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光陰的故事】:指望│許多的目標,連成了人生軌跡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因著電影,我走入了時光隧道

「是的!怎麼又是楊德昌」,看到vocus徵文主題的名稱,我內心直接浮現了這句話,因為正巧就在當日我在大誌雜誌上也看到了楊德昌的介紹,關於「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因此更加激起了我對這位導演的好奇心,關於他的作品,我聽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實在沒印象小時候是否看過他的作品,長大後,也很少會特別去看寫有「經典修復」字樣的電影,這次特別找了【光陰的故事】,原因之一是因為片名吸引到我。

翻拍自大誌雜誌vol.161  內頁

翻拍自大誌雜誌vol.161 內頁

概要介紹:

【光陰的故事】是1983年的台灣電影,由導演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分別拍攝的四段電影集結而成,主題依序是【小龍頭】、【指望】、【跳蛙】、【報上名來】,也代表著一個人在人生中的四個成長階段。

關於時代,這對比好強烈

我用欣賞藝術品的角度在品味這部電影,不論是畫質、編排、音樂包含劇中在當時看來普通不過的生活用品,又或是場景裡出現的街道、房屋,在我看來都充滿著濃濃懷舊與驚嘆,「好懷念喔!」,我也經歷過家裡電視機是後面胖胖的那個年代,雖然也曾在其他電影中看到過,但那是用較近代的技術拍攝而成,僅僅是畫質的不同,感受度就很不一樣。

楊德昌導演導的【指望】中,有一段男孩跟女孩說的話我很喜歡,「我一直急著想學會騎車,我以為學會以後,愛去哪裡就去哪裡,現在會騎了,卻又不知道要去哪裡了」,女孩聽完沉默,也沒有對這句話回應什麼,只是淺淺的對他微笑一下,在這之前女孩才剛經歷了一場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暗戀,她感覺自己好像喜歡跟他們家租屋的大學生房客,在她提起勇氣想去與他交談時,竟發現自己的姐姐也喜歡他,而他們似乎才是彼此喜歡,再回到男孩與女孩那幕,他們牽起腳踏車,一同散步回家時,男孩開始跟女孩分享著他之後想要做得其它事情,他想開始練習跳繩、想打籃球,也想進校隊,這一幕看著他們的背影,他們倆朝著前方走去,而鏡頭也愈拉愈遠,逐漸消失。雖然不曉得最後男孩是否會如願打進校隊,但他透露出對未來是充滿著盼望的,而對於女孩來說,也是象徵著必須要再繼續向前,朝自己未來前行。

