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解密/音樂】巴布·狄倫如何超越新聞周期與時代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From TIME-less to timeless.
巴布·狄倫如何超越新聞周期與時代。

The Nobel laureate transcends news weeks and time
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早就超越了《新聞周刊》與《時代》
10 月 16 日期的《經濟學人》中,一篇與美國傑出創作歌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相關的書評,重提了《新聞周刊》有眼無珠,猛酸巴布·狄倫是個冒牌貨(imposter)的歷史對於嶄露頭角的新星,媒體看走眼的情況並不少見,就算雜誌青睞封為什麼「次世代領袖」、「未來百大」,日後發展也是要看個人造化,畢竟這種賭一把感覺的報導,百中選一就可以被雜誌在未來耀武揚威、大書特書但是對於巴布·狄倫而言,他一開始與美國兩大新聞刊物《時代雜誌》和《新聞周刊》的交會──講得保守一點──其實不太順暢。但時代正在改變上帝站在狄倫那邊,從前紛擾就別再多想、沒事了,看看現在的《時代》《新聞周刊》我想狄倫過得不錯

來自《新聞周刊》的真實性指控

在《經濟學人》書評提到的1963年音樂欄位的文章中,《新聞周刊》查了突然冒出來的「巴布·狄倫」的水表──身家調查才發現他不是巴布·狄倫,也不如他說聲稱的與父母離異多年,也跟一般人一樣尋常長大、尋常上學,從此借題發揮,採訪從前認識狄倫的人,指涉讓狄倫一夕爆紅的〈在風中飄蕩〉(連結見文首 Youtube)根本不是出自桂冠之手,這也就是《經濟學人》書評一開始提到的「純正性問題」。雖然巴布·狄倫真的是《新聞周刊》肉搜出來的羅伯特·齊默曼(Robert Zimmerman),但後面衍生的指控一一遭到打臉,成了周刊史上不名譽的紀錄。
His "Blowin' in the Wind" is a huge hit, and his concerts—last week at Town Hall in Philadelphia and at Carnegie Hall—draw sellout crowds, mostly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to whom Dylan is practically a religion. He has suffered; he has been hung up, man, without bread, without a chick, with twisted wires growing inside him. His audiences share his pain, and seem jealous because they grew up in conventional homes and conventional schools.
The ironic thing is that Bob Dylan, too, grew up in a conventional home, and went to conventional schools. He shrouds his past in contradictions, but he is the elder son of a Hibbing, Minnesota, appliance dealer named Abe Zimmerman, and, as Bobby Zimmerman, he attended Hibbing High School, then briefly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 am my words'," Newsweek, Nov. 4, 1963
就像是要跟狄倫道歉一樣,或者是要挽回雜誌掌握美國文化真知灼見的名譽,《新聞周刊》後續替巴布狄倫做了好幾次封面(見上方連結收錄):1974 年 1 月 14 日期的〈Dylan's Back〉1997 年 10 月 6 日期的〈Dylan Lives〉2004 年 10 月 4 日期的〈Bob Dylan Opens Up〉。如果是日本版的《新聞周刊》的話,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又替他做了一次封面。

《時代雜誌》先聲:1962 年的報導

而在《時代雜誌》方面,雜誌引以自豪的發掘未來百大功力,這次在 1962 年以民謠樂為主題的封面故事(見上方 TIME Vault 連結)得到彰顯,該篇報導首次提到巴布·狄倫,讀者從下方引文可以看到《時代》經典的行文特色,用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交代穿著或歌聲,但是描寫對象的形象就從讀者腦海中浮現
The tradition of Broonzy and Guthrie is being carried on by a large number of disciples, most notably a promising young hobo named Bob Dylan. He is 21 and comes from Duluth. He dresses in sheepskin and a black corduroy Huck Finn cap, which covers only a small part of his long' tumbling hair. He makes visits to Woody Guthrie's hospital bed, and he delivers his songs in a studied nasal that has just the right clothespin-on-the-nose honesty to appeal to those who most deeply care. His most celebrated song is Talkin' New York—about his first visit to the cit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of 1961, when he discovered "Green Witch Village."
--“Sibyl with Guitar,” TIME Magazine, Nov. 23, 1962

