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什麼才是萬靈丹:《海灘的一天》和《青梅竹馬》中的 1980 年代女性困境與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文:Kolynn
楊德昌的電影以冷靜、理性但犀利的觀察著稱,從《光陰的故事》的〈指望〉,到遺作《一一》,都能從作品敘事及背景中窺見對於台北,及生活其中的中產階級之社會觀察。意即,從 1980 年代到千禧年的到來、從首部到最後一部作品,都反映出了台北都會樣貌及思想上的變遷。此外,楊德昌電影的另一特點即為對女性的深刻觀察,既不是僅供男性凝視的對象,也不會淪為聖母/妓女情結的二元對立,而是將她們對於現實、愛情、傳統枷鎖的掙扎深刻呈現。
《海灘的一天》
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與楊德昌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隨著觀眾喜好改變以及中影改革開始發展,如楊德昌和侯孝賢等電影人便為台灣影壇帶來一股新風氣。當中,有別於大江大海的故土關懷,或是瓊瑤小說般的言情文藝電影,台灣新電影的「新」在於更「社會寫實」地關注台灣這片土地,也更加直白地展現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氛圍。受到 1979 年以降第二波女性主義及台灣婦女運動發展影響,及黨外雜誌如《婦女新知》引介國外女性主義思潮及理論,文學、藝術作品中對於女性的關注也隨之提升(註一)。這波女性思潮發展,除了影響了台灣女性文學與社會運動的發展,也影響了當時的大眾文化。
相較於六、七〇年代的瓊瑤文藝言情電影和健康寫實電影,1980 年代台灣新電影時期的女性角色描寫也相對呈現出更「社會寫實」的面向,例如王童《看海的日子》(1983)、曾壯祥《殺夫》、萬仁《油麻菜籽》(1984)以及張毅執導的《玉卿嫂》(1984)和《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等等。這當中,雖然多數是改編自當時的台灣女性文學作品,但跟百花齊放的文學相比,被改編的題材多半以已婚婦女受到家庭及傳統束縛,導致失去自身幸福及自由的困境,或是面對這些困境所做出的悲劇性反抗為主。雖然同樣嚴肅地描繪當時的女性處境,但受限於男性視角及題材選擇,容易陷入臉譜化(公式化)的困境。
《海灘的一天》
而綜觀楊德昌作品,時常在作品中展現女性觀點,或是以女性作為主敘事來推動劇情發展,如最早期的單元劇《十一個女人──浮萍》或是《海灘的一天》中,女主角經歷身心靈的成長變化,最終成為獨立的女性的過程。在被視為台灣新電影起源的《光陰的故事》中,他所執導的〈指望〉則成為其中唯一一個以少女作為主角的段落。另外,黃建業也曾在《楊德昌電影研究:臺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辨家》中指出,楊德昌作品中的角色不只是現代化新女性的象徵,也展現出對男性主導社會所帶來的暴力與窺視的批判。
相較於其他同時期的導演,擅以台北都會生活為背景的楊德昌,作品中的女性往往是較為「現代都會」的,像是《海灘的一天》的佳莉和青青、《青梅竹馬》的阿貞與《恐怖份子》的郁芬等等,除了生在都會和形象立體外,皆象徵著對於傳統社會及父權框架下命運之反抗。
《青梅竹馬》
楊德昌電影中的女性與時代
在楊德昌的電影之中,除了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之外,亦有從時代切片中,窺見角色與時空背景的連結。例如在以六〇年代為背景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四處寄人籬下的少女小明,除了隱藏自身情感,以生存在當時保守與封閉的社會之外,她未來的唯一支柱是得跟生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在《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與《恐怖份子》三部作品中,即使探討面向及劇情主題大不相同,但皆顯現了 1980 年代女性擺脫傳統框架,成為不附屬丈夫、父親或其他人的獨立個體;換言之,是成為一個「人」的故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2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達說:「女人就是女人。」看完高達的《賴活》,我說:「女人就是小鳥。」在高達的思想鏡頭前,每個女人的生命都是鳥兒在獨自舞蹈。
《為所應為》是 1989 年的一部鄰家少年的種族衝突電影(hood film),由當時年僅 32 歲的史派克.李(Spike Lee)製作、編劇、執導,並且飾演主角。《為所應為》當年獲選為 42 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電影,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劇本與男配角提名(Danny Aiello)。
《金髮夢露》上線之前可說是萬眾期待,但觀賞後留下的餘味,是一言難盡。我非常佩服女主角安娜.德.哈馬斯的精湛演出,也喜愛攝影、配樂、服裝、妝髮、美術設計等等,但導演安德魯.多明尼克對瑪麗蓮.夢露近乎充滿惡意的詮釋方式,幾乎要抹煞全劇組的心血。
