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力竭之前的思考

教練說:「你可以嘗試一下,力竭的時候,更要用頭腦幫助身體的動作到位。」
力竭之前思考?我都力竭了,怎麼思考?
重訓課程已經上了一段時間,也很肯定重訓的價值,因此就算是學習過程有各種情況,倒是斷斷續續的堅持著,學習也積累了一定的時間,細心的教練發現了我在心態上的盲點,這真的是很珍貴的領悟。
一個動作一般做3 回合,最後1回合是最累的,其實我通常都會願意咬牙做完,即使再累。但是阿~也正因為累了,腦中只堅持著一定要做完,最後幾下,是力有未逮的時刻,頭腦感覺沒有辦法呼吸,身體沒有力氣維持正確的施力點,即使勉強做著,有代償的危機,相信,教練應該是看到了重複的瓶頸,會擔心我有受傷危機,幾次下來,她在語重心長的同時,又思索著如何使用最柔軟的方式表達,才能達到提醒功效的同時,讓我保有勇氣持續往前走的衝勁。
不誇張的說,心知肚明每次的重訓練習,就是為了達到那個力竭的境界,其實我內在是抗拒的,明明知道那是進步的前哨站,可是很討厭看到面對極限時,那個狼狽的自己,更討厭徘徊在極限遲遲跨不過去的感覺,還有更深一層恐懼感,萬一力竭後有其他突發事件,我還有體力去應對嗎?另一方面,在隔日舉步維艱之際,又深深覺得因為昨天的投入訓練的體驗而感到欣慰,而決心在下次練習時繼續挑戰,週而復始。這樣的矛盾心態,讓我面臨著又愛又恨的力竭之處,只想快速通過。
動作草草了事,如果沒有做到位,不如不做?當下我腦中空白,在教練的提醒下,我也看到了這個習慣的盲點,腦中要堅持的不是結果(做完),而是每一下到位的過程(體驗)?不管是頭腦還是身體,在力竭之際,兩邊都已經很累很累了,在這個動作的「當下」,唯有頭腦和身體合作,才有辦法跨越/突破那屬於個人極限的一點點。力竭時候的到位,沒有頭腦與身體的齊心合力,就是辦不到。
因為意念的深度,由「做完這套動作」,轉變為「做到位」這套動作,接下一個動作理論上比前一個動作更疲勞才對,但是這份運功前的思維調整,的確減少了更多哀嚎與錯誤的喘氣,一種腦定、心定、薦骨定的串聯感受,感受到自己從內而外的沈靜。
不同於人類圖中關於內在(身體)與外在(頭腦)權威的區分,這是頭腦與身體的合一,由內而外全身的關注與發力,透過有意識的鍛鍊,最後成為身體記憶中的一部分,由這些累死人的「度秒如年」的感受聚積,最後養成健康的體態與心態。
想清楚後,每次的力竭就沒有不用腦的藉口了!其實工作上何嘗不是同一個道理?勉勵自己,在力竭之前,洩氣之際,堅持每一個動作的到位,待中場休息之際,定有時間回顧自己的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愛自己,是源頭,你是那容易把周圍人的需求優先處理的人嗎?請一定試試看獨處,透過獨處,找回那份全部關注自己的重視與自由,不假他人的肯定,我們自己給!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