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旧时代的人:大长今与韩国文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没有新的政治想象和思想就不可能有新的文学。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街上的小女孩都穿传统韩服,学校里举办文艺汇演也会有好几个穿韩服的歌舞表演节目。今天无意间和朋友提起,她惊讶地告诉我,说她小时候也有过一套,而且在身边的表姐妹、同学之中也都很流行,不知道什么缘故。
感觉这个现象并不是毫无来由的,现在想起来,也许和当年热播的《大长今》有很大关系。我有时候还会无意哼起一两句主题歌,后来查证了一下歌词,发现这部剧的主题曲光是中文翻唱制作就有三个版本,另有粤语版、男声版,和原曲轮番播放,我到现在都搞不清,就只记得陈慧琳唱: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长漫漫。
想要接续《大长今》当年那样的影响,今天似乎不太可能了。就连 2016 年当红网络的《太阳的后裔》都已经算得上是某种现象级的传播,不能再往前了。更何况你为了一部电视剧身穿韩服上街、表演,在民族主义情绪无限高涨的今天,被当众扑杀都是有可能的。并非危言耸听,最近已经看到好几例行人、顾客因身穿和服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新闻,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网络批评,可以看到人们的愤怒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像早已盛满,随时有可能倾洒的汽油,遇火就着。
所以关于韩国,K-pop 或许是最安全的,但即便知道这个秘密也要悄悄进行,祈祷诸位偶像表现得更加国际化一些,不要那么“韩国”,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被看出来。不能像《大长今》和传统韩服一样,会被一眼识破,他用一颗卑劣的心怀疑别人有卑劣之心,紧接着无数桶汽油就泼过来了。
包括在文学上,中国人也是一贯瞧不起韩国的,可能有朝一日终于有个韩国作家获诺贝尔奖了,才会高看一眼。别的奖项就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效果了,因为他有限的眼界里只装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而韩国电影之所以在这里能有一席之地,可能也是因为获太多奖了,得到了一定的“国际承认”,所以不得不关注。但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题材,什么创作,电影评论家们之所以围绕着韩国电影旋转,是因为大众的目光和奖项都聚焦于此,他们只不过是在做便宜和讨喜的事,迟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几句翻来覆去讲的口水话,还硬要装作是懂很多。
几乎一提起韩国电影,评论家们互相打配合的主题就是“底层叙事”,用我们微不足道的文学和电影经验来进行解读,还要嘴硬,强占一下便宜,揶揄几句韩国人就是不行,就是表达得不够深刻。于是中国人喜欢什么,就喜欢“东北文学”、“东北文艺复兴”、《二舅》、《隐入尘烟》,因为太痛了,但“忍着”,继续痛,看生命还能痛到哪儿去。中国人就喜欢这种东西,“不要抗争”,要学会认命,好好活着。所以他们才会说韩国人不够“深刻”,那当然了,谁像你这么会忍。
不过说到底,韩国是亚洲国家中具有漫长的、持续的民主化传统的国家,然而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界有一种明显的反民主和妖魔化民主的倾向,这种倾向自然也渗透到大众当中。在对待“底层”这个话题的时候,韩国人延伸到“民主”与“反抗”,中国人只会下意识地排斥,倒退回去,觉得是不够“苦”、不够“彻底”的缘故。由此,即便是中国的作家和导演,也根本不可能重视韩国的文学经验,观众也不明不白地跟着瞧不上这种经验。
最近几年来比较受关注的“底层文学”,或者我们有更具体的描述,“保姆写作”、“工人诗歌”、“打工文学”,一个比一个猎奇。有的主流作家甚至明知“骑手被困在系统里”的困境,还能愚蠢地发出感叹:“羡慕外卖骑手一边骑车一边写作的奇妙经历”。还有所谓新工人文学奖的登场、非虚构叙事的扩大,让更多边缘写作者获得关注,但始终还是冲着“畅销”、冲着题材去的。
然而这些作品要在文坛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回避政治,必须符合“纯文学”的取向——这只不过是前人趋利避害,按照自己的想象构造出来的一个软弱秩序。在这层枷锁之下,仅靠部分作家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是不足以推动“底层文学”登上历史舞台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137內容數
我决定种下你的契机,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午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l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可怜的母亲,我为自己的袖手旁观感到羞愧
你个子高高,高过了这个民族/你身子飘飘,飘过了开花的石榴树/有一群男人要看看你的手相/你从袖子里伸出了小小的拳头/你和世界的冲突/是一匹马和一片云的冲突。
