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班級人數很重要

    今天上午到雲林水林鄉蔦松國小演講,全校59位學生,因為擔心小一跟小六一起聽,我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內容才能適合年齡成熟度落差那麼大的學生,於是就建議拆成二場,小一至小三講兩節課,小四至小六另外一場也講二節課。
    全校59人算是小校嗎?不是的,蔦松國小已經比鄉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小學人數還多!
    好吧!或許你會以為雲林縣原本就是農業縣,人口稀少,那麼放大到全台灣二千多個小學來說,全校學學生人數少於五十人的,占多少百分比?
    很難想像,超過百分之四十,換句話說,全台灣快要有一半的小學,全校人數少於五十人,這個比例一直增加,就像蔦松國小今年還有59人,但是等到明年人數有十多位的六年級畢業之後,全校人數就會降到50人以下。
    這二十年來新生兒人數是愈來愈低,但是另一方面人口壽命愈來愈長,所以台灣人口數過去還屬於持平狀態,直到去年,台灣的人口從有紀錄以來,(不計二次大戰那幾年的變化),算是人口首度負成長,而且預估這個負成長會持續二、三十年以上,若移民政策沒有大幅放寬的話,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口應該會降到一千多萬人。
    人口數量及年齡結構的改變,會影響到社會所有產業與生活各個層面,我小學就讀的台北萬華的老松國小,從當年的一萬多人,降到如今約四百人左右吧!同樣空間,當年一萬多人使用,現在四百人,品質當然好很多。
    就像以前一班五十多個學生,現在一個年級不到十個人,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應該會更好,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班級人數太少,學生之間也勢必少了很多彼此的刺激及創意。曾經有國外研究認為,一個班級最適合的規模是18到24人。
    演講結束,吃完便當趕高鐵回台北,校長送了當地特產當伴手禮。蠻有趣的,這二十來年在全省各地演講,彰化以南的邀請單位比較會送當地特產,北部就非常罕見,不太清楚是南部比較有人情味,還是北部沒有什麼值得贈送的特產?
    班級人數很重要
    幾千年前醫學之神希波克拉底就曾表示,是毒還是藥,差別只在數量,的確,人體不可或缺的水,一下子喝太多也會水中毒,是會致命的。
    在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數量也往往是關鍵的,「量多質變」及「關鍵少數」,都說明了人數多一人少一人,在不同情境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
    著名科普作家葛拉威爾在「以小勝大」這本書裡,就分析了中小學班級學生的人數與學習成效的關係。
    班級人數並不是愈少愈好,比如一班十二個人就太少了,可能因為彼此太親近而無法保護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容易被強勢的同學支配成為一言堂,而且人數若太少課堂的討論也會受影響,無法從很有限的發言學生裡獲得足以帶動討論的多樣化意見,同時人數太少的團體學生間不同經驗的豐富性也相對少,也無法形成足夠多小圈圈,然後在彼此互動與摩擦間產生的活力。
    葛拉威爾認為最適當的班級規模是十八個人,人數夠多不會覺得被盯,但每個學生仍然感覺受到關注。第二適當的是二十四人,因為多了六個人,學生中就比較容易有較叛逆與質疑的異議份子,可以增加班級整體的互動能量,但是若規模增加到三十人,反而會削弱班上活躍的互動與連結。
    其實除了朝夕相處的學校生活之外,上班族的工作團隊人數規模也很重要。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就訂下兩盒披薩的規定:兩盒披薩餵不飽的團隊就太大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