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該選擇[電動車]或[燃油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聽到一段網路的訪談,讓我對於電動車開始有新的想法
我想,在未來電動車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台灣每年汽車銷售40萬台,其中電動車的市佔率為:
  • 2019年 = 3千台
  • 2021年 = 1~1.1萬台
  • 2025年 = 4萬台 (預估)
目前電動車普及率不高,還是取決於售價,目前價位還是落在 TWD150萬 上下,未來售價如降至燃油車價位,電動車將是消費者另一個選項。
目前充電完成可以行駛200公里,未來可以達到560公里
台灣南北距為400公里,東西為250公里,地理條件非常適合電動車,不過目前電動車要面臨的是缺電及充電座設置的問題,還有賴政府推動及政令規劃。

電動車的未來

  1. 電池能源管理
  2. 成本控制
  3. OTA空中下載技術(Over-the-Air)更新軟體,物聯網、車聯網

電動車的優勢

  • 維修費減少
  • 3萬公里回廠保養
  • 無燃料稅
  • 1度電=3元,可行駛6~7公里
  • 燃油車 1公升可行駛約15公里

充電座分為2種

  • 慢充(AC):220V, 32A=7,040W,充電完成時間=10小時
    目前全台2000座
    慢充設置成本3~5萬
  • 快充(直充)(DC):800V,充電完成時間=8分鐘
    目前全台100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能源轉型正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尤其是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許多人面對電動車仍有里程焦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電動車續航將會更穩定。在本文中,我們探討臺灣對於能源的需求預測,從電價上漲到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提出七類綠能開發投資的方向。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財務報告 Q4 營收YoY-5% 毛利率 30.4% 比去年好 EPS 3.46元 全年 電源零組件主要來自電動車 EPS 12.86元 現金股利6.43元 QA 電動車展望?電動車市場衰退對公司的影響? 電動車還是比較貴,充電樁也還是不夠普及,但是電動車還是未來的方向,且公司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能源轉型正成為一個重要話題,尤其是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許多人面對電動車仍有里程焦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電動車續航將會更穩定。在本文中,我們探討臺灣對於能源的需求預測,從電價上漲到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提出七類綠能開發投資的方向。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財務報告 Q4 營收YoY-5% 毛利率 30.4% 比去年好 EPS 3.46元 全年 電源零組件主要來自電動車 EPS 12.86元 現金股利6.43元 QA 電動車展望?電動車市場衰退對公司的影響? 電動車還是比較貴,充電樁也還是不夠普及,但是電動車還是未來的方向,且公司
為什麼 ev 比傳統汽油車不值錢? 快速總結: 電池衰退,電動車現在都是新科技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寧願等多一會,新世代 ev 又出來了。而且,充電設施還沒有完善,都是令人卻步原因之一。 為什麼 ev 在歐洲沒有中國的銷量? 大家買車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各種稅務優惠,打折津貼。
Thumbnail
非特斯拉陣營市占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到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多了,除了路上很多的Tesla Model 3/Y,其實傳統車廠在2023年的銷售量相比過去也是成長很多,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電動車的選擇是越來越多,有競爭才有越來越進步的車子,也才會有越來越便宜的價格出現。BMW 是傳統車廠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