生活,有指望就能走下去
【光陰的故事】:指望  劇照

【光陰的故事】:指望 劇照

不同的時期,喜歡與欣賞的也會不一樣

對於楊導演選用那位瘦小的男孩,也覺得是有他的用意,劇中小男孩非常的矮小,比女孩還矮小,臉上帶著一副厚沉沉的眼鏡,在女孩小芬身旁,相行之下就顯得格外不起眼,但是他散發出來的自信,卻是比小芬還強大,當他想學騎單車,就努力的去學,當他看著小芬眼神望向那些高高帥帥的男生時,是說著希望自己以後長大也可以向他們一樣高,這樣的靈魂是很吸引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追蹤與愛心,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歡花藝的女子 | JoJo的沙龍
200會員
111內容數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2025/03/21
世上最難聽見的,不是聲音,而是真心。 若不理解一個人的過去,僅憑片刻的心聲就下定論,或許會過於武斷,讓心留有轉圜的空間,才能容納更多可能,也讓理解變得更完整。
Thumbnail
2025/03/21
世上最難聽見的,不是聲音,而是真心。 若不理解一個人的過去,僅憑片刻的心聲就下定論,或許會過於武斷,讓心留有轉圜的空間,才能容納更多可能,也讓理解變得更完整。
Thumbnail
2024/11/18
一個人的孤單,一群人的不寂寞。 選自___《南方,寂寞鐵道》 我們與許多人素不相識,甚至素未謀面,但能因著共同的文化與類似的經歷,而產生交集、共鳴,距離也是這樣拉近的。
Thumbnail
2024/11/18
一個人的孤單,一群人的不寂寞。 選自___《南方,寂寞鐵道》 我們與許多人素不相識,甚至素未謀面,但能因著共同的文化與類似的經歷,而產生交集、共鳴,距離也是這樣拉近的。
Thumbnail
2024/08/20
面對外在的挑戰,還是內心的掙扎,我們都需要智慧、勇氣與堅定的信念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即使立場不同,堅持公義與正直,依然是每個人應該秉持的原則。
Thumbnail
2024/08/20
面對外在的挑戰,還是內心的掙扎,我們都需要智慧、勇氣與堅定的信念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即使立場不同,堅持公義與正直,依然是每個人應該秉持的原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楊德昌的電影,為苦悶的我展現一種述說的方式,不僅僅是電影中熟悉的台北街景,好幾次,我走到跟建中隔條南海路的植物園,心底都會想,這是小四在電影開頭看見滑頭與女友接吻的場景,木訥的他會想到,有一天他會需要以激烈的手段,拋開體制禁錮,回應破碎的經驗嗎?
Thumbnail
楊德昌的電影,為苦悶的我展現一種述說的方式,不僅僅是電影中熟悉的台北街景,好幾次,我走到跟建中隔條南海路的植物園,心底都會想,這是小四在電影開頭看見滑頭與女友接吻的場景,木訥的他會想到,有一天他會需要以激烈的手段,拋開體制禁錮,回應破碎的經驗嗎?
Thumbnail
因著電影,我走入了時光隧道 「是的!怎麼又是楊德昌」,看到vocus徵文主題的名稱,我內心直接浮現了這句話,因為正巧就在當日我在大誌雜誌上也看到了楊德昌的介紹,關於「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因此更加激起了我對這位導演的好奇心,關於他的作品,我聽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實在沒印象小時候是否看過
Thumbnail
因著電影,我走入了時光隧道 「是的!怎麼又是楊德昌」,看到vocus徵文主題的名稱,我內心直接浮現了這句話,因為正巧就在當日我在大誌雜誌上也看到了楊德昌的介紹,關於「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因此更加激起了我對這位導演的好奇心,關於他的作品,我聽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實在沒印象小時候是否看過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楊德昌在《海灘的一天》與《青梅竹馬》中的人物反映出了 1980 年代社會轉變下的躁動與不確定感。有別於其他台灣新電影時期導演的刻畫及安排,楊德昌對於八〇年代都會女性的描寫,多是有意擺脫舊時代傳統、願意表達內心情感且性格上相較獨立的個體,也帶出了 1980 年代社會文化縮影。
Thumbnail
楊德昌在《海灘的一天》與《青梅竹馬》中的人物反映出了 1980 年代社會轉變下的躁動與不確定感。有別於其他台灣新電影時期導演的刻畫及安排,楊德昌對於八〇年代都會女性的描寫,多是有意擺脫舊時代傳統、願意表達內心情感且性格上相較獨立的個體,也帶出了 1980 年代社會文化縮影。
Thumbnail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Thumbnail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Thumbnail
評價: 記得這部電影是在大學的電影通識課上看的,看完其實一頭霧水 跟旁邊的朋友聊 「蛤?結束了,這到底在演什麼?妳看得懂嗎?」 「我其實也看不太懂。」搖著頭,好似原來不是只有自己看不懂而笑了笑。 但現在回過頭看,好像慢慢看懂什麼了。 . 《光陰的故事》被譽為台灣“新電影”的開山之作。 〈小龍頭〉
Thumbnail
評價: 記得這部電影是在大學的電影通識課上看的,看完其實一頭霧水 跟旁邊的朋友聊 「蛤?結束了,這到底在演什麼?妳看得懂嗎?」 「我其實也看不太懂。」搖著頭,好似原來不是只有自己看不懂而笑了笑。 但現在回過頭看,好像慢慢看懂什麼了。 . 《光陰的故事》被譽為台灣“新電影”的開山之作。 〈小龍頭〉
Thumbnail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Thumbnail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Thumbnail
興趣是咖啡(又是咖啡),在家練習沖咖啡,搭配灑在客廳窗戶的午後陽光,一邊聽著喜歡的古典音樂,是最放鬆跟平靜的時刻。喜歡慢跑或游泳,專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時光,可以放空、可以思考,重點是,還有運動到,哈。
Thumbnail
興趣是咖啡(又是咖啡),在家練習沖咖啡,搭配灑在客廳窗戶的午後陽光,一邊聽著喜歡的古典音樂,是最放鬆跟平靜的時刻。喜歡慢跑或游泳,專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時光,可以放空、可以思考,重點是,還有運動到,哈。
Thumbnail
先說校園民歌。校園民歌是愛國思潮(清末以來受列強的欺侮,抗日之苦難,一直到七十年代退出聯合國)加上台灣青年苦悶(像聯考之重重難關,像學校的髮禁等)的產物。 再說新電影。 我算是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發生的前端。我的很多朋友,例如:楊德昌、張毅、余為彥等,都是新電影運動的重要健將......
Thumbnail
先說校園民歌。校園民歌是愛國思潮(清末以來受列強的欺侮,抗日之苦難,一直到七十年代退出聯合國)加上台灣青年苦悶(像聯考之重重難關,像學校的髮禁等)的產物。 再說新電影。 我算是見證了台灣新電影發生的前端。我的很多朋友,例如:楊德昌、張毅、余為彥等,都是新電影運動的重要健將......
Thumbnail
雖然是四個小時,但無損其中的影像價值 楊德昌的鏡頭語言有種冷冷的味道,意即冷酷,冷漠的事不關己鏡頭,沒有任何澎湃的時刻,就是一種旁觀者的角度看著事件流過。 我在看的時候相當沉迷於一堆年輕人天生的躁動
Thumbnail
雖然是四個小時,但無損其中的影像價值 楊德昌的鏡頭語言有種冷冷的味道,意即冷酷,冷漠的事不關己鏡頭,沒有任何澎湃的時刻,就是一種旁觀者的角度看著事件流過。 我在看的時候相當沉迷於一堆年輕人天生的躁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