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俱樂部|靈醫會在宜蘭(中):醫院裡的古蹟教堂-耶穌聖心堂

宜蘭文化俱樂部|靈醫會在宜蘭(中):醫院裡的古蹟教堂-耶穌聖心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耶穌聖心堂」在羅東

天主教靈醫會於1952年來到羅東成立聖母醫院後,同時也在醫院旁成立耶穌聖心會院,供會士、信眾前來聚會祈禱。草創期的耶穌聖心堂為簡陋的小平房,後來才在一九六○年代於安惠民神父擔任院長時,規劃新建聖堂。比較特別的是,耶穌聖心堂是屬於羅東聖母醫院的聖堂,並未歸屬天主教台北教區管轄。

紅框處即為聖母醫院創立時,在醫院旁同時設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紅框處即為聖母醫院創立時,在醫院旁同時設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後來於1962年建成啟用至今的耶穌聖心堂建築樣式,參考自1961年安惠民神父到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密爾瓦基(Milwaukee)參訪時見到的醫院聖堂,該聖堂為圓形建築設計符合安神父對新建聖堂的想法,後來羅東聖母醫院的耶穌聖心堂建築便以此為藍圖,縮小三分之一規模建造。

1962年後便可見到在聖母醫院院區相當醒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1962年後便可見到在聖母醫院院區相當醒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原初外觀。(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原初外觀。(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耶穌聖心堂」的命名意涵

「耶穌聖心」(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的圖像意涵,是取耶穌之心顯露於外,繞以茨冠(crown of thorns,耶穌受難時所戴),其上的傷痕與火焰,表示耶穌對世人的大愛,藉以呼籲世人賠補己罪、彼此相愛。因此,靈醫會會院與聖堂皆以「耶穌聖心」為名,象徵人類極致之愛,呼應靈醫會視病如親照顧病人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耶穌聖心堂內有個重要文物,為存放於神父準備室內由義大利畫家但丁(G. Dante Bizzoto)繪製的「聖母畫像」。特別之處在於,這幅畫像為兩米多近三米高,起初由靈醫會會士帶至雲南,後來天主教被共產黨驅離中國,這幅畫像也從雲南寄出,輾轉來到羅東被靈醫會保存至今。

現保存於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神父準備室內的聖母畫像。

現保存於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神父準備室內的聖母畫像。

耶穌聖心堂的建築特色

以下為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蔡明志老師,就文化資產保存價值與建築特色等面向,點評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特殊性的看點提要,完整的解說請收聽「宜蘭文化俱樂部S1EP18」。

① 圓形平面+四向突出量體:依循入口、前廳、教友席、祭台所、神父準備室之空間序列。

raw-image

② 慕道友樓台:從入口外側之樓梯上樓進入,被視為介於聖堂內/外之間的中介空間,如同「慕道友」的狀態一般。欄杆鐵件圖案亦是「聖心+十字架」表現「耶穌聖心」意涵。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③ 窗戶窗片與五金:窗片似貝殼窗或雲母片,但又似壓克力,實際材質仍待研究釐清;窗戶五金根據李智神父口述記錄為比利時製,相當具獨特性。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④ 教友席跪坐椅:配置木作長條平弧形座席,以配合圓形平面;既強調中軸線,亦使教眾之目光能夠集中在中央的祭台與主禮者。座椅前方可供教友坐著,座椅後側則有跪墊可供教友跪禱。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⑤ 祭台所:祭台所牆面上方懸掛復活耶穌雕像,兩側有對聯。耶穌像下方有一座木櫃,木櫃與耶穌像間則是最神聖的聖體櫃,表面刻以「耶穌善牧」像。祭台採用大理石,較具有耶穌犧牲意涵,可視為耶穌聖心堂主要是供神職人員祭禱之用。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⑥ 反樑屋頂:屋頂採反樑形式,形成扁盤狀天花板;中央有壓克力採光天窗,上頭有「IHS」字樣意指「耶穌是人類救世主」之意。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梵二會議」結論與教堂本土化

「梵二會議」即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23世召開之「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於1965年9月14日由教宗保祿六世結束。會議結論,強調天主教在各地教區本土化之文化意涵。天主教推動教會本土化同時,一九六○年代中期後的台灣社會也正面臨因應中國文化大革命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因此台灣許多天主教教區也出現取多中國古典式樣的教堂建築。另外,像是以當地語言進行禮拜使教友能完整了解涵義,或是教堂外觀及內部陳設改以中國傳統或現代式樣等形式,另外也配合台灣人風俗,設置祖先祭祀區及追思亡者儀式。

現今仍在羅東聖母醫院院區內的耶穌聖心堂,是於1962年竣工落成,在「梵二會議」座出教會本土化結論的1965年之前。然而,耶穌聖心堂在後續的建築整建與改善過程中,改變原先聖堂建築樣貌,融入了符合梵二會議結論的本土化精神,像是聖心堂內的龍形日光燈座、室外屋頂反樑末端之陶製石獅。此外,祭台位置也轉向讓主祭人員可以面對教眾,以及祭台所聖像從話像改成塑像、裝設具中華意涵的對聯、拆除祭台所與教友席之間欄杆等作法,都是為了讓神父跟教友更加親近。

耶穌聖心堂內部早期陳設配置。(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

耶穌聖心堂內部早期陳設配置。(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

因應梵二會議本土化結論後,聖堂內部陳設陸續調整因應。如將畫像改以雕像、耶穌像旁加入對聯、燈座融入龍的意象等。(蔡明志提供)

因應梵二會議本土化結論後,聖堂內部陳設陸續調整因應。如將畫像改以雕像、耶穌像旁加入對聯、燈座融入龍的意象等。(蔡明志提供)

