並探討了愛和家庭的多元化。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正因為沒有血緣,所以少了點期望。」 「能夠選擇自己的家人,羈絆會比較深吧。」 《小偷家族》描述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一起生活、一起旅行、一起在屋簷下「聽」著煙火的一家人。直到某次偷東西被抓包後,才被公權力介入,拆散了一家人。導演是枝裕和在本片企圖描繪何謂「家」,以及在多元成家的
影像是完美複製的工具,卻也是赤裸裸的武器 影像可以記錄下那些我們怱略的細節,那些我們遺忘的瞬間,為了留住這些畫面,才有了電影、有了紀錄片。 而家,是每個人最親近的關係,也是不得不面對的關係。 或許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或許在成長過程中有爭執,但那都是彼此表達愛的方式。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在劇情之外,同時也對於年事已高的Víctor Erice 在電影中藉由Miguel不斷招喚記憶的懷舊情感存疑:是否為導演個人意圖?但另一方面,Julio女兒對於父親消失早已釋懷,傾向維持現狀。於是電影大半在些許懷舊的過往情感中拉鋸。 影片一開始呈現過往年代的底片質感,是後來已變成作家
Thumbnail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廖瞇與弟弟滌的對話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再次與父親和母親對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深入挖掘。通過書寫,作者細膩處理了家人之間最難以解開的謎題,並療癒自己與家人的心靈困境。這是一部近身拍攝的紙上紀錄片,讀者將在堆疊細碎的家庭日常裡,見證他人的家庭現實,並與之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