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名人堂:好萊塢第一位華裔電影明星-黃柳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黃柳霜是第一位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華裔電影演員,一生共演出了 60 多部電影,事業生涯橫跨無聲到有聲電影時代。儘管黃柳霜在1930年代是時尚界的頂尖人物,多次被評選為最美麗的年度時尚人物、還登上許多雜誌封面,但是她的演藝生涯相當坎坷,因為種族問題,她只能演出B級片(而且是粗製濫造的恐怖片、犯罪片一類的),而且還以配角居多,發展嚴重受限。而今她最被記住的電影代表作 Shanghai Express (1932)、The Thief of Bagdad(1924),是她幸運能參演的少數A級片,不過都是為人作配,甚為可惜。

黃柳霜於 1905 年 1 月 3 日出生在洛杉磯的唐人街,是華人移民第三代,祖父來自廣東台山。在八個子女中的排行第二,她的家人給她取了英文名字 Anna May 。黃柳霜出生時,全家住在一個族群多元的社區,但在就讀公立小學時,她和她的姐姐卻因為膚色而遭到霸凌,她的父母因此把他們轉到唐人街的華人教會學校就讀,狀況才有改善。

孩童時代,黃柳霜平日在家裡經營的洗衣店幫忙,放學後參加中文課(許多華裔移民不會說普通話)。當美國的電影工業在 1910 年代從紐約轉到加州時,她開始逃學,用午餐錢買票看電影。 9 歲時,她決定成為一名電影明星,在 11 歲時給自己取了藝名 Anna May Wong 。 1919 年,一部名為 The Red Lantern 的電影正在徵選華裔女性臨演。黃柳霜在她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拜託讓她父親的朋友將她介紹給電影的副導演,終於被選為臨時演員,從此展開了她的演藝之路。

1921年,她從洛杉磯高中輟學,成為一名全職演員。同年,她在電影 Bits of Life 中的一個單元飾演好萊塢「千面人」 Lon Chaney 的妻子,這是她第一部得到掛名的角色,劇情講述一個抽鴉片的中國男人殺害妻子後,用「奪魂鋸」般的手法虐殺自己。這種荒唐怪異的 B 級片劇情,也預示黃柳霜此後的乖舛戲路。

17歲時,黃柳霜在The Toll of the Sea (1922) 中首次擔任主角,劇情就是把《蝴蝶夫人》挪到香港,這部片是影史上第2部用 Technicolor 技術製作的電影。

此後,黃柳霜繼續爭取大片主角的機會,當時好萊塢有許多規範,像是異族人不可以在影片中扮演夫妻、或是談戀愛,因此她只能演出妖異的配角,所幸電影劇本的東方人很多,所以她不缺乏演出機會。1924 年 3 月,她創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 Anna May Wong Productions,以便她可以製作她想拍的電影。然而,她的合夥人被查到從事非法商業行為,導致這家公司沒多久就關閉了。
因為好萊塢的種族成見,讓黃柳霜十分灰心,一度到歐洲發展,比較值得一題的,就是和英國老牌演員 Charles Laughton 演了一部英國犯罪默片 Piccadilly(1929),裡面有許多「大膽」的突破演出,像是和英國演員 Jameson Thomas 親吻(不過後來被剪掉了),還有電影海報上的她是以上空舞者造型示人,東方情色意味明顯,這部片一度散佚,不過在 2003 年重見天日,並被 BFI 重新發行,被抬舉為「黑色電影先驅」,使得黃柳霜的表演得到重視;還有 1929 年在倫敦西區和 Laurence Oliver 共同主演的元代雜劇《灰闌記》英譯版舞台劇 The Circle of Chalk 。 Charles Laughton 和 Laurence Oliver後來都是名震英美影壇的重量級人物,反倒是黃柳霜的演藝事業就無法更上一層樓。

1931 年,黃柳霜重返美國,演出了她事業最成功的 3 部電影- B級犯罪片 Daughter of the Dragon (1931) 、 Marlene Dietrich 主演的 Shanghai Express (1932) 、後來聲勢水漲船高的 B 級片 Daughter of Shanghai (1937),還是難以脫離「中國蛇蠍美女」的螢幕形象,不但讓她很不開心,也讓她在中國飽受批評,被貼上辱華的標籤。

黃柳霜往後的演藝事業也多半在 B 級片中消耗,最令她不滿的是米高梅籌拍 賽珍珠小說 The Good Earth (1937) 時,把女主角 O-Lan 給了歐洲女演員 Luise Rainer ,原因是男主角給了 Paul Muni ,所以妻子就不能再讓一個東方人來演,但卻要她飾演片中的邪惡小妾 Lotus ,結果她生氣地拒絕了。為了避免演出異國蛇蠍女郎角色,黃柳霜其實推掉了許多劇本,比較怪異的是,她也曾爭取 The Bitter Tea of General Yen (1933) 的妖豔中國情婦,但被日本女星 Toshia Mori 演出。