这一生,靠运气活着/不在贵阳开往荔波工地房隔离的客车上/也不会出现在官媒平淡的灾难报道中/但总有一个在等着你
诚实的小姨也许自己写诗:我是一个笑容可掬的女人/我仅仅三十岁/我象猫一样有九条性命。
我一直想象在和一个怪物或者神明相处,悄悄地假装不知情,把她当作我人间的外婆。于是直到我长大成人,我才开始了解她。但不可思议的是,外婆的名字真的叫“玉仙”。
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庞大替身,自信无法被击败的,这样他才能够安然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公元七世纪。
我可怜的母亲,我为自己的袖手旁观感到羞愧
你个子高高,高过了这个民族/你身子飘飘,飘过了开花的石榴树/有一群男人要看看你的手相/你从袖子里伸出了小小的拳头/你和世界的冲突/是一匹马和一片云的冲突。
这一生,靠运气活着/不在贵阳开往荔波工地房隔离的客车上/也不会出现在官媒平淡的灾难报道中/但总有一个在等着你
诚实的小姨也许自己写诗:我是一个笑容可掬的女人/我仅仅三十岁/我象猫一样有九条性命。
我一直想象在和一个怪物或者神明相处,悄悄地假装不知情,把她当作我人间的外婆。于是直到我长大成人,我才开始了解她。但不可思议的是,外婆的名字真的叫“玉仙”。
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庞大替身,自信无法被击败的,这样他才能够安然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公元七世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就我自己的觀察,《步步驚心》這幾年常被吐槽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劇情自帶的「封建色彩」。這不難理解,畢竟現代人大多受自由平等的教育長大,比起若曦這樣穿越後被封建思想同化的劇情,大家自然更想看到一個擁有現代思維的主角在古代扭轉世人偏見、彰顯自身價值的作品。 之所以「反封建」題材近年很受歡迎,是因為觀眾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韩国文化感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1. 韩流的全球影响力 韩流是指韩国文化,包括韩国流行音乐、韩剧、电影和娱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这些文化产品以其高品质的制作、引人入胜的故事、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观众的目光,成为外国人深入了解韩国文化的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之前寫了一篇 那些年的《武俠劇》主題曲 是小時候的懷舊武俠劇歌曲,大概是 1990 年之前,而這次又收集了一些比較後面 1990~2018 這些年的一些古裝劇主題曲。 因為從小喜歡看古裝劇大於時裝劇,所以也特別喜歡這些劇的主題曲,為劇而量身訂作的歌曲,有別於時下的流行歌曲,喜歡那種客製化的獨特。
Thumbnail
金庸在神鵰俠侶藉男主角楊過,說了句話:“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是的,我是個很念舊的女生,一本國中時代寫著少女情懷總是詩的筆記本,我細心地保存到近中年,才有機會在方格子和美文苑以及忽然花開文學网,公諸於網路世界° 在寫作世界,我不強求什麼金錢的酬報,我只是想將心中
Thumbnail
就我自己的觀察,《步步驚心》這幾年常被吐槽的一個原因,就在於它劇情自帶的「封建色彩」。這不難理解,畢竟現代人大多受自由平等的教育長大,比起若曦這樣穿越後被封建思想同化的劇情,大家自然更想看到一個擁有現代思維的主角在古代扭轉世人偏見、彰顯自身價值的作品。 之所以「反封建」題材近年很受歡迎,是因為觀眾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韩国文化感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1. 韩流的全球影响力 韩流是指韩国文化,包括韩国流行音乐、韩剧、电影和娱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这些文化产品以其高品质的制作、引人入胜的故事、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观众的目光,成为外国人深入了解韩国文化的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之前寫了一篇 那些年的《武俠劇》主題曲 是小時候的懷舊武俠劇歌曲,大概是 1990 年之前,而這次又收集了一些比較後面 1990~2018 這些年的一些古裝劇主題曲。 因為從小喜歡看古裝劇大於時裝劇,所以也特別喜歡這些劇的主題曲,為劇而量身訂作的歌曲,有別於時下的流行歌曲,喜歡那種客製化的獨特。
Thumbnail
金庸在神鵰俠侶藉男主角楊過,說了句話:“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是的,我是個很念舊的女生,一本國中時代寫著少女情懷總是詩的筆記本,我細心地保存到近中年,才有機會在方格子和美文苑以及忽然花開文學网,公諸於網路世界° 在寫作世界,我不強求什麼金錢的酬報,我只是想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