[比爾·]布朗齊和[伍迪·]蓋瑟瑞的傳統,有眾多門徒承繼,最引人注目的是位很有前景的21歲無業年輕人,叫做巴布·狄倫,來自杜魯斯。他穿著羊皮外套,戴著黑色燈芯絨的哈克芬恩帽,但只蓋住他部分的長捲髮。他去醫院探望伍迪·蓋瑟瑞,用下過工夫的鼻音唱歌,那有恰如其分的「用曬衣夾夾鼻子」的真誠,訴諸那些最深刻關心的人。他最有名的歌曲是〈說唱紐約〉──講述他在1961年的寒冷冬天,第一次造訪這座城市,當他發現「格林女巫村」的時候。
--〈彈吉他的女先知〉,《時代雜誌》,1962 年 11 月 23 日期
值得附帶一提的是,這篇介紹民歌樂壇的封面故事,是以當年地位顯赫的瓊·拜亞(Joan Baez)作封面人物,《時代》封他為「彈吉他的女先知」(Sibyl 是古希臘的神諭者,轉到英文就是女先知的意思)。詩人余光中在他介紹民歌與搖滾樂的系列文章〈論瓊·拜斯〉(余氏將姓譯為拜斯)中,就提到雜誌這篇封面故事,還特別把《時代》對她歌聲的描述譯為中文,我們將原文和詩人的中譯並陳:
Her voice is as clear as air in the autumn, a vibrant, strong, untrained and thrilling soprano.

她的歌聲清澈透明如秋天的空氣,一種激盪、堅強、美妙天成、撼人心弦的女高音。──余光中譯,出自〈論瓊·拜斯〉,收於《聽聽那冷雨》

決裂?「你知道嗎?我不需要《時代雜誌》。」

但狄倫和《時代》間最有名的一段故事,是他在 1965 年的一次訪談中,對著採訪記者、《時代雜誌》乃至整個媒體界長篇大論說教、痛斥,「你知道嗎?我不需要《時代雜誌》。」弄得記者一整個尷尬,想要解釋或反駁也被狄倫打斷,最後可說是不歡而散。整個過程收入了音樂紀錄片《別回頭》(Don't Look Back)中,成了狄倫 VS 媒體的經典片段。(見上方 YouTube 片段。)
唉,如果說雜誌新聞記者想要留名後世,普立茲獎或是轉戰電視或許是個途徑,但對當時的《時代》記者霍勒斯·弗里蘭·賈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而言,後來成為分子生物學科學史知名作家並獲得麥克阿瑟獎金的他,在民謠搖滾樂迷心中,永遠是被狄倫痛罵的「那個《時代》記者」。賈德森後來回憶這段過往時,認為這段衝突應是為了增加紀錄片戲劇性而刻意設計,對於當晚的演唱會,賈德森則認為音樂不討喜、歌詞太誇大、狄倫則是在賣弄抱怨中自得其樂

所以狄倫從來沒有單獨上過《時代雜誌》封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不需要《時代雜誌》」這句話(至少《時代》應該不會承認),巴布·狄倫從 60 年代至今的漫長樂壇生涯中,沒有一次獨立上過封面,也沒有過《新聞周刊》那種照片封面。他唯一一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是雜誌的「20世紀百大人物」專輯,雜誌說他是「大詩人、嚴厲的社會批評家、反文化世代的無畏領袖」(Master poet, caustic social critic and intrepid, guiding spirit of the counterculture generation)。《時代》影評暨搖滾樂評人傑·考克斯(Jay Cocks)這麼替〈民謠歌手〉開篇:
He was born with a snake above his fist while a hurricane was blowing.

You must know that. Know the fact, or the music, or the truth inside the mythology, spun from roots by his rough magic into cloth of gold, into songs that are the shifting, stormy center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very century when the music was invented.

Bob Dylan couldn't wait for the music to change. He couldn't be only part of the change. He was the change itself. The snake and the hurricane.
--Jay Cocks, "The folk musician," TIME, Jun. 8, 1998

他出生時便緊握一條蛇而颶風呼嘯。

你一定知道這個。知道事實、知道音樂,或是知道神話中的真實,從其根源透過他的沙啞魔法化為金帛,化為代表20世紀後半所創發的美國流行音樂的善變風暴中心。

巴布·狄倫無法等待音樂改變,他無法只是改變的一部分,他就是改變。就是蛇與颶風。
當然若是狄倫樂迷就會知道,考克斯用的哏,是狄倫歌曲〈丑角〉(Jockerman)的歌詞。


