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聖心堂」在羅東
天主教靈醫會於1952年來到羅東成立聖母醫院後,同時也在醫院旁成立耶穌聖心會院,供會士、信眾前來聚會祈禱。草創期的耶穌聖心堂為簡陋的小平房,後來才在一九六○年代於安惠民神父擔任院長時,規劃新建聖堂。比較特別的是,耶穌聖心堂是屬於羅東聖母醫院的聖堂,並未歸屬天主教台北教區管轄。
紅框處即為聖母醫院創立時,在醫院旁同時設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後來於1962年建成啟用至今的耶穌聖心堂建築樣式,參考自1961年安惠民神父到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密爾瓦基(Milwaukee)參訪時見到的醫院聖堂,該聖堂為圓形建築設計符合安神父對新建聖堂的想法,後來羅東聖母醫院的耶穌聖心堂建築便以此為藍圖,縮小三分之一規模建造。
1962年後便可見到在聖母醫院院區相當醒目的耶穌聖心堂。(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原初外觀。(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史蹟館)
「耶穌聖心堂」的命名意涵
「耶穌聖心」(The Sacred Heart of Jesus)的圖像意涵,是取耶穌之心顯露於外,繞以茨冠(crown of thorns,耶穌受難時所戴),其上的傷痕與火焰,表示耶穌對世人的大愛,藉以呼籲世人賠補己罪、彼此相愛。因此,靈醫會會院與聖堂皆以「耶穌聖心」為名,象徵人類極致之愛,呼應靈醫會視病如親照顧病人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耶穌聖心堂內有個重要文物,為存放於神父準備室內由義大利畫家但丁(G. Dante Bizzoto)繪製的「聖母畫像」。特別之處在於,這幅畫像為兩米多近三米高,起初由靈醫會會士帶至雲南,後來天主教被共產黨驅離中國,這幅畫像也從雲南寄出,輾轉來到羅東被靈醫會保存至今。
現保存於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神父準備室內的聖母畫像。
耶穌聖心堂的建築特色
以下為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蔡明志老師,就文化資產保存價值與建築特色等面向,點評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特殊性的看點提要,完整的解說請收聽「宜蘭文化俱樂部S1EP18」。
① 圓形平面+四向突出量體:依循入口、前廳、教友席、祭台所、神父準備室之空間序列。
② 慕道友樓台:從入口外側之樓梯上樓進入,被視為介於聖堂內/外之間的中介空間,如同「慕道友」的狀態一般。欄杆鐵件圖案亦是「聖心+十字架」表現「耶穌聖心」意涵。
③ 窗戶窗片與五金:窗片似貝殼窗或雲母片,但又似壓克力,實際材質仍待研究釐清;窗戶五金根據李智神父口述記錄為比利時製,相當具獨特性。
④ 教友席跪坐椅:配置木作長條平弧形座席,以配合圓形平面;既強調中軸線,亦使教眾之目光能夠集中在中央的祭台與主禮者。座椅前方可供教友坐著,座椅後側則有跪墊可供教友跪禱。
⑤ 祭台所:祭台所牆面上方懸掛復活耶穌雕像,兩側有對聯。耶穌像下方有一座木櫃,木櫃與耶穌像間則是最神聖的聖體櫃,表面刻以「耶穌善牧」像。祭台採用大理石,較具有耶穌犧牲意涵,可視為耶穌聖心堂主要是供神職人員祭禱之用。
⑥ 反樑屋頂:屋頂採反樑形式,形成扁盤狀天花板;中央有壓克力採光天窗,上頭有「IHS」字樣意指「耶穌是人類救世主」之意。
「梵二會議」結論與教堂本土化
「梵二會議」即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23世召開之「
梵諦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於1965年9月14日由教宗保祿六世結束。會議結論,強調天主教在各地教區本土化之文化意涵。天主教推動教會本土化同時,一九六○年代中期後的台灣社會也正面臨因應中國文化大革命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因此台灣許多天主教教區也出現取多中國古典式樣的教堂建築。另外,像是以當地語言進行禮拜使教友能完整了解涵義,或是教堂外觀及內部陳設改以中國傳統或現代式樣等形式,另外也配合台灣人風俗,設置祖先祭祀區及追思亡者儀式。
現今仍在羅東聖母醫院院區內的耶穌聖心堂,是於1962年竣工落成,在「梵二會議」座出教會本土化結論的1965年之前。然而,耶穌聖心堂在後續的建築整建與改善過程中,改變原先聖堂建築樣貌,融入了符合梵二會議結論的本土化精神,像是聖心堂內的龍形日光燈座、室外屋頂反樑末端之陶製石獅。此外,祭台位置也轉向讓主祭人員可以面對教眾,以及祭台所聖像從話像改成塑像、裝設具中華意涵的對聯、拆除祭台所與教友席之間欄杆等作法,都是為了讓神父跟教友更加親近。
耶穌聖心堂內部早期陳設配置。(照片來源:天主教靈醫會)
因應梵二會議本土化結論後,聖堂內部陳設陸續調整因應。如將畫像改以雕像、耶穌像旁加入對聯、燈座融入龍的意象等。(蔡明志提供)
靈醫會史蹟館
靈醫會來台已屆70年擁有豐富事蹟與史料,靈醫會於2007年7月13日在羅東聖母醫院內科大樓(M棟)一樓成立「靈醫會史蹟館」,展示靈醫會簡史以及來台傳教士、醫師的文物,非常值得駐足參觀,了解認識默默為宜蘭人奉獻的靈醫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