再次重看《天外奇蹟》,總有成千上萬無以名狀的情緒湧上,而使我心裡某部分被滋養。電影裡的卡爾代表著世界上無數懷揣過夢想、家庭、成就的人類所共同享有的集體意識,我們曾經以此為依歸,但可能在中途就因現實而被迫暫放。開頭那被濃縮成十分鐘的生老病死,引領我們一次次敲碎生命裡的零錢罐,那正象徵著種種聚散及無常。
世界的樣子,算是「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同樣的故事操作模式,在同樣由東昊影業發行,南尼莫瑞提的《非甜蜜家庭》或許是更好的例子,在此不岔路贅言,然而通過三個家庭、三段時間,所有的變化、批判,都在故事情節之內,世界的樣子,在「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世界就在家旁邊。
總體來看,正是導演的有情觀照,才能發掘及凸顯露宿者的交往情誼。在這種人間有情姿態下,縱是濁水生活,也得見美好一面。全戲寫實之餘,仍能從情感及美學層面提升轉化。就如木仔與妓女的性交易,因事前有足夠鋪墊、場面節制、角色顯得青春美好、不流於於肉慾色情等,均使現實上賣淫可有的齷齪大大淡化了。
高達說:「女人就是女人。」看完高達的《賴活》,我說:「女人就是小鳥。」在高達的思想鏡頭前,每個女人的生命都是鳥兒在獨自舞蹈。
《為所應為》是 1989 年的一部鄰家少年的種族衝突電影(hood film),由當時年僅 32 歲的史派克.李(Spike Lee)製作、編劇、執導,並且飾演主角。《為所應為》當年獲選為 42 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電影,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劇本與男配角提名(Danny Aiello)。
《金髮夢露》上線之前可說是萬眾期待,但觀賞後留下的餘味,是一言難盡。我非常佩服女主角安娜.德.哈馬斯的精湛演出,也喜愛攝影、配樂、服裝、妝髮、美術設計等等,但導演安德魯.多明尼克對瑪麗蓮.夢露近乎充滿惡意的詮釋方式,幾乎要抹煞全劇組的心血。
再次重看《天外奇蹟》,總有成千上萬無以名狀的情緒湧上,而使我心裡某部分被滋養。電影裡的卡爾代表著世界上無數懷揣過夢想、家庭、成就的人類所共同享有的集體意識,我們曾經以此為依歸,但可能在中途就因現實而被迫暫放。開頭那被濃縮成十分鐘的生老病死,引領我們一次次敲碎生命裡的零錢罐,那正象徵著種種聚散及無常。
世界的樣子,算是「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同樣的故事操作模式,在同樣由東昊影業發行,南尼莫瑞提的《非甜蜜家庭》或許是更好的例子,在此不岔路贅言,然而通過三個家庭、三段時間,所有的變化、批判,都在故事情節之內,世界的樣子,在「故事之外」、「家之外」,但並非不存在。世界就在家旁邊。
總體來看,正是導演的有情觀照,才能發掘及凸顯露宿者的交往情誼。在這種人間有情姿態下,縱是濁水生活,也得見美好一面。全戲寫實之餘,仍能從情感及美學層面提升轉化。就如木仔與妓女的性交易,因事前有足夠鋪墊、場面節制、角色顯得青春美好、不流於於肉慾色情等,均使現實上賣淫可有的齷齪大大淡化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海上花、秋天的童話(流氓大亨)、倩女幽魂、旺角卡門、流金歲月、又見阿郎、省港旗兵2、鬼新娘、愛的逃兵、相見好十部80年代後期膾炙人口的港片及其插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尼羅河女兒、雪在燒、七匹狼、魯冰花、桂花巷、菜刀與六個朋友、黃色故事、芳草碧連天、天才小兵、國中女生十部經典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楊林、黃鶯鶯、潘越雲、王傑、齊秦、張雨生、知己二重唱、金智娟、邰正宵、姚可傑、星星月亮太陽、陳淑樺、曾淑勤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今次談及胡金銓早晚期電影中女角色相同之處。相比不同之處,胡有更多的女角色設定一直貫穿其早晚期的電影,形成其獨特的女性形象。 一.性暗示 性暗示是胡金銓早晚期電影的共同之處,除了早前提及有關性的處理外,其他電影都涉及性,例如《迎春閣之風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海上花、秋天的童話(流氓大亨)、倩女幽魂、旺角卡門、流金歲月、又見阿郎、省港旗兵2、鬼新娘、愛的逃兵、相見好十部80年代後期膾炙人口的港片及其插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尼羅河女兒、雪在燒、七匹狼、魯冰花、桂花巷、菜刀與六個朋友、黃色故事、芳草碧連天、天才小兵、國中女生十部經典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楊林、黃鶯鶯、潘越雲、王傑、齊秦、張雨生、知己二重唱、金智娟、邰正宵、姚可傑、星星月亮太陽、陳淑樺、曾淑勤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今次談及胡金銓早晚期電影中女角色相同之處。相比不同之處,胡有更多的女角色設定一直貫穿其早晚期的電影,形成其獨特的女性形象。 一.性暗示 性暗示是胡金銓早晚期電影的共同之處,除了早前提及有關性的處理外,其他電影都涉及性,例如《迎春閣之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