從早期遭到質疑,逐漸為主流媒體接受,再到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巴布·狄倫證明了自己真正的價值,也印證了他確實不需要《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因為在美國流行音樂文化上,他就是永恆(timeless)
* 本篇貼文出自 2022 年 10 月 19 日的「POLYMATH 喧嘩盛景」單元,改編自「時代解密」專欄章節〈From TIME-less to timeless 巴布·狄倫如何超越新聞周期與時代〉(WorldNotes 編號 2022-57)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拜登的中局之戰——美國期中選舉的月前瞭望(前篇) 距離美國民主黨和拜登政府的期中考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共和黨普遍在各大民調中聲勢看漲,通膨仍高、股票繼跌、利率續升:拜登的中局之戰,會不會變成終局之戰?我們從《經濟學人》和《紐約時報》的月前報導中進行分析,兼論美國選制利弊
拜登推動學貸減免,兌現承諾卻加速通膨? 期中選舉將至,美國拜登政府從暑假就不斷趕進度堆砌政績,然而減免學貸的大紅包卻在左右兩派都遭致批評,《經濟學人》更酸此舉是加速通膨的政策,究竟各方意見怎麼看?讓全球頭痛的通膨會因為此舉而更難解嗎?
川普政府就像商辦大樓一樣有大大的旋轉門,進進出出的人影之後閃著推特走馬燈;任命之初彷彿伯樂千里、華府遇知音,月末年餘悍然割席背刺、不願再往來。這是川普時代的人事有代謝,代謝之快恐怕要掛號找醫生;民粹紀元的往來成古今,政府唯一的舊聞或許是又有人要(被)離職的新聞。
拜登的中局之戰——美國期中選舉的月前瞭望(前篇) 距離美國民主黨和拜登政府的期中考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共和黨普遍在各大民調中聲勢看漲,通膨仍高、股票繼跌、利率續升:拜登的中局之戰,會不會變成終局之戰?我們從《經濟學人》和《紐約時報》的月前報導中進行分析,兼論美國選制利弊
拜登推動學貸減免,兌現承諾卻加速通膨? 期中選舉將至,美國拜登政府從暑假就不斷趕進度堆砌政績,然而減免學貸的大紅包卻在左右兩派都遭致批評,《經濟學人》更酸此舉是加速通膨的政策,究竟各方意見怎麼看?讓全球頭痛的通膨會因為此舉而更難解嗎?
川普政府就像商辦大樓一樣有大大的旋轉門,進進出出的人影之後閃著推特走馬燈;任命之初彷彿伯樂千里、華府遇知音,月末年餘悍然割席背刺、不願再往來。這是川普時代的人事有代謝,代謝之快恐怕要掛號找醫生;民粹紀元的往來成古今,政府唯一的舊聞或許是又有人要(被)離職的新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原諒我那小布爾喬亞的多愁善感在該死的初秋又開始發作。 Forever Young 有兩首一模一樣歌名的歌曲。令人感動的是這兩首歌都是神曲。 第一首是教父Bob Dylon 32歲寫下的詞曲。 May God bless and keep you always May you
Thumbnail
80年代後期,鮑伊對自己音樂的真實性和超級巨星的本質產生了懷疑,他對成為受歡迎的歌手並不感興趣,而是渴望再次重塑自我。因此由鮑伊擔任主唱的 Tin Machine 將是他再一次探索美學的必經之路。儘管樂團只短暫發行了兩張錄音室專輯和一張現場專輯,但卻成為了鮑伊的音樂救贖。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 那是水淹及胸的世代,全世界都在歡呼、鼓噪 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墮入地獄…… 台下鼓掌著的人們 嘴裡掩蓋止不住的微笑 在水裡鼓掌。劇終。 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改自狄更斯+ 巴菲特 兩場戲劇 兩層架構 兩處
Thumbnail
自文字發明以來,人類社會便經常使用詩詞、音樂和文章來挑戰威權與不公,在 70 年代的英國,種族主義和歧視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方面,極右仇恨團體和政黨也在同一時期興起,在這樣的氛圍下,遲早會出現一代激進的新銳作家和音樂人來挑戰這些偏見,就像林頓·奎西·強生(Linton Kwesi Johnson)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Thumbnail
大文豪狄更斯的生平與台灣一些作家類似,早年當記者,之後編雜誌,他主編「一年四季」週刊,連載自己與其他作家的作品。這本周刊曾刊出美國淘金時期大西部見聞,第一篇開宗明義就說了:每個大西部小鎮都有報紙,至少兩份,一份專挺共和黨,一份支持民主黨,各有擁護,也互不相讓。
去年,晃進重慶南路三民書局地下室,瀏覽大陸簡體書,恍惚之際,忽然發現《人類狀況百科全書》(上、下),作者是杰夫 · 戴爾 ( Geoff Dyer)。好奇之下,便淘了下來。 「我作為不速之客的生活」是其中一篇,內容點到作家的冒險精神和豪氣,在在深獲我心。他指出,為了撰寫關於爵士樂的書,一度
