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時期》第十冊的內容可能是目前故事裡最喜歡、最動人的一段了。或者說,因為山口老師這次在有限的篇幅內,透過八虎和世田介兩人的對白、情節生活的交錯疊加,深刻有力地傳達她一直想在《藍色時期》強調的事物,並且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第一冊八虎愛上繪畫的藍色澀谷,作了遙遠的呼喚與敲響。
更在對作品題材、角色自我探尋的「你喜歡畫畫嗎?」大哉問裡,細緻延伸至更純粹的藝術(繪畫)本質與價值探討,而透過八虎和世田介的回答,不只豐富了角色性格、成長曲線,同時回到了原點,展現創作者(作者山口老師、八虎)的初衷與堅持。
創作是感受、理解、溝通。
在前幾篇曾經提過山口老師的商業出道作,自己寫下了「繪畫,讓內心深處感受得以映現」一句,回首想來,這也是為什麼八虎與世田介這一段如此觸動心弦之所在。因為透過放在各種細微的日常片段裡,細碎又緊扣地讓那模糊的感受漸漸浮現,最後,在世田介雙手掩面,淚水湧出的那一刻,原本隱而不察的感受被直指點破,那個瞬間打中了兩人,也打中了我們。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感受能被人理解。
八虎在問世田介喜歡畫畫嗎?他回答,一次也沒有,更反問了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嗎。和《Nude Model》的夏目一樣,畫畫是世田介的全部,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當它已變成日常,再言及喜歡,似乎並不那麼對。畫畫是他的避風港,同時也因為安謐讓人沈溺。一切都如此理所當然,所以他人習慣性的稱讚他繪畫很厲害,所以他並不認為這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牢籠可以保護兔子,卻也會把牠關在裡面」或許這樣的生活,是令人安心的避風港,也是令人窒息的圈禁,斷了連結關起了感受,更遑論喜歡與否。
只懂素描,也只有素描的世田介漸漸發現自己深信的天份似乎只是一場謊言,在找不到意義,快要無法呼吸時,八虎看見他素描本上的兔子,除了一如既往地稱讚他素描的功力,更感受到寄放於線條間,世田介內心深處感受到兔子給予的溫暖與心安。隱密卻也裸露的感受,在那瞬間從作品、那幅素描本身被八虎理解了。
渴望被人理解。世田介的牢籠終於被打開了門隙,得以喘息得以望見牢籠外的景色,因此當八虎問起喜不喜歡小野冴夏的作品時,他斟酌字詞說「應該不是喜歡⋯⋯而是能『理解』」,之前無法回答的問題,這次有了答案。在喜歡與不喜歡之外,也有不同的、更加貼近的情感表現,去試圖理解作者在作品裡寄放的情感,或許能更純粹地拓寬視野,更尊重創作本身。
「所以與其說喜歡,感覺更像『接近』」
這樣的答案,讓八虎看見另一種觀點,創作、作品、繪畫是作者內心深處感受的映現,而感受是用理解的。感受因人而異,因此包含了千萬種幽微的情感,八虎意識到這一點後,望著眼前一幅一幅畫作,突然心底感覺到了一點「奇怪?所謂的藝術,有這麼自由嗎?」
「無法喜歡某些東西並不是什麼壞事。話雖如此,若只是用一句『無聊』去概括它,就不會有更多發現了」
發現每一個作品背後,每位作者用著屬於他/她的方式,去表達內心深處的樣貌。那樣貌的形成過程或許經歷了諸多的取捨、糾結、拉扯、掙扎,但最後展現出來的卻是如此動人、雋永和遼闊,因此「所謂的藝術,非常不自由,也可以很自由」。
換句話說,去理解作品,去理解感受,就是一種交流溝通。一種心靈之間達到某種交會的交流,就算無法感受到相同的事物,但在某一瞬間,交流的過程能讓自己看見,滲透進畫布的無以名狀,原來是這樣的,原來一直存在著。
「用話語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事,但也不能因為無法言喻,就當作『不存在』⋯⋯所以,即使當時的感受不被人理解,或是無法用言語形容,希望你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感受」
八虎在升班創作展交出了一幅和朋友經常去運動酒吧的圖畫,因為這是他對「喜歡畫畫嗎」的回答。和世田介的交談,讓他想起了第一次能透過畫畫與人交流的感覺,在去試圖理解世田介的感受時,讓他意識到了因為感受到人,所以才會喜歡畫畫。
而世田介也同樣地透過和八虎的交談,更了解自己,更了解畫畫之於自己的意義,更了解了珍視內心深處的情感。兔子的素描,因為和孩子的交談,讓他察覺到自己和人(同時也是畫畫)之間的關係,因為和八虎的交流,讓他體認到素描不只是畫的相似、記錄表面而已,那些不在眼前的東西,也能夠在細節處溫柔落進,被人理解,被人正視。
「我稍微能夠覺得⋯⋯珍惜自己感受到的事物也不錯」
所以兩人在最後各自畫出一幅好好面對自己,為自己而畫的作品。
繪畫、美術,是越坦誠面對自己感受的人,越能說出口的語言,並非以文字、話語表達,而是透過筆畫,以內心感受為輪廓,真實自我為顏料畫下,讓它們滲透進畫布,滲透進對方心底。連結起人與人的感受,溝通交流。
因此「就算什麼都沒說,看到世田介同學的雙眼染上藍色,就讓我很開心了」
因為染上代表第一次悸動的藍色(澀谷)
因為以畫溝通的這一刻,這樣就足夠了。
「我第一次⋯⋯很慶幸自己會畫畫」
(「今はじめて 絵が描けてよかったと思っ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