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傳(1):雄鎮漢中的北伐驍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羅貫中曠古奇才,利用他的妙筆生花,塑造出了萬世不易的三絕: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此外,也有些人,出於襯托需要,而被羅貫中大筆一揮,變成了丑角,其中最知名的兩個人,又當屬吳將周瑜、魯肅;此二者為了襯托諸葛亮的智謀,數百年來被不停醜化,可說是《三國演義》排行頭號的受害者。然而,要論冤枉,則同屬季漢陣營的魏延,未嘗不敢說自己第一。
  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今河南省信陽市),深得先主劉備的賞識與丞相諸葛亮的器重,官至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侯,是季漢中期首屈一指的宿將。因在第一次北伐期間,獻上了奇襲長安的「子午谷奇謀」,但不被諸葛亮所採納,致使後人千百年來對此展開無數辯論,是一位話題性很高的人物;而他與楊儀的政治鬥爭,更是令他的晚節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備受爭議。
  過去千百年來,基於小說「尊劉貶曹」的思想濃厚,但凡是蜀漢陣營的人物,只要不是「歷史之壁」太過高聳,那麼羅貫中乃至於毛宗岡父子都會不遺餘力的去美化這些人,有時甚至美化過頭,反而把某些人給寫壞了(例如諸葛亮之多智,作者想把他寫成神仙,卻看起來更像是妖怪;劉備被描述成遇到事情動不動就哭,幹大事就犯難,最後全靠手下來解決的甩手掌櫃)。然而,在當時甚至更早以前的大環境下,「仁君忠臣」的角色刻畫依然廣受社會好評,是以力捧劉備之仁、關羽之義、諸葛亮之智,就成為了作者貫穿全書最重要的工作;其中又以諸葛亮之智最讓人印象深刻。
  曹操、周瑜、魯肅、曹真等人俱是敵對勢力,被用來給諸葛亮抬轎是理所當然的事,並不能夠凸顯其全知全能的一面,為此,羅貫中又刻畫了只能宏觀、不能細品的劇情,來表示諸葛亮的神而明知;比如入川之際,說諸葛亮在魚腹浦早早佈下了可抵十萬雄師的八陣圖,還跟他岳父交代:「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這不擺明了睜眼說瞎話嗎?你入川時就能算到夷陵戰敗,怎麼就沒算到關羽會先失荊州?
  又,後面司馬昭命鍾會、鄧艾伐蜀,鄧艾偷渡陰平小路,來到一座有諸葛亮在旁題字的荒廢軍寨前面,上面寫道:「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二火初興,意思就是炎興元年,好傢伙!你連自己死後,朝廷會用的年號都算到了,甚至還知道敵方將帥是鍾、鄧二人(鍾會字士季,鄧艾字士載),其結局又將如何,怎麼就沒算到劉禪會聽黃皓巫蠱之言荒廢政務,而先叫人把黃皓給宰了?——諸如此類的破綻甚多,實不足語,但上述這些故事,都沒有羅貫中拿魏延腦後有反骨一說來得有戲劇性,這也是諸葛亮初出茅廬以來,最先「預知未來」的故事;用意是想告訴讀者,諸葛亮不但文韜武略,也善於洞察他人,天下諸事無不在他掌控之中。然而,就是這樣一齣精采的文戲,導致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的文學形象深植人心,令不少史家為其叫屈。
  既然所謂的「反骨」設定是源自小說,那麼,歷史上的魏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所提倡的子午谷奇謀,是否真如現代許多二次創作的內容所描述,能一舉而定咸陽以西?又,在欣賞他的劉備去世後,他與諸葛亮、楊儀之間,乃至於其他同僚,又經歷過了哪些摩擦,以至於當他和楊儀互告對方造反時,竟無人願意站在他這邊為他說話?
