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買伴手禮學銷售

距離出發到九千公里外國度參展倒數二十四小時。出發前正為採買給客戶的伴手禮傷腦筋,能在歐洲一次碰見不少客戶實屬難得,因此伴手禮要符合幾個條件:方便長途飛行攜帶、保存期限夠長、符合預算以及具有台灣特色。腦海中閃過一家店,本來還沒下定決心要跟他們購買,但店家訊息回覆卻讓我甘之如飴走入買家的選擇中。
距離出發倒數二十四小時。
這不是第一次飛到將近九千公里的國度參展了,但心情比第一次來的興奮而且五味雜陳,這是業界的最大規模展,每三年辦一次,被業界稱為必須至少朝聖一次的展,上次舉辦是2019年10月,之後就遇上全球疫情大爆發,兩年的衝擊期間,許多的展被迫延期或取消,一眨眼三年過去,最大規模展又即將登場,幾近完美的閃過疫情影響,即使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物價飛漲,但似乎無損於整個業界對這個展的期望,畢竟誰都不想錯過在這個舞台復出,那是一種宣告自己公司挺過疫情衝擊的最佳時刻。
出發前正為採買給客戶的伴手禮傷腦筋,其實我們本來就有習慣購買伴手禮的一些商家名單,出發前也提供給主管做參考,能在歐洲一次碰見不少客戶實屬難得,因此伴手禮要符合幾個條件:方便長途飛行攜帶、保存期限夠長、符合預算以及具有台灣特色。
光是方便攜帶就很令人頭痛了,畢竟要準備10-12份,台灣的禮盒都很美,但也都很大,實在太佔據空間,台中最出名的就是各式糕點,這些對外國人來說的卻也是美味點心,但好吃的都很新鮮,我們送出去的時候,只剩下三天有限期限,
這送禮和收禮的都尷尬,眼看距離出發的時間不多,沒想到這個伴手禮難題讓我再也夜裡輾轉,腦海閃過一家商店,上了官網瀏覽,發現適合品項,隔天一早迫不及待留訊息給店家詢問,店家尚未營業,先收到機器人回覆,看來這個訊息功能有正常運作。
有些店家對訊息要不就是置之不理,不然就是真人回覆和機器人沒兩樣,我當然知道有些店家會說「人手不足,所以無法處理訊息。」但這種說法怎麼聽都有點像是找理由,我反倒欣賞有些店家在官網或者社交平台就說好規則,如:有問題一律來電,訊息不受理,又或者請來電訂購等,先前曾透過訊息預約一家愛店的產品,通常都會提前兩三天前預訂,但後來也許生意好了,訊息被忽略,導致到店撲空,後來更是訊息未讀,在這之後,即使這家愛店的食物再怎麼美味,對我來說已經走味了。
回到這家伴手禮店,正當手上工作忙得如火如荼時,收到店家發來第一封訊息:「該品項可以客製調整內容,能否告知預算和所需要的數量,若方便通話也可以直接聯繫。」我回覆了對方訊息,對方表示瞭解之後,回覆我稍後會把禮盒的內容提供給我參考。
這個時候,我還沒下定決心要購入他們的商品,心裡還有其他的名單考量中,正在搜尋其他店家時,訊息框跳出店家傳來的照片,根據我提供的兩種不同預算,店家提供了照片以及商品內容說明讓我參考,明知這是業務促進成交的AB選擇,但看著訊息和照片,我卻甘之如飴走入買家的選擇題中,花了點時間反覆斟酌,選擇完畢之後,對方秒回覆訊息,顯然對方服務人員在線上守候,但沒有催促我儘快選擇,接下來對方跟我做二次確認訂單內容,因為他們週末沒有營業,我擔心郵寄有延遲,一開始就告訴對方當天到店內取貨,所以對方禮貌地告訴我,他們需要一些備貨時間,並且告知我明確地到店取貨時間。
在對方確認訂單的過程中, 我想起前兩天某供應商打手機電話給我,詢問一些相關事項,對方提到有發mail給我沒回,我迅速在電話中回覆對方,同步也把電話中的回覆,也用mail的方式提供給對方,但豈料一個小時後收到對方的回信,信中詢問了更進一步的問題,但有一半的問題是上次通話通信回過的,這讓我實在忍不住翻白眼,到底對方是聽不懂國語還是看不懂中文呢?
伴手禮店家來訊的字裡行間不僅保有適當的客氣禮貌,同時也感受到他們認真聆聽以及處理客戶需求,按照約定時間到店取貨,店員裝箱妥當但未封箱,拿出清單一一核對,並且核對發票資訊是否有誤,付完錢後,我忍不住走向其他架上的商品,開始詢問一些問題,店員放下手邊的工作,很有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透過貨架隱約可以看到其他店員們在後面忙著包裝出貨,他們核對著每張訂單上客戶備註與手裡處理的品項,難怪店內堆滿了一堆待寄貨件。
有時候耐心等候客人是必要的,如果客人流露出想購買的慾望時,總得讓客人經歷一下天人交戰的過程,走出門口,除了原本的伴手禮,額外的買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品項。我總說新台幣是真愛,雖然我能給的愛不大,但這採買伴手禮的過程體驗感受真的不錯,讓我於公於私都樂於獻出我的愛,這也提醒了身為業務的自己,要懂得如何好好和客戶(荷包)的愛相處。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買伴手禮學銷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