聖心堂內燈座加入中國傳統的龍元素。(蔡明志提供)

聖心堂內燈座加入中國傳統的龍元素。(蔡明志提供)

聖堂室外屋頂上可見融入中華傳統意象的陶製石獅。

聖堂室外屋頂上可見融入中華傳統意象的陶製石獅。

靈醫會史蹟館

靈醫會來台已屆70年擁有豐富事蹟與史料,靈醫會於2007年7月13日在羅東聖母醫院內科大樓(M棟)一樓成立「靈醫會史蹟館」,展示靈醫會簡史以及來台傳教士、醫師的文物,非常值得駐足參觀,了解認識默默為宜蘭人奉獻的靈醫會。

(蔡明志提供)

(蔡明志提供)

參考資料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09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書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羅東聖母醫院、丸山療養院、聖嘉民啟智中心……這些名稱相信大多數宜蘭人都不陌生,而這些關注不同層面醫療或長照照護的機構,背後共同的交會點便是「天主教靈醫會」。靈醫會1952年來到羅東後,便以「醫療傳道」的精神服務受貧病之苦的人們,許多外籍神父和修士青年時期來到台灣後,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一生甚至埋骨台灣。
舊宜蘭縣議會(aka宜蘭人故事館)終於登場!作為議會第二代廳舍,較為完善的空間規劃讓議事順利運作,可說是見證了宜蘭民主議會發展的過程。而這棟建築在2001年議會搬遷至現址前,也因應時代需求作了多次的擴建改造,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才又於2015年整修恢復原貌,並在2018年以「宜蘭人故事館」重新面世。
大家知道宜蘭縣是在1950年才從台北縣獨立出來的嗎?「宜蘭縣議會」也在隔(1951)年成立。新成立的議會也需要新家,但第一代議會廳舍卻因為一些烏龍蓋了無法使用……。然而另一個冷知識是,現在以「宜蘭人故事館」為人熟知的「舊宜蘭縣議會」其實並不是第一代議會建築喔。更多故事除了本文外也請收聽節目!
與老縣長林才添密切相關的宜蘭歷史空間除了「林曹祖宗之墓」之外,還有先前介紹過的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這兩個歷史建築中都可見到高壓電瓷礙子的身影。此外林才添在擔任宜蘭縣議會議長推動了第二代宜蘭縣議會廳舍興建,在他就任宜蘭縣長那年,適逢宜蘭設縣十周年也應景地設置了「宜蘭設縣紀念碑」。
宜蘭老縣長林才添除了政治成就外,在教育、產業及宗教的參與投入也影響深遠。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便是由林才添創辦,更全台首創「陶瓷工程科」培養產業人才。林才添家族的「高壓電瓷礙子」生產事業也曾盛極一時,而礙子不良品也被用作造景建材,在宜蘭頭城一帶形成獨特的景觀,甚至大里天公廟也可見到。
這集開始要介紹一位較少被談論但很值得認識的宜蘭老縣長林才添,原因單純是林才添也是先前談過的宜蘭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的改建主導者。然而,政治路上大多眾望所歸或第一高票的林才添老縣長,後來因為「溪南溪北之爭」無緣連任默默淡出政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將告訴我們來龍去脈與幕後秘辛。
羅東聖母醫院、丸山療養院、聖嘉民啟智中心……這些名稱相信大多數宜蘭人都不陌生,而這些關注不同層面醫療或長照照護的機構,背後共同的交會點便是「天主教靈醫會」。靈醫會1952年來到羅東後,便以「醫療傳道」的精神服務受貧病之苦的人們,許多外籍神父和修士青年時期來到台灣後,便在這塊土地奉獻一生甚至埋骨台灣。
舊宜蘭縣議會(aka宜蘭人故事館)終於登場!作為議會第二代廳舍,較為完善的空間規劃讓議事順利運作,可說是見證了宜蘭民主議會發展的過程。而這棟建築在2001年議會搬遷至現址前,也因應時代需求作了多次的擴建改造,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才又於2015年整修恢復原貌,並在2018年以「宜蘭人故事館」重新面世。
大家知道宜蘭縣是在1950年才從台北縣獨立出來的嗎?「宜蘭縣議會」也在隔(1951)年成立。新成立的議會也需要新家,但第一代議會廳舍卻因為一些烏龍蓋了無法使用……。然而另一個冷知識是,現在以「宜蘭人故事館」為人熟知的「舊宜蘭縣議會」其實並不是第一代議會建築喔。更多故事除了本文外也請收聽節目!
與老縣長林才添密切相關的宜蘭歷史空間除了「林曹祖宗之墓」之外,還有先前介紹過的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這兩個歷史建築中都可見到高壓電瓷礙子的身影。此外林才添在擔任宜蘭縣議會議長推動了第二代宜蘭縣議會廳舍興建,在他就任宜蘭縣長那年,適逢宜蘭設縣十周年也應景地設置了「宜蘭設縣紀念碑」。
宜蘭老縣長林才添除了政治成就外,在教育、產業及宗教的參與投入也影響深遠。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便是由林才添創辦,更全台首創「陶瓷工程科」培養產業人才。林才添家族的「高壓電瓷礙子」生產事業也曾盛極一時,而礙子不良品也被用作造景建材,在宜蘭頭城一帶形成獨特的景觀,甚至大里天公廟也可見到。
這集開始要介紹一位較少被談論但很值得認識的宜蘭老縣長林才添,原因單純是林才添也是先前談過的宜蘭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的改建主導者。然而,政治路上大多眾望所歸或第一高票的林才添老縣長,後來因為「溪南溪北之爭」無緣連任默默淡出政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將告訴我們來龍去脈與幕後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