avatar-img
2會員
12內容數
全書共六十五卷的《三國志》僅有十五卷是記載蜀漢人物的蜀書。許多對蜀漢具有一定貢獻和重要性的人,因史料殘缺,或生平不詳,或銷聲匿跡;比起名傳萬世、家喻戶曉的關張趙、諸葛亮等人,《季漢烈傳》更著重描寫那些一同參與了蜀漢開國直至滅亡,這充滿傳奇、熱血、浪漫與哀愁的四十二年歷史的人物,基於補闕原則,盡可能將他們的生平重現於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青葡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麋芳獻城投降,導致關羽軍敗身死的消息傳回益州後,在成都朝廷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劉備固是悲憤不解,但要說到傷心,最難過的人依舊還是麋竺。他不明白,自己兄弟與劉備共患難二十年了,眼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興漢元勳」的萬世之功近在眼前,怎麼才一轉眼,麋芳就捅下了瀰天大禍,葬送家族前程。   《三國志‧
  麋芳被任命為南郡太守的時間點史書無載。關於麋芳的生平,陳壽僅以短短二十四字的篇幅附錄在《麋竺傳》尾聲,其餘事蹟則是以隻言片語記錄在《虞翻傳》和《賀齊傳》等吳書當中。目前比較廣泛的說法有兩種,按時間順序來講的話,一是劉備西定益州後,拜關羽董督荊州事時連帶任命;二即「湘水之盟」後,由劉備回師成都前所
  「子方啊,哥如今就要隨玄德一同入蜀了,留你跟眾人一起看家,你我都是經歷過戰火無情的人,雖說大事自有諸葛軍師頂著,到底兵戰凶危,做事不得不勤勉些。倘若有遇到猶疑難決的事情,就盡速稟報諸葛軍師,或者向關、張、趙三位將軍商量……」   建安十六年(西元211年)三月,因應曹操西征漢中的舉動,與漢中在地
  就在麋竺對著城邊的夕陽,用微笑掩飾內心感慨,回首自己畢生最大、也是最後一次投資的時候,當年那個受麋竺幫助的天使再次出手了。   在結束了歷時三年的益州攻伐戰之後,入主成都的劉備,領土雖然尚未囊括漢中,荊州也未全部拿下,但在某種程度上,已然實現了諸葛亮當年在「隆中對」裡給他規劃的「跨有荊、益」的短
  麋竺看好劉備這支股票,並把所有財產全部砸下去,固然是破釜沉舟的舉動,以後見之明來說,麋竺就跟早些時候在幽州老家投資劉備的蘇雙、張世平一樣,具備了驚人的投資目光,但在他回收這筆巨大利潤之前,將近二十年間,麋竺都是住在最高級的海景套房,別說利潤的回報了,根本就是賠到賣腎賣血賣屁股都沒辦法補回來的韭菜
  麋竺是徐州東海郡朐縣人,跟他後來的同事諸葛亮(徐州琅琊郡陽都縣)勉強說得上是半個老鄉。麋竺祖上不詳,按北宋司馬光於其《資治通鑑》注引《姓譜》的文獻來說,其姓氏最遠可追溯至周朝時的楚國(楚大夫受封於南郡麋亭,因以為氏,或言工尹麋之後,以名為氏),後來秦滅六國,又楚漢相爭,等到漢朝建立時,其家族人口
  麋芳獻城投降,導致關羽軍敗身死的消息傳回益州後,在成都朝廷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劉備固是悲憤不解,但要說到傷心,最難過的人依舊還是麋竺。他不明白,自己兄弟與劉備共患難二十年了,眼看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興漢元勳」的萬世之功近在眼前,怎麼才一轉眼,麋芳就捅下了瀰天大禍,葬送家族前程。   《三國志‧
  麋芳被任命為南郡太守的時間點史書無載。關於麋芳的生平,陳壽僅以短短二十四字的篇幅附錄在《麋竺傳》尾聲,其餘事蹟則是以隻言片語記錄在《虞翻傳》和《賀齊傳》等吳書當中。目前比較廣泛的說法有兩種,按時間順序來講的話,一是劉備西定益州後,拜關羽董督荊州事時連帶任命;二即「湘水之盟」後,由劉備回師成都前所
  「子方啊,哥如今就要隨玄德一同入蜀了,留你跟眾人一起看家,你我都是經歷過戰火無情的人,雖說大事自有諸葛軍師頂著,到底兵戰凶危,做事不得不勤勉些。倘若有遇到猶疑難決的事情,就盡速稟報諸葛軍師,或者向關、張、趙三位將軍商量……」   建安十六年(西元211年)三月,因應曹操西征漢中的舉動,與漢中在地