因為好萊塢市場認為黃柳霜太「中國化」而限制她的戲路,使得黃柳霜決定落葉歸根,師從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中國的劇院演出舞台劇,但中國民眾認為她太「西化」,會敗壞戲劇圈的風氣,對她相當反感, 1 年後,她挫敗的返回好萊塢。

綜觀黃柳霜的演藝歷程,除了她不受主流商業市場重用,比較可惜的是她在華納兄弟拍的低本推理片 When Were You Born (1938),本來要拍成一系列的唐人街辦案電影,全部都由黃柳霜主演,讓她飾演的華人星象師用星座算命(可見得當時的人對星座相當陌生)幫助警方破案,劇中 12 個角色各自代表一個星座,劇情概念頗為有趣,不過計劃並未成功。

黃柳霜的最後 2 部電影是 1942 年的低成本電影 Lady from Chungking 和 Bombs Over Burma ,適逢珍珠港事件一周年,有強烈的抗日宣傳意味,黃柳霜把 2 部片的收入全數捐給了 United China Relief ,做為援助中國抗日基金的一部份。並積極地為抗日募款,不過因為「形象不端」,她的義舉並未得到重視。諷刺的是,黃柳霜的事業自此下滑,有 7 年的時間都無片可拍,理由是在二戰期間她被美國觀眾誤認為日本人,後來僅在 3 部電影亮相,但無法回到過去風光。

