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2017)的今天去聽演講:李筱峰老師講地名故事
李筱峰老師從還只有南島族人居住的時代,一路講到荷西、大清帝國、日本和中國國民黨(又稱:中華民國)統治時期的地名變遷,也就是這塊土地上的地名從原文(一開始指的是南島語系,後來是統治的外族語)翻成台語,再從台語翻成現在使用的中文的過程。
老師提到當他問在地人地名的由來時,大多數得到的答案都是 "a̍h-tsai" (曷知,意指:我哪知道)。"a̍h-tsai" 在我聽來就是對於我們自己過去的"a̍h-tsai",一個找不到家的"a̍h-tsai"。從台灣的地名講起,一開始台灣指的是台南安平這地方,因為是登陸地,所以很自然變成全島的代名詞,寫法有大員、台員、大灣、台窩灣等,拼法也很多,後來才變成 Taiwan。其他所有地名大概也遵循了從原文(南島系語言)→台語→日語(中文)的類似模式。在大多數的例子當中,地名就是一路翻譯過來的。
演講接著從只有南島語族(粗略分為高山和平埔)居住,講到荷蘭、西班牙、大清帝國、日本和中國國民黨統治時代的地名變遷。
地名變遷簡直就是台灣從自由人變成被殖民的血淚史,土地上的名稱一再被塗改覆蓋、塗改覆蓋,是不至於完完全全被擦去了痕跡,但如果沒有越來越多人把它一層一層挖出來重見天日,恐怕會這麼逐漸淡化,直到消失為止。
以下是不負責任演講內容紀錄,沒有架構組織也沒有開頭結論:
南島時代
從康熙輿圖看來,17、18世紀時,西部從北到南約有120個社,「漢語族人」 約有65個庄,換句話說,漢語族人當時是少數民族。
1、從漢語找不出意思的:例如北投(平埔語,「女巫」之意)
2、有「番」、「社」等字的:例如番婆
(然後有番有社的,暗示旁邊一定有漢人村莊,因為沒有人會自稱「番」的,你說是不是)
外族時代
1、荷西時期:原來台灣也有聖地牙哥,只是被台灣人叫一叫,就變成「三貂角」
2、大清帝國時期:可能用原鄉名(例如:福興)、或是宗教漢姓。
但裡面有個陷阱:1758年乾隆大量賜姓給平埔族,所以一瞬間會有很多人姓潘(舉例)
其他因為灌溉、開墾、防禦設施等,也會產生什麼五「股」、六張「犁」之類地名。
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民間自己命名,直到滿清統治最後幾十年,才開始出現台北、台南等大的行政區新名。
3、日本時期:
可能是取原鄉名(例如岡山、清水)或是去尾字,喔,池上也是日治時代的地名(原名:大坡池)
接下來就是到現在都還沒結束的
4、中國國民黨(i.e. 中華民國)時期:
聽起來就是最無聊的,不過就是他們鄉愁、領袖緬懷、政治口號、民族主義、歷史人物、倫理道德的粗魯植入,光是把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就會激起強烈的反彈,到現在全台還有153條「中正路」。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地名可以自己決定