  就在麋竺對著城邊的夕陽,用微笑掩飾內心感慨,回首自己畢生最大、也是最後一次投資的時候,當年那個受麋竺幫助的天使再次出手了。   在結束了歷時三年的益州攻伐戰之後,入主成都的劉備,領土雖然尚未囊括漢中,荊州也未全部拿下,但在某種程度上,已然實現了諸葛亮當年在「隆中對」裡給他規劃的「跨有荊、益」的短
  麋竺看好劉備這支股票,並把所有財產全部砸下去,固然是破釜沉舟的舉動,以後見之明來說,麋竺就跟早些時候在幽州老家投資劉備的蘇雙、張世平一樣,具備了驚人的投資目光,但在他回收這筆巨大利潤之前,將近二十年間,麋竺都是住在最高級的海景套房,別說利潤的回報了,根本就是賠到賣腎賣血賣屁股都沒辦法補回來的韭菜
  麋竺是徐州東海郡朐縣人,跟他後來的同事諸葛亮(徐州琅琊郡陽都縣)勉強說得上是半個老鄉。麋竺祖上不詳,按北宋司馬光於其《資治通鑑》注引《姓譜》的文獻來說,其姓氏最遠可追溯至周朝時的楚國(楚大夫受封於南郡麋亭,因以為氏,或言工尹麋之後,以名為氏),後來秦滅六國,又楚漢相爭,等到漢朝建立時,其家族人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分星野》的劇情主線是諸葛亮,舞台在江東;那麼,劇情張力就由曹操負責。畢竟,蜀吳聯手,一起對抗雄曹。
Thumbnail
關於愛吃辣這一點,有段劇情孔明請華佗吃加了茱萸的扁食,辣壞了華佗。茱萸=越椒,扁食=餛飩,這一道是四川紅油抄手嗎?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戰前先來看一下,嚴尤勸王邑繞過昆陽打宛城的那個建議靠譜嗎?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很靠譜,因為此時宛城的守將是更靠譜的岑彭,後來的雲台28將中的老六,朔江滅蜀的雲台之光,漢軍已經被他從正月到現在整整拖了五個月了,早已師老兵疲。 但岑彭同樣堅持不了多久了,宛城餓的已經快吃人了,打昆陽直接導致損失了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三分星野》的劇情主線是諸葛亮,舞台在江東;那麼,劇情張力就由曹操負責。畢竟,蜀吳聯手,一起對抗雄曹。
Thumbnail
關於愛吃辣這一點,有段劇情孔明請華佗吃加了茱萸的扁食,辣壞了華佗。茱萸=越椒,扁食=餛飩,這一道是四川紅油抄手嗎?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管理學、歷史和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為何諸葛亮死後蜀國會全軍覆沒,甚至之後中國的昔日霸主地位還讓給西方國家。分析東西方人思維差異,探討儒家文化與科技快速變化之間的衝突。破解人生追求的根本,從內在自我「逆向思考」,探討成功人士追求的真正核心,探討諸葛亮的管理方式和為什麼他的謹慎導致蜀國的命運。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蓋延掃平粱地之時,劉秀剛剛在宜陽和馮異聯手逼降了漢末第一匪幫赤眉軍,粱地的大量物資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關中的災後重建當中。(「蓋」作為漢人姓氏時,應讀做「葛」,在此小科普下) 還記得我們上一戰中說到的,為啥只有馮異能夠在一撥撥流賊拿長安當公共汽車後重新扶起來千瘡百孔的帝國故都嗎? 因為後面劉秀源源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戰前先來看一下,嚴尤勸王邑繞過昆陽打宛城的那個建議靠譜嗎?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很靠譜,因為此時宛城的守將是更靠譜的岑彭,後來的雲台28將中的老六,朔江滅蜀的雲台之光,漢軍已經被他從正月到現在整整拖了五個月了,早已師老兵疲。 但岑彭同樣堅持不了多久了,宛城餓的已經快吃人了,打昆陽直接導致損失了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