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博覽會」的概念,起初僅僅是中世紀歐洲商人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的商展,意義上多半也只是經濟貿易的延伸而已。然而,隨著工業化與國際貿易的擴張,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在1851年以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為題,於倫敦海德公園舉行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Great Exhibition),展示其國力與工業力,是為萬國博覽會的濫觴。雖然舉辦一次萬國博覽會所費不貲,但事實證明,所帶來的產業與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再加上博覽會本身就具有極為直接的展示意圖,主辦方往往得以透過對科技、環境等當代議題的引導,確立闡釋未來的權力。
一般認知上,首次IBA於1901年在達姆施塔特(Darmstadt)的Mathildenhöhe舉辦;主題為「德國藝術的文件(Ein Dokument Deutscher Kunst)」,是青年風格(Jugendstil)新藝術運動【註2】在建築形式上的實踐。隨後,1913年,在萊比錫(Leipzig)的Alte Messe舉辦了「國際建築與居住世界特展(Internationale Welt-Spezialausstellung für Bauen und Wohnen)」,展示了花園城市運動(Garden city movement)在德國的實質規劃範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新藝術運動美學風潮的執著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主張實用性的現代主義思想。於是,1927年,在司徒加特(Stuttgart)的Weissenhofsiedlung舉辦了主題為「集合住宅(Die Wohnung)」的建築博覽會。在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整體規劃,以及包含柯比意(Le Corbusier)、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漢斯·夏隆 (Hans Scharoun)等17位國內外知名建築師的設計下,展示了由21棟住宅與集合住宅所構成的現代主義聚落範型;在機能上與形式上滿足了德意志工藝聯盟(Deutscher Werkbund,簡稱DWB)所提倡的新建築、新生活,以及其所需要的都市發展模式。
而 IBA 2027 StadtRegion Stuttgart 則以「增長的變化(Wandel im Wachstum)」及「在通往新現代性的道路上(Auf dem Weg in eine Neue Moderne)」為題,檢討280萬人居住的經濟高度發展的都會區,同時卻存在著都市空間破碎的矛盾現象,並期以新現代性的建築文化規劃方案,作為國際建築博覽會百年回顧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