Thumbnail
在《詩藝的復興》訪談中,宇翔說他受到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觀影響而變得「布頭部腦」。開始寫論文以後,我也感覺自己變得「布頭部腦」,只不過我的「布」是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時刻不自覺地以場域的角度觀看各類文學作品與活動,省察潛藏於其間的位置關係
Thumbnail
痕跡05(卡謬"瘟疫"閱後感) 樂團:Bob Dylan & The Hawks 專輯:Bob Dylan Live 1966   The “Royal Albert Hall” Concert 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     你知道所謂忿怒是什麼樣子嗎?你對你的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資深頭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爾(William Edward Blundell, 1934~),在40年前寫下了《報導的技藝》一書,持續暢銷之今。這本書,真的是編輯跟撰稿人手邊的參考聖經。
原諒我那小布爾喬亞的多愁善感在該死的初秋又開始發作。 Forever Young 有兩首一模一樣歌名的歌曲。令人感動的是這兩首歌都是神曲。 第一首是教父Bob Dylon 32歲寫下的詞曲。 May God bless and keep you always May you
Thumbnail
80年代後期,鮑伊對自己音樂的真實性和超級巨星的本質產生了懷疑,他對成為受歡迎的歌手並不感興趣,而是渴望再次重塑自我。因此由鮑伊擔任主唱的 Tin Machine 將是他再一次探索美學的必經之路。儘管樂團只短暫發行了兩張錄音室專輯和一張現場專輯,但卻成為了鮑伊的音樂救贖。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 那是水淹及胸的世代,全世界都在歡呼、鼓噪 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墮入地獄…… 台下鼓掌著的人們 嘴裡掩蓋止不住的微笑 在水裡鼓掌。劇終。 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改自狄更斯+ 巴菲特 兩場戲劇 兩層架構 兩處
Thumbnail
自文字發明以來,人類社會便經常使用詩詞、音樂和文章來挑戰威權與不公,在 70 年代的英國,種族主義和歧視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方面,極右仇恨團體和政黨也在同一時期興起,在這樣的氛圍下,遲早會出現一代激進的新銳作家和音樂人來挑戰這些偏見,就像林頓·奎西·強生(Linton Kwesi Johnson)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Thumbnail
大文豪狄更斯的生平與台灣一些作家類似,早年當記者,之後編雜誌,他主編「一年四季」週刊,連載自己與其他作家的作品。這本周刊曾刊出美國淘金時期大西部見聞,第一篇開宗明義就說了:每個大西部小鎮都有報紙,至少兩份,一份專挺共和黨,一份支持民主黨,各有擁護,也互不相讓。
去年,晃進重慶南路三民書局地下室,瀏覽大陸簡體書,恍惚之際,忽然發現《人類狀況百科全書》(上、下),作者是杰夫 · 戴爾 ( Geoff Dyer)。好奇之下,便淘了下來。 「我作為不速之客的生活」是其中一篇,內容點到作家的冒險精神和豪氣,在在深獲我心。他指出,為了撰寫關於爵士樂的書,一度
Thumbnail
在《詩藝的復興》訪談中,宇翔說他受到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觀影響而變得「布頭部腦」。開始寫論文以後,我也感覺自己變得「布頭部腦」,只不過我的「布」是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時刻不自覺地以場域的角度觀看各類文學作品與活動,省察潛藏於其間的位置關係
Thumbnail
痕跡05(卡謬"瘟疫"閱後感) 樂團:Bob Dylan & The Hawks 專輯:Bob Dylan Live 1966   The “Royal Albert Hall” Concert 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     你知道所謂忿怒是什麼樣子嗎?你對你的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資深頭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爾(William Edward Blundell, 1934~),在40年前寫下了《報導的技藝》一書,持續暢銷之今。這本書,真的是編輯跟撰稿人手邊的參考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