黃柳霜在 1961 年 2 月 3 日死於心臟病,年僅56歲,因此錯失了全亞裔歌舞片經典 Flower Drum Song (1961) 的「梁太太」一角,取代她的是非裔演員 Juanita Hall (好奇怪的邏輯,洗白無理,但洗黑卻被視為正義?)。在她去世後,一些亞美藝術獎項和亞洲時裝設計師團體皆以她的名字設立了年度獎項。2022年,美國鑄幣局新發行的5枚美國傑出女性紀念幣,其中一位就是黃柳霜,表彰她對電影的貢獻,這也是美國錢幣史上第一次把華裔人物肖像鑄在紀念幣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20內容數
介紹時尚人物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涵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Dovima,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的謬思女神,他把她喻為「最後一位優雅的貴族美女」,與 Lisa Fonssagrives、Sonny Harnett、Dorean Leigh、Suzy Parker 和 Jean Patchett 等人齊名,是 1950 年代的代表模特兒之一。其
要說誰是最懂性感女神 Marilyn Monroe 的設計師,當屬 William Travilla;至於誰是最懂 Monroe 的攝影師,答案非 Milton H. Greene 莫屬。在 Greene 的鏡頭下, Monroe 有別於她在螢幕前性感/天真合一的金髮傻女孩形象,展現了鮮有的自然靈動
Hardy Amies爵士曾說:「我不會爲女王穿衣,女王會自己穿。我們只是爲她提供衣服,那就是區別。」 除了 Norman Hartnell ,同時還有一位皇家裁縫師,為女王提供專業製衣,他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 Hardy Amies。 當他小的時候, Amies 的母親曾在兩家重要的設計公司工作。
說到英國頂尖時尚設計師,許多人會直接想到 John Galliano、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 、甚至是 Stella McCartney 等大名, Norman Hartnell 聽來反而有些陌生。事實上, Norman Hartnell 在半世紀以前
她是時尚界的Greta Garbo,她的年紀、出生地、真實名字、以及早年經歷,完全是個謎。而這樣一個神祕東歐美人,以非凡的造詣征服了新大陸名媛和影星的心,成為一代時尚傳奇,鼓舞無數後世移民實踐美國夢,她就是Valentina。 Valentina Nicholaevna Sanina Schlee
William Travilla 曾說:「我死後,我不想被埋葬或火化,把我打成摺邊吧。」Travilla 最經典的作品就是 Marilyn Monroe 在 1955 年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的白色百褶裙裝。他一生共為 Monroe 的 8 部電影設計服裝。 T
Dovima,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的謬思女神,他把她喻為「最後一位優雅的貴族美女」,與 Lisa Fonssagrives、Sonny Harnett、Dorean Leigh、Suzy Parker 和 Jean Patchett 等人齊名,是 1950 年代的代表模特兒之一。其
要說誰是最懂性感女神 Marilyn Monroe 的設計師,當屬 William Travilla;至於誰是最懂 Monroe 的攝影師,答案非 Milton H. Greene 莫屬。在 Greene 的鏡頭下, Monroe 有別於她在螢幕前性感/天真合一的金髮傻女孩形象,展現了鮮有的自然靈動
Hardy Amies爵士曾說:「我不會爲女王穿衣,女王會自己穿。我們只是爲她提供衣服,那就是區別。」 除了 Norman Hartnell ,同時還有一位皇家裁縫師,為女王提供專業製衣,他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 Hardy Amies。 當他小的時候, Amies 的母親曾在兩家重要的設計公司工作。
說到英國頂尖時尚設計師,許多人會直接想到 John Galliano、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 、甚至是 Stella McCartney 等大名, Norman Hartnell 聽來反而有些陌生。事實上, Norman Hartnell 在半世紀以前
她是時尚界的Greta Garbo,她的年紀、出生地、真實名字、以及早年經歷,完全是個謎。而這樣一個神祕東歐美人,以非凡的造詣征服了新大陸名媛和影星的心,成為一代時尚傳奇,鼓舞無數後世移民實踐美國夢,她就是Valentina。 Valentina Nicholaevna Sanina Schlee
William Travilla 曾說:「我死後,我不想被埋葬或火化,把我打成摺邊吧。」Travilla 最經典的作品就是 Marilyn Monroe 在 1955 年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的白色百褶裙裝。他一生共為 Monroe 的 8 部電影設計服裝。 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本片是這次經典影展看的第一部電影,由於這屆影展的主題是「一個巨星的誕生」,並由12位經典女明星所主演的35部電影組成,自然會對電影中主演的女主角有各種想像與期待,但看這部電影時,便理解到我們要看的不是那些女明星最年輕貌美的時代,更要看的是他們創造經典電影的能力,也就是最重要的演技,還有為戲犧牲的決心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雖然聲音優美,常與人一種嬌嗔之感,但她愛唱歌,更愛唱給人聽,她的妖嬈都是表演自在展現,也不管旁人怎麼說,畢竟她很愛表演這行業,即使從沒算走紅,但始終在歌壇踏實耕耘著,她是黃齡。 黃齡,1987年生於上海,自取英文名為Yellow Zero。2004年因參加歌唱比賽被唱片公司發掘簽約出道,2007年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女二》小說的文章,描述了女主角黃澄在演員生涯中的成長與奮鬥,以及與姊姊的緊密情感。透過摘錄引句,展現了小說充滿的金句與情感,以及作者鄧九雲的細膩筆觸。
Thumbnail
1984年出品的電影《Lady In Red 紅衣女郎》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也有借鑑價值。文章集中講述了主角羅力在公司邂逅了紅衣女士艾薇,但卻因為意外不慎被困在窗檯外的尷尬經歷。整篇文章充滿著蘊含電影時代特徵的各種橫生枝節情節。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 書本簡介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摘錄自博客來官網簡介> █ 各種女性的模樣,家庭、事業、愛情 林姿儀:黃澄所參加的美少女選拔中,林姿儀是最特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本片是這次經典影展看的第一部電影,由於這屆影展的主題是「一個巨星的誕生」,並由12位經典女明星所主演的35部電影組成,自然會對電影中主演的女主角有各種想像與期待,但看這部電影時,便理解到我們要看的不是那些女明星最年輕貌美的時代,更要看的是他們創造經典電影的能力,也就是最重要的演技,還有為戲犧牲的決心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雖然聲音優美,常與人一種嬌嗔之感,但她愛唱歌,更愛唱給人聽,她的妖嬈都是表演自在展現,也不管旁人怎麼說,畢竟她很愛表演這行業,即使從沒算走紅,但始終在歌壇踏實耕耘著,她是黃齡。 黃齡,1987年生於上海,自取英文名為Yellow Zero。2004年因參加歌唱比賽被唱片公司發掘簽約出道,2007年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女二》小說的文章,描述了女主角黃澄在演員生涯中的成長與奮鬥,以及與姊姊的緊密情感。透過摘錄引句,展現了小說充滿的金句與情感,以及作者鄧九雲的細膩筆觸。
Thumbnail
1984年出品的電影《Lady In Red 紅衣女郎》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也有借鑑價值。文章集中講述了主角羅力在公司邂逅了紅衣女士艾薇,但卻因為意外不慎被困在窗檯外的尷尬經歷。整篇文章充滿著蘊含電影時代特徵的各種橫生枝節情節。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 書本簡介 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她是黃澄,排行老二,和姊姊黃茜相差12歲,她踩著姊姊的步伐長大,踏上演員之路,卻從面貌模糊的替身開始。澄是透明色,最終她能找到自己的模樣與色澤嗎?<摘錄自博客來官網簡介> █ 各種女性的模樣,家庭、事業、愛情 林姿儀:黃澄所參加的美少女選拔中,林姿儀是最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