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聽到警訊聲,你會關掉它還是回應它?

    上週,家中的大門一直「嗶嗶嗶!嗶嗶嗶!」作響,一般而言,大門的電池大概一年需要換一池,我3個月前才剛換上一批新電池,心中納悶著,怎麼這麼快就沒電了? 日子一天天過,每次進出家門,嗶嗶聲總是提醒著我:該去買oo牌電池了!(它建議用oo牌電池)接著我關上門後,總是就又忘了買電池一事。
    前天晚上,我在進門時,留意到它沒有發出提示聲,但因為門打得開,我還是忽略了它透露的訊息:電量真的已經快要耗盡了!
    今天早上,燁和翎起得很早,翎準備好書包後,兩個孩子很開心地對著我大喊:「媽咪,我們兩個要先出去門口等妳了哦!今天是我們等妳耶!嘿嘿!每次都媽咪等我們,今天媽咪最慢!」接著兩個孩子就笑嘻嘻地跑去門口了。
    (註:這是我們家中的出門常規,準備好的人先去門口等)
    我準備好,手放在門把上正要打開大門時,聽見燁在門外喊著:「媽咪,門打不開!!」原來是孩子們在門外用磁扣嗶,結果居然進不來。
    門終於沒電了!
    當場,我趕緊跟孩子一起換上家裡現有的xx牌電池,不再執著於一定要用oo牌電池。
    換上之後,OK! 門可以正常運作了!
    從這生活的小事中,我學會:
    1. 當人事物發出警訊時,不要忽略它。
    與孩子的相處不也是如此嗎? 孩子在日常中透過:情緒、頂嘴、眼淚、沉默不語…等方式在向大人發出"需要協助"的訊號,我們經常覺得事小,而不把它當一回事,就像我對待門的嗶嗶聲一樣,聽見了、卻依然故我的不以為意,總以為「沒這麼嚴重」。
    是不是一定要等呢?等到有不好的事發生,我們才能學會教訓?
    等到門沒電了,我就進不來了;
    等到孩子發生事情了,我們要處理可能就更麻煩了。
    2. 日常保養要做好,減少出臨時狀況
    該換電池就不要拖、該維修就不要省、身體有不適就是警訊要當一回事、親子關係的存款,也需要在日常中落實一點一滴的刻意連結和維繫。孩子和我們有一定的信任感和親密感,就不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在孩子遇到重大議題時,我們才對孩子有影響力。
    換好電池也測試完畢後,我跟孩子們說:「還好你們今天在門口等,正好發現了這件事!要不然我跟燁載翎去上學後,就換我們兩個被鎖在門外進不來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下次再聽到嗶嗶聲,我一定要趕快換,該做的事就盡快做,不能拖,拖到最後我們可能就被鎖在外面了。」
    最後,我們以經驗帶來的學習,做為事件的endi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