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語言不是親密唯一的途徑

    多年前,首次讀到伴侶治療師Esther Perel提出「親密不是談出來的」這個概念時,我覺得心裡鬆了一口氣。
    這個概念恐怕與當今許多大眾心理學的概念背道而馳,大量的書籍與大眾媒介以熾熱的口吻訴說著溝通的重要,「如何說」、「如何分享」、「如何被聽懂」成了親密關係中的顯學。許多在關係中受挫但仍抱有希望的人們,積極地學習使用各種方法與技巧,期盼他們的願意說與願意聽,能為枯竭的情感換回一畝綠洲。 無奈的是,彷彿對著一池靜默的湖泊擲入石頭,石頭除了往下墜落消失於無形之外,並沒有掀起任何漣漪。有些時候,比較不擅長說話的那一方,甚至還會露出疲憊或痛苦的表情,只想知道各種「溝通轟炸」何時才能結束。
    「想要認真跟對方溝通,讓我們彼此知道怎麼做對兩個人都好,我做錯了嗎?」提問的背後是一顆挫敗的心。

    溝通的樣貌
    來做個思想小實驗,當你想像你在認真與伴侶溝通時,你腦中出現的畫面是什麼?你會做甚麼?你們之間瀰漫著甚麼樣的氣氛?
    如果你和許多人一樣,腦中浮現的是「兩人坐在沙發/床上/餐桌兩端,聚精會神地展開一場談話」這種畫面,也許你會對Esther Peral的論點很有感觸。 她說:「支持『親密是談出來的』的人(經常是女性,但並非一定),很難認同其他的溝通方式,因為當伴侶遲遲不肯吐露心事時,會讓他們有種被騙的感覺。 『你應該甚麼都可以對我說才對啊,難道你信不過我?我想當你最好的朋友。』 在這種情況下,不開口的一方總是承受改變的壓力,而不是開口的那方需要多包容一點。這種種狀況把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降到最低,包括為彼此做點貼心的事、擺出引人注意的姿勢、通力合作完成某項計畫,或是一個無價的微笑、時機剛好的眨眼,即便那表達了默契和協調,尤其是在詞窮的時候。」

    用心聆聽不僅限於語言
    說到底,你仰賴什麼做為親密的溝通之道?面對不善言辭的另一方,拼命分享自身感受或費盡心力要求對方多說一點,究竟是把對方拉近還是推得更遠?
    Esther Perel在書中舉了一個好例子。 艾迪經常因為不能或不願「敞開」心房,使女友往往在灰心之餘甩了他。她們一致認為不知道艾迪心裡真正的感受,覺得艾迪恐懼承諾。
    艾迪總是防禦性地回應:「這話是什麼意思?我每天見到妳啊?不是嗎?妳怎麼會不知道我的感受呢?」 當他認識妻子紀子時,她幾乎不會說英文,而他則完全不懂日語,兩人的交往過程幾乎沒有交談。十二年後,身邊有兩個孩子的艾迪回想當年:「我真的認為,沒辦交談反而是交往順利的原因。我完全沒有要分享的壓力,紀子與我必須用其他的方式表現我們有多喜歡對方。我們常煮飯給對方吃,幫對方洗澡,我幫她洗頭,一起觀賞藝術表演。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在拉法葉街上,看到一個叫寇蒂斯的街友做了一尊了不起的雕像,他瘋狂歸瘋狂,卻才華洋溢。我與紀子嘗試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解釋,說不出來的就表演,然後我幫她穿上外套,牽著她的手一路到鎮的另一頭。我們並不是不溝通,只是不用說的。」

    這樣或那樣示愛可以嗎?
    由美國作家Gary Chapman提出的著名的「五種愛的語言」,從1992年出版至今魅力不衰,其著作被翻譯成49國語言,並長期占據亞馬遜熱銷排行榜,說明了另一派觀點也受到矚目,亦即:想要表達愛、接收愛或與對方溝通,除了用說的,還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與途徑。 那五種「愛的語言」分別是:肯定的語詞(Words of Affirmation)、身體接觸(Physical Touch)、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真心的禮物(Receiving Gifts)、精心的時刻(Quality Time)。 不過,我認為絕對不止五種。古怪的、不主流的、好笑的、難以被理解的許許多多表達,都有可能是一個人示愛或溝通的做法。
    問題是,我們看不看得懂,或能不能接受那正是對方表達愛或感受愛的方法。儘管那可能與我們的理想樣貌不盡相同,甚至天差地遠。

    屬於你們的獨一無二的親密定義
    經歷數次婚姻,後來嫁給英國畫家且定居在加州的日本作家伊藤比呂美在《閉經記》中寫道,丈夫認為兩個人一起無言的看著網球節目,就算是充分溝通了;沒有什麼大吵架,就算是關係很不錯了。 . 「不論喜歡或不喜歡,跟著他一起睡覺、一起看電視。然後現在的我們都很穩定。雖然有種彼此擦肩而過的感覺,但其實這樣的感覺也不壞。」 . 說到底,對親密關係的感受為何,也反應著個人與自我的關係。完全倚靠對方能不能滿足自己來定奪一段關係的好壞,等於將自我成熟的責任排除在關係之外;而堅持以唯一標準來評價伴侶的表達,則無疑是忽視每一個異己的訊息與價值觀。 真正的溝通是什麼呢?全盤的理解,包含著對尚未或無法理解之事的尊重與包容。 你能理解伴侶的程度,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你對伴侶的非語言訊息的消化與理解。沒有說出口的,不一定沒有表達。不同於你所期望的,也不盡然就是親密的破滅。
    在伴侶諮商的工作中,我的目標是擴展伴侶雙方的相互理解,包含個體的、文化的、社會結構性的,也包含語言與超越語言的,試著讓彼此意識到關係中的拉扯與角力從何而來。與此同時,也歡迎新的、有創意的、安全且帶有玩心的互動模式開始萌芽。 溝通並不總是透過語言,親密是一種獨特的創作。活絡你們的感情如同寫一首長詩、跳一支熱舞,或者,是從此岸奮力划水抵達彼岸,在精疲力竭中享受朝陽與微風的吹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