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宜蘭文化俱樂部|遣使會在宜蘭(下):溫暖小兒麻痺病童的礁溪文聲復健院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天主教遣使會的礁溪堂區,最早由和振華神父於1955年設立,在礁溪舊街購置三間民房作為聖堂。隨著教徒日益漸增,和神父便在當時尚未開發的現址購置約千坪土地,興建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在1961開工,歷時兩年於1963年5月落成。礁溪聖若瑟天主堂首任主任司鐸為和振華神父,1969年由羅文思神父接棒擔任司鐸直至2017年。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剛完工時,四周都還是稻田,沒有建築物。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剛完工時,四周都還是稻田,沒有建築物。

礁溪天主堂的建築特色

礁溪天主堂腹地範圍內共有四棟主要建築,分別是:聖若瑟天主堂、神父辦公室兼起居室、文聲復健院、慈惠幼稚園。其中最早興建的建築為天主堂、神父辦公室兼起居室部分,應是購地後委請鄭定邦建築師規劃設計。天主堂建造當時並未直接臨路,且周遭皆為農田,通往礁溪舊街中山路需透過入口通道連結。
慈惠幼稚園(畫面左方建築)於1967年落成,與礁溪天主堂成為當時特別的田間風景。
位於礁溪天主堂前廣場側邊的慈惠幼稚園,為摺版屋頂平房。(蔡明志提供)
聖若瑟天主堂造型特殊,由東往西分別為「扇形平弧頂」的教友席、聖壇高塔以及神父準備室等三個量體組成。天主堂空間組織依序為:入口門廊、教友席、祭台所、神父準備室。
  • 入口門廊:寬度最寬──意味迎納各方信眾,但高度也最低──代表世俗領域。
  • 教友席:此部分的建築量體的平面以扇形呈現,由入口處往聖壇處的寬度逐漸縮減,使進入教堂的目光往聖壇聚焦;教友席的高度則由入口處往聖壇處逐漸升高。
  • 教友席後方隔間:教友席後方兩側的木作輕隔間,是礁溪天主堂的特別之處。這個隔間的出現是在文聲復健院尚未興建、且教友還不多的時候,挪用部分教友席空間做出隔間,做為醫生為小兒麻痺病童診療、復健之用,後來一直保留至今。
  • 聖壇塔樓:此部分建築量體高度約比入口處側牆高約一倍,面向東南東方的牆面開有五扇頂端與底端為半圓形的細縱長條型窗(嵌以彩色玻璃),使旭日東昇的陽光可透過這五扇窗戶進入聖壇背牆上方再反射下來,營造聖若瑟天主堂最具神聖性的空間氛圍。面向西側的背牆則開有數個小洞嵌以彩繪玻璃,傍晚時也會呈現獨特光線氛圍。然而,數年前塔樓因結構安全疑慮被拆除。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正面。(蔡明志提供)
礁溪天主堂聖壇塔樓。(蔡明志提供)
天主堂教友席後方的木作隔間,早期是為了讓小兒麻痺病童接受治療與復健而設置。
小編補充:然而上述的建築特色現在只能靠著照片想像追憶,因礁溪天主堂及文聲復健院在2018年因保存爭議被突然拆除殆半

為小兒麻痺童而建的文聲復健院

一九五○、一九六○年代的台灣,小兒麻痺症曾十分猖獗,直到一九八○年代才獲控制。當時到偏鄉福傳的外籍傳教士亦關注到這個問題,有多個教會醫療院所積極收容小兒麻痺病童協助醫治與復健。而1963年9月奉派來到宜蘭礁溪的羅文思神父(Fr. Cor Willems),發現當地有許多小兒麻痺病童,而當時的保守風氣使得病童家長並不積極尋求醫治。因此,羅文思神父與其他神父合作,主動且積極探訪找出病童,帶他們就診醫治,並協助後續復健療程。
文聲復健院位於礁溪天主堂後方,於1971年才建成啟用,在這之前約十年間,羅文思神父先使用天主堂教友席後方的隔間作為診療空間,幫助上百位小兒麻痺病童。文聲復健院於1996年熄燈,主要原因為小兒麻痺病童已大量減少,加上早期建築不符合當時療養院所的建築法規需求;文聲復健院25年間約協助1800人次小兒麻痺病童就醫,協助安置、就學者也有300人以上。
文聲復健院(最初稱作「文聲療養院」)剛落成時外觀。
文聲復健院臨馬路側外觀。
文聲復健院大門。(來源:白永恩神父基金會臉書

文聲復健院建築特色

文聲復健院為地上三層樓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創立之初原稱為「文聲療養院」,現存入口懸挑門廊門額寫有「中華民國六十年二月 Feb 1971」應為落成時間。院內一樓主要為院童活動空間,遊樂場及餐廳設在南側,牆上亦都有裝設扶手;據稱文聲復健院營運時期,將廚房配置在樓上,以確保院童有充足的活動空間。
文聲復健院另一個特別且重要的空間就是「溫泉水療池」,設置在院內一樓北側後半凸出量體,旁邊也設有更衣室及淋浴間;每周兩次、每次半小時會讓院童在溫泉水中浸泡活動,進行四肢復健。
文聲復健院內讓院童進行復健的溫泉水療池。

為病童奔走的羅文思神父

羅文思神父來到礁溪後,見到小兒麻痺病童沒有被積極醫治的狀況,早期以找出病童並帶著病童搭頭班火車至台北醫院就醫、復健為主,後來想到礁溪當地的溫泉,就是小兒麻痺病童物理治療常用溫水熱敷的資源,便起心動念與白永恩神父共同創辦「文聲復健院」(成立之初稱「文聲療養院」),不僅協助就醫復健,也照顧病童住宿就學。在文聲復健院住宿的院生多來自貧苦家庭,當時家長每月僅需繳交600元費用,其餘由羅文思神父奔走募款,善款的三分之二來自國外。
羅文思神父(抱坐孩童者)、修女與文聲復健院院童。
蘇澳仁愛聖母聖衣會莫冰如修女(著黑頭巾者)也十分積極協助小兒麻痺病童。
羅文思神父也與衛宗賢神父、仁愛修女會蕭玉鳴修女、羅東靈醫會謝樂廷神父、蘇澳仁愛聖母聖衣會莫冰如修女等人跨區合作,幾乎照顧了早期整個宜蘭地區的小兒麻痺病童。在文聲復健院和神父辦公室之間,有一個不起眼的工具間,是羅文思神父和林輝夫傳道在早期交通不便年代,購置修理工具並學習修理病童的支架和鐵鞋,以便隨時修復有問題的輔具。27歲初領聖職便來到台灣服務的羅文思神父,奉獻了一輩子給頭城、礁溪的鄉親,2017年退休不願造成台灣醫療負擔,選擇返回荷蘭休養,於2020年病逝。
羅文思神父來台福傳55年,將一生青春歲月奉獻給宜蘭。
羅文思神父傾注心力的文聲復健院,在他離台隔(2018)